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599464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B)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A)的发展。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A培根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D赞科夫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5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

2、之父”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 B康德C培根 D夸美纽斯6制定课程计划的首问题是 (A)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7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B)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8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B) 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 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9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

3、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B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 D柏拉图1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C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11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B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12()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BA劳动对象 B生产关系C生产力 D劳动者13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BA德国 B英国C美国 D法国14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BA未来性 B

4、滞后性C连续性 D广延性1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D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目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D)的重要措施。A教育终身化 B教育社会化C教育生产化 D教育民主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_生产力水平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17教育学是以_教育现象_、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18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_因材施教_相统一的教育。19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具有潜在性、

5、整体性、持久性_非预期性_等特点。20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_课程设计_。21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社会性_,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2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道德两难_。2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三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成长环境(学习、生活环境) 。 24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_效度_、区分度和难度。25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产学合作 ,二是教育、生产、科学一体化。26_教育立法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

6、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2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林哈德和葛笃德_。28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按_年龄(或知识、能力)分级_的教育制度。29社会文化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第一个表现是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第二个表现是_课程结构_的变化。30_教师的专业素养_是当今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3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环境决定论_,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32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专业人员,_教书育人_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其它职业的根本标志。33陶冶主要包括_人格感化_、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34中学德育中的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进

7、行德育时,要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_道德实践_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3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_综合性_、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教学的任务是什么?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37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38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及其构成。39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40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1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点。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龙活现 42试述全面发展教育思

8、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43一次语文课上,当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这个新鲜而又古怪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都在思考:“是啊,他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这时候或许会搬出教参中现存的答案来解决,马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希望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这堂课。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B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即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始于近代。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因此,答案为B。2【精析】D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

9、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由此推动教育研究的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揭示也将更加深刻。因此,正确答案选D。3【精析】B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同时夸美纽斯还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认为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并掌握知识。因此,正确答案选B。4【精析】B 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他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因此,答案选B。5【精析】A赫

10、尔巴特所著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人称为“现代教育之父”。因此,正确答案选A。6【精析】A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7【精析】B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8【精析】B共同的目标9【精析】B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10【精析】C传统与现代两大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11【精析】B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12【精析】C生产力是

11、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13【精析】B 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4【精析】B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15【精析】D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二、填空题16生产力水平17教育现象18因材施教19非预期20课程设计21社会性22两难问题23成长环境(学习、生活环境)24效度25产学合作26教育立法27林哈德与葛笃德28年龄分级29课程结构30教师的专业素养31环境决定论32教书育人33人格感化 34道德实践35综

12、合性 三、简答题36(1)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特点。 (4)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3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学校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2)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精神生产,教育生产的产品是人才,是人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的发展,这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培养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完整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是教育对象,要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可懈怠教育的职责,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