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翻译策略探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61461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翻译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文言翻译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翻译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翻译策略探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文言翻译纵横观培养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226534顾德兵文言文翻译一直是高考语文重点考察内容。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常常教给学生多种翻译技巧,培养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还通过海量翻译训练,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应试能力,但收效却难以达到预期。究其原因,教师虽然进行了针对性训练,但学生文言基础较差,即使掌握一些翻译技巧也难以施展。不是语意不清就是表达存在短板,失分也就成为必然。如何让学生能够读懂文本,能够做到了然于心又了然于笔端,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横向联系翻译技法,厚积而薄发文言翻译首先要读懂文本,这与学生文言基础有直接关系,也与掌握翻译技巧有一定关联。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系统学习了文

2、言现象,对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但由于文言学习个体差异较大,很多学生文言基础还非常薄弱,遇到课外文言文依然有“老虎吃天”的感觉。因此,在文言翻译教学时,要注意进行横向联系,凡遇到学过的文言现象,都需要进行温故复习,形成自然积累,在反复刺激之下,必然能够获得强化记忆的作用。文言翻译技巧之说,也是众说纷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这是大家的共识。也就是要忠于原文,规范翻译语言,完美诠释流畅表达。这是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具体教学中,要通过换、留、补、删、变、调等手段,实施文言翻译操作。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

3、公也。”翻译时,“项庄”、“拔剑”、“沛公”需要保留,“今”可以换成“现在”,“其”要换成“他”,“常”要变成“总是”,“者”和“也”可以删除。再如:“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这是文言句式中典型的倒装句,需要作出调整。翻译时,要注意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人都在那里,你怎么就偷人家的金子呢?”由此可见,文言翻译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千万不可死记硬背,只有活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才能获得良好效果。二、纵向联系文章语境,望文而生义文言文翻译还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文本句意。特别是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的文言文,要顺利进行某些句子的翻译,需要对通篇文意作出一定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可以获

4、取更多文意信息,来个“望文”而“生义”。就是通过比对、印证、推演等手法,将文中事件、人物等要素理清之后,就可以找到翻译的切入点。所谓“望文生义”,就是要对上下文意进行反复推敲,占有更多信息和翻译要素,而不是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这样就能提高命中率,赢得高分才成为可能。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翻译:“(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如果不联系上下文,想顺利完成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句中“若乃名者”,结合上文可知是“至于老师的名称”,“仆脆怯”是“我懦弱胆怯”。第二句中“亟谋于知道者”,需要联系下文才能知晓,“亟”是“尽快”

5、,“谋”是“商量”,“知道者”是“精通学问的人”。通过联系上下文意,基本掌握文本语意,再进行翻译就不再那么生涩艰难。如果不懂文意,势必要出现张冠李戴现象。这些关键词出现错误,整个句子翻译就会是南辕北辙,失分就是必然结果。三、纵横交互规范表达,情真而意切文言翻译不仅要读懂文本理解文意,还需要有扎实的表达基本功。也就是文言翻译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中提到的“雅”。翻译可以直译,但更多时候需要意译,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完全一致,有些词语早已被淘汰,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情况较多,翻译时自然需要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指翻译时的遣词造句要符合规范要求,还要做到表情达意的完美精致。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

6、掌握文言修辞。如对偶、互文、借喻、同感等。要尊重原文用法,保留表达特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译文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是运用了互文,翻译时要注意。“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译文为:从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身象北斗星一样曲折,溪流象游蛇那样流动,可以看到它一会儿显露一会儿隐没,它的两岸像犬牙一样交错,无法探知它的源头。这里就运用了暗喻修辞方法,翻译要保留。2013年江苏高考中有文言翻译:(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第一句中,“左右”“对”和现代汉语有相通之处,比较好理解,“以”为介词,“丰”为“李丰”;第二句中“外”和“内”指的是外表和内心,第三句中的“诹问”是咨询的意思。理清文意后,再看遣词造句是不是经得起推敲,表情达意是不是到位,文言语法修辞是不是落实。高中文言文翻译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对很多学生来说,这是不能失分的基础性题目。因此,在实际操作时,要注意横向联系翻译技法,纵向联系上下文语境,纵横交互规范表达,以艺术表达手法加以实际应用,这样才能赢得翻译主动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