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61717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危害及干预从社工角度进行相关探讨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性观念在改变,“性”越来越开放。然而“性” 的开放,却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性”非常活跃的时期,因此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就很值得研究和注意 了。本文以昆明高校大学生性健康课为平台,近距离的了解当前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成 因、态度及危害,从而运用社工的价值理念、技巧和方法,尽可能的改变大学生对婚前性行 为的态度和行为意向,提高大学生对使用安全套的认识,从而为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正确 引导大学生的安全性行为、大学生性教育政策的制定、培养大学生健

2、康的性行为提供相关的 资料和依据。关键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成因 危害干预社工介入性是美的,它是一切美、爱和生命的基础,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性。对于性,对于人性之美,人们并不能无师自通地把握,而是需要教育的。题记一、研究背景、原因及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对“性健康”的定义是:通过丰富和提高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的方式, 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性行为都是不圆满、不协调的,甚至是不安全的一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就是不安全性行为最典 型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事物、新思想逐渐进入了受封建思想禁锢已久的中国, “性开放”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大学生作为

3、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大学生“禁婚令”的解 除(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原规定中不 允许学生结婚的条款),大学生已不再谈性色变,加之受到西方“性解放”、“性自由”观 念的影响,以及媒体对“性”的炒作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受到极大冲击。俗话说:“没 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吗?”有报道认为,大学生在性观念和性行为方面是最开 放的一个群体。首先,在性观念方面,调查显示:70%的大学生对未婚同居持认可态度,30% 的大学生对未婚同居持否定态度;45.5%的大学生表示婚前性行为与道德无关。其次,大学 到2006年再次增加为32.0%; 2009年仅昆明

4、8所高校的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率就为 28.5%。另外未婚先孕现象、不安全流产的比例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 升。于此,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也日趋增多:全国1997年为10.1%,到2001年增加为16.9%,迄今为止,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STD)/艾滋(AIDS)最有效的手 段。而做好预防和控制STD工作是减少和控制AIDS发生的关键和前提。然而最糟糕的是我国 传统文化向来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在我国性教育实践领域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 “无师自通论”认为有关男女大学生间的问题,随着年纪的长大会自然无师自通。“诱

5、发刺 激”论认为进行性教育是产生恶习的起点,会促使大学生过早的进行性思索,从而导致大学 生过早的产生性实践的愿望,导致性罪错。“封闭保险论”认为大学生长身体长知识是本分, 不懂性知识是道德纯洁的表现,对他们封闭性知识是最保险的,正是“沉默是金”。以上的 观点表明我国性教育的基本取向是“纯洁性教育”认为“安全性教育”是疏导,“纯洁性教 育”是阻断。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当代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性心理生理知 识的缺乏;传统性观念和性道德受到冲击;对性传播疾病的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尤其是对AIDS和性病的了解还不够。我国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HIV的人的比率从2004年的1%直线上升

6、到2008年的40.4%。 处于性活跃期、充满好奇模仿的青少年成为了传播HIV的中心(WHO).79%HIV感染者为20 岁-40岁人群,其中20岁-29岁者居多。而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青少年群体, 加上其心理趋于成熟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另外,性知识少与性态度开放也形成 落差,以上这些为性病/艾滋病传播埋下隐患。因此对大学生AIDS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进 行干预迫在眉睫,于是急需探求“尊重、赋权”价值取向的社工介入,使用个案、小组、社 区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来干预极为敏感而隐私的不安全性行为,从而达到“遏制艾滋/性病, 享受健康”的目标。在社会工作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例如:

7、美国,其性病/艾滋病就得到了很好的遏制。 虽然全球第一例艾滋病出现在美国,但目前艾滋病在美国的比重很小,这正体现了社工干预 的重要性。二、调研对象、方法(一) 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警官学院等8所高校的大一到大四的本、专 科生为调查对象。(二)方法: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主要是在昆明市读书的在校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 度、看法及性健康状况,笔者及小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以昆明高校大学生性健康课为 平台,于2009年3月一4月对上述8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本次 调查共发放问卷20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19份。其中男生987人,女生732人;来自城市 的学生594人,来自农村的学生1125人;大一学生394人,大二学生725人,大三学生420 人,大四学生180人。数据的录入及分析均采用SPSS13.0和Excel2000软件。三、成因(一)生理方面的原因马克思在妇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和人之间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 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指出:“生理需要是一切需要的基础,是人 所有需要中最基本,也是最有力量的。性居于需要的最底层,越是底层的东西,越接近动物 的本能,这些本能的欲求,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一遇到适合的土壤就会蓬勃的生长。”

9、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处于青春期晚期一一,性萌发到性成熟的时期,这时期不仅 性器官和内分泌在生长发育,而且大脑皮层中的性控制中枢也逐渐成熟,基本上完成了自我 性角色的认同,性意识和性体验十分明显。这个时期大学生性爱本能欲求有强大的内驱力, 与异性交往的欲望也达到了顶峰,因而有着强烈的性冲动。成熟的性生理,强烈的性欲望是 大学生性行为产生的自然基础。男女大学生之间的互相爱慕、亲近,甚至出现性欲冲动,以 致发生婚前性行为,实际上就是受繁殖本能驱使的结果(调查显示:当问及青少年婚前性行 为是?20.8%的人回答是“爱之必然”,67.4%的人回答是“生理冲动”)。因此,从一定 意义上来讲,对性渴

10、望和要求的不断增强是生理需要的自然流露。(二)心理方面的原因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认为:人的性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性本能对 性心理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学阶段,大学生性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性心理发展也已 达到一定水平。然而,人格发展却在此时才开始加速发展,一直要持续到青年晚期才基本完 成。因此,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个体始终处于性与人格不协调的状态中。这种性与人格 的不协调在这一阶段意味着:一方面,个体在生理上已具备了性行为的能力,在心理上有强 烈的性欲需要满足;另一方面,个体尚没有成熟的价值观、道德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调 节适应能力,其结果便可能导致性心理与行为的失调,或出

11、现性恐惧、性焦虑、性压抑、性 放纵等各种性问题;或将性作为代偿物,用以宣泄来自生活各方面的挫折和不满以致发生 婚前性行为。由此可见,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精神上的交往,性格上的互补,彼此间的快 乐,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内在根源。(三)社会负面性文化的大量传播在当今文化环境中,性已渐渐撕去了遮遮掩掩的面纱(调查显示:当问及青少年婚前性 行为与社会环境是否有关? 88.8%的人回答“是”)。受到中国传统性文化思想和西方“性 自由” “性解放”热潮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既不像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完全像西方 国家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在这样矛盾的文化冲突中他们就会

12、产生矛盾的行为选择。 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并存使大学生的性心理,性观念呈现矛盾的发展趋势,性价值观也呈 多元化发展。另外,社会上很多书籍、刊物偏重于性器官、性生活内容的介绍,而性心理、 性道德教育贫乏,加之影视中性爱镜头的增多,以及马路大街上搂腰搭肩、拥抱接吻现象时 时映入眼帘,这种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产生对性的朦胧意识和好奇心理更加深化和现实化,由 原来对性比较无知发展到已不满足于书刊上所介绍的和影视屏幕、马路大街、娱乐圈、月光 下所目睹的,而是要亲自去尝试、探秘,以至于在恋爱期间,有时主动好奇地提出、不拒绝 或迎合对方的性要求,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一时好奇冲动下发生的性行为。(四)避孕和人流技术

13、的迅猛发展三分钟无痛人流、低价位人流服务、“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等广告,铺天盖地在媒 体和大学校园里出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暗示,避孕和人流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发生 婚前性行为“解禁”、创造更宽松的社会环境、免除后顾之忧,使其不必担心患性病、艾滋 病和怀孕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和麻烦于此,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了。(五)“维系感情”的纽带许多大学生把“性”作为衡量爱情的尺码,认为只有性才能维持、发展爱情。大学生的 恋爱,大多数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同时受到诸如经济支撑、信任关系的建立、因 寂寞而恋爱、为炫耀而恋爱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恋情并不稳定。于是大多数人会采用发生 婚

14、前性行为的方式来“拴住”对方,认为在婚前发生性行为可以使双方的爱情更加坚固。另 外,男生在性需求方面要高于女生,大多数时候都是男生向其女友提出发生性关系的。女生 害怕自己拒绝后男友会离自己而去,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女生都会选择屈从而与男友发生 性关系。案主(女)1:“我男朋友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男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在我们确 定关系后,还是有很多女生偷偷的暗恋他。我很爱我男朋友,我很害怕失去他。所以在一次 他向我提出发生性行为的要求时,我怕我拒绝了,他就会对我产生怀疑,认为我不爱他进而 选择离我而去,所以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他了,我希望借此向他证明我是爱他的,同时也想牢牢的拴住他的心。”(六)追求所

15、谓“新”的恋爱方式当今,中国社会已进入高层次、快节奏、多色彩时期,生活方式在改变,恋爱方式也在 改变。有些大学生错误的认为,现在的恋爱方式就是动辄发生性行为。案主(女)2: ,常 规的爱不完整。真正的爱,应该体现出博大。既然爱他,那我什么都可以给他。”案主(女) 3:,爱就该给爱自由,何必等到结婚以后。”案主(女)4:,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含情 脉脉没意思,我要走在历史的前面”。在追新潮的心理作用下,很多大学生很快从初恋进入 到热恋,如此如醉的拥抱、亲吻、爱抚激发起性生理本能的强烈冲动,使理智已难以抵御。 为了追求感官怡悦而一时冲动下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大有人在,特别是男生尤其明显。三、危害(一)

16、婚前性行为使双方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或痛苦婚前性行为给当事人双方,特别是女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时婚前性行为是女方提出 来的,但更多的是男方要求而女方迎合或抵御不了下进行的。对大学生而言,男女双方对婚 前性行为都有一定的非法感,他们均怕被别人发现,处于恐惧、紧张、害羞状态之中。由于 男方性冲动很强烈,他们的婚前性行为大多是突然发生的,很少采取避孕措施或根本不知如 何避孕,很容易导致怀孕。一旦发生婚前性行为,女方往往会很长时间处于“怕被人发现” 和“担心是否怀孕”的恐惧之中,女性很少感到欢悦。在极度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下仓促 进行的性生活根本谈不上和谐,而初次性生活的不和谐往往会产生心理压力,有可能影响到 婚后正常的性生活。案主(女)5:,我在大一时与男朋友初次发生性行为,那时候我们什 么都不知道,根本没有采取什么保护措施。记得当他进入我身体的那一瞬间,我疼得差点晕 了过去,这样的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