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61361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楼地面工程质量检查要点1. 目的确保建筑楼地面工程质量在施工阶段得到有效控制。2. 范围适用于云南俊发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建筑楼地面工程。3. 职责楼地面工程验收由监理公司组织,项目工程部参与。4. 内容4.1 检查依据4.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9-2002)4.2 控制要点4.2.1 一般规定4.2.1.1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4.2.1.2建筑地面构造层组成为基土、垫层、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结合层、面层。对进场材料的质量应抽样复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4.2.1.3各层施工要求环

2、境及材料温度:水泥拌和料施工各层、沥青胶结料作结合层填缝料铺设面层、掺石灰拌合料铺垫层,环境温度50;采用粘接剂粘贴塑料、木和硬质纤维板面层,环境温度100;砂石垫层和砂结合层上铺设块料、料石面层、当铺设碎石、碎砖垫层时,环境温度00。当低于上述温度施工时,应采取相应冬施措施。4.2.1.4混凝土(水泥砂浆)地面试块制作组数,同配合比每一层(不大于1000m2建筑地面工程不做一组,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4.2.2 基层工程4.2.2.1基土4.2.2.1.1 压实的基土表面应平整,2m直尺检查偏差控制在15mm以内。4.2.2.1.2 表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应控制在50mm。4.

3、2.2.1.3 在墙柱基础处的填土时,应重叠夯填密实。在填土与墙柱相连处,亦可采取设缝进行技术处理。4.2.2.1.4 当基土下为非湿陷性土层,其填土为砂土时可随浇水随压(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应不大于200 mm。4.2.2.1.5 基土质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填土、膨胀土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土,均不得用作地面下的填土;膨胀土用作填土,应进行技术处理。填土时应为最优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积的地面填土前,应取样土,按击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4.2.2.1.6 用碎石、卵石或碎砖等做基土表层加强,应均匀铺成一层,粒径宜为40mm,并应压(夯)入湿润的土层中。4.2.2.1.7

4、不得在冻土上进行压实工作。如在长期处于0以下地点施工,必须做好防止土冻胀的措施,方可施工。4.2.2.1.8 填土粒径不应大于50mm,每层虚铺厚度:机械压实时300mm、蛙式打夯机夯实时250mm。填土前宜取样用击实实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与相应最大干密度。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小于0.9。4.2.2.2 垫层4.2.2.2.1 灰土垫层4.2.2.2.1.1 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灰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4.2.2.2.1.2 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措施。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凉干后方可进行下到工序

5、施工。4.2.2.2.1.3灰土垫层的密实度可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土质量密度,夯实的干密度最低值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1.55g/cm3。4.2.2.2.1.4灰土表面平整度2m直尺检查偏差应控制在10 mm以内。熟化石灰石灰颗粒径不得大于5,粘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4.2.2.2.1.5表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应控制在10 mm以内。4.2.2.2.2 三合土垫层4.2.2.2.2.1垫层的厚度应不小于100 mm。硬化期间避免受水浸湿。4.2.2.2.2.2 垫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 mm,其标高偏差控制在10 mm以内。4.2.2.2.2.3 熟石灰

6、、砂和碎砖体积比1:3:6(或按设计)配料加水搅拌均匀后,每层虚铺厚度为150mm,铺平夯实后宜为120mm厚。垫层表面应平整,搭接处夯实。4.2.2.2.3 炉渣垫层4.2.2.2.3.1炉渣不含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煤块,粒径小于40mm且5mm以下所占体积小于40%。炉渣使用前浇水闷透,时间不少于5d,炉渣垫层厚度又不应小于80 mm。4.2.2.2.3.2拌合均匀,控制加水量,铺设时垫层表面不得呈现泌水。铺前基层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垫层厚度120mm时分层铺设,每层压实后厚度3/4虚铺厚度。埋设管道宜用细石混凝土予以固定。4.2.2.2.3.3炉渣垫层施工完毕应养护,并应待其凝固后方可进行下

7、道工序施工。4.2.2.2.3.4炉渣垫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 mm,其标高偏差控制在10 mm以内。4.2.2.2.4 砂和砂石垫层4.2.2.2.4.1砂石垫层应摊铺均匀,不得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压实前洒水表面保持湿润,压实不少3遍,并压(夯)至不松动为止。4.2.2.2.4.2砂、砂石垫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5 mm,其标高偏差控制在20 mm以内。4.2.2.2.4.3检查砂垫层环刀试验记录,砂垫层干密度以不小于该砂料在中密度状态时的干密度数值为合格。4.2.2.2.4.4砂垫层厚最少应有60 mm,砂石垫层厚最少应有100 mm,砂宜采用质地坚实的中砂或中粗砂

8、,宜用机械振实。其石子粒径最大为垫层厚度的2/3,不含草根、冰冻块等杂物。 4.2.2.2.5 碎石(砖)垫层4.2.2.2.5.1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厚应不少于100 mm。4.2.2.2.5.2压实后垫层表面平整度偏差应控制在15 mm以内。4.2.2.2.5.3表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应控制在20 mm4.2.2.2.5.4碎石垫层铺设时应粗细均匀,虚铺厚度均匀,表面有空隙可撒粒径为515 mm的小石子夯压填实。4.2.2.2.5.5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砂音采用中砂;石子最大颗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4.2.2.2.5.6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2

9、.2.2.6 水泥混凝土垫层4.2.2.2.6.1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 mm,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0,所用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期含泥量不应大于3%。4.2.2.2.6.2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mm,其标高偏差控制在10 mm以内。4.2.2.2.6.3垫层找坡坡度偏差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1/500,且不大于30mm。4.2.2.2.6.4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4.2.2.2.6.5应分段进行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4.2.2.2.6.6室内地面的水泥

10、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可做企口缝。横向缝应做假缝。 平口缝和企口缝的缝隙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回想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的宽度为5-20,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填水泥砂浆。4.2.2.3找平层4.2.2.3.1 找平层采用的碎石或卵石的粒径不应大于找平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2%。水泥混凝土标号不应小于C15,且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4.2.2.3.2 找平层其下层应清扫干净,松散填充料应铺平振实

11、。4.2.2.3.3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处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无积水。并应在管四周留出810mm的沟槽,采用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裹住管口和地漏。4.2.2.3.4 在水泥砂浆(砼)找平层上铺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隔离层时,找平层表面应清洁、干燥,其含水率小于9%,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4.2.2.3.3 找平层的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1/500,且不大于30mm。4.2.2.4 隔离层和填充层4.2.2.4.1 当铺设隔离层和填充层时,其下一层的表面应平整、洁净和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缝和起砂现象。4.2.2.4.2 厕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

12、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们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期高度不因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4.2.2.4.3 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4.2.2.4.4 当采用松散材料做填充层时,应分层铺平拍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150mm,拍实后不得直接在保温层上行车或堆重物。完工后的填充层厚度偏差应控制在105之间。4.2.2.4.5 当采用板、块状材料做填充层时,应分层错缝铺贴,每层应选用同一厚度的板、块料,其厚度允许偏差为5,且不超过4mm。4.2.2.4.6 用沥青黏结板块时,应边刷、边贴、边压实

13、;要求板块相互之间、与基层之间的沥青饱满、粘牢,防止板块材料翘曲。4.2.2.4.7 用水泥砂浆黏贴板块时,板块缝隙应用填充灰浆填实并勾缝。4.2.2.4.8 铺设防水类材料时,在穿过楼板面管道四周处,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墙面处铺涂应高出面层220300mm。阴阳角和穿过板面管道的根部尚应增加铺涂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作蓄水检验,蓄水深度宜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应作记录。4.2.2.4.9 在沥青类隔离层上铺设水泥类面层或结合层前,其表面应洁净干燥,并应涂刷同类沥青结合料,其厚度宜为1.52.0mm,结合料温度大于1600,并随即均匀撒入干净预热绿豆砂。4

14、.2.3 整体地面工程4.2.3.1水泥混凝土面层4.2.3.1.1 基层应修整,清扫干净后用水冲洗晾干,不得有积水现象。4.2.3.1.2 有坡度、地漏房间,检查放射状标筋的标高,以保证流水坡向。4.2.3.1.3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垫层兼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浇筑水泥混凝土面层时,其塌落度不宜大于30mm并应振捣密实。4.2.3.1.4 水泥混凝土面层抹平工作应在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终凝前完成。4.2.3.1.5 面层压光一昼夜后必须覆盖草包,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7d,使其在湿润的条件下硬化。待面层强度达到5Mpa时方可准许人行走。4.

15、2.3.1.6 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当低于其温度时应采取相应的冬施措施。4.2.3.1.7 细石混凝土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4.2.3.1.8 细石混凝土面层表面密实压光;无明显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的为符合规范要求。4.2.3.1.9 地漏和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细石混凝土面层,坡度应能满足排除液体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4.2.3.1.10 细石混凝土面层的踢脚线高度应基本一致,与墙面结合牢固,局部虽有空鼓,但其长度不大于4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两处。4.2.3.1.11 细石混凝土面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大于5mm。4.2.3.1.12 细石混凝土面层的踢脚线上口平直的允许偏差不大于4mm。4.2.3.1.13 细石混凝土面层的缝格平直的允许偏差不大于3mm。4.2.3.2水泥砂浆面层4.2.3.2.1 地面和楼面的标高与找平、控制线应统一弹到房间的墙上,高度一般比设计地面高500mm。有地漏等带有坡度的面层,标筋坡度要满足设计要求。4.2.3.2.2 基层应清理干净,表面应粗糙。如光滑应凿毛处理。4.2.3.2.3 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