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9475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18. 广东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清洁环保分布广储量大开发技术难度小A. B. C. D. 18.AB. 【考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C. 【解答】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可知开发难度较大,排除。1呼和浩特我国第一大河注入的海域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考点】M4:主要河流的分布【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

2、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解答】解:我国第一大河是长江,该河流注入东海故选:C13绥化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珠江B长江C黄河D黑龙江【考点】M8: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解答】解: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该河流注入东海故选:B14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台风B寒潮C地震D干旱【考点】K7: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分析】中国的自然灾害根据不同的地质

3、作用发生的地质灾害,可分为两大类,地球内力作用引发的称为内动力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地球外部动力引发的称为外动力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解答】解: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火山等,而台风、寒潮、暴雨、干旱属于气象灾害故选:C10绥化我国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考点】K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

4、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选:A11长沙山脉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是()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B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C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D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1.B 解析:山脉往往是

5、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6郴州如图为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图中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盆地 B高原、丘陵 C高原、平原 D平原、丘陵16.D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青岛读图“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完成2021题。20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甲冀太原B乙闽福州C丙青西宁D丁皖武汉21图中山脉,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又

6、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和B和C和D和20.B 21.D 解析:第20题,从图中轮廓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山西省、福建省、西藏自治区、湖北省山西省晋太原;福建省闽福州;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湖北省鄂武汉。第21题,读图分析可知,为太行山,为武夷山,为昆仑山,为巫山。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其中,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巫山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青岛读图“中国温度带图”,完成2223题。22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年一熟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丙一年三熟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23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

7、物对应正确的是()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22.B 23.A 解析:第22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为亚热带,乙为暖温带,丙为中温带,丁为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A错误;暖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B正确;中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C错误;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D错误。第23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乙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花生、棉花等;丙为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米、大豆等;丁为青藏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有

8、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青岛读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和表“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完成2425题水文观测数据兰州河口桃花峪利津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98178618201514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3.486.6726.624.824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B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C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D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25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A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B地上河

9、,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D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24.B 25.A 解析:第24题,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第25题,桃花峪到利津河段位于华北平原,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

10、加突出。8连云港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索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8.A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广州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造成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12长沙长沙小明与哈尔冰小亮、北京小华、西宁小虎在朋友圈分享家乡6月天气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A长沙多阴雨天气 B哈尔滨寒潮频繁C北京沙尘暴多发 D西宁台风登陆过境12.A 解析: 6月份为我国夏季,长沙位于南方地区,此时多阴雨天气

11、;哈尔滨寒潮频繁出现在冬季;北京沙尘暴多发出现在春季;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不到西宁。16东营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塞上江南”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16.C 解析;读图可知,丙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故C说法不正确14邵阳2016 年 10 月,纪念人民治理黄河 70 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根治黄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 D河口的三角洲地带14.B 解析:黄河的中游流经的

12、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在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因此综合治理黄河,重点是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23郴州长江之歌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歌词中的“雪山”是指()A雪峰山B大兴安岭C武夷山脉D唐古拉山脉23.D 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聊城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19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D两河均属于外流河20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

13、式的叙述,合理的是()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D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19.A 解析:长江的汛期比黄河的汛期长,故A叙述错误;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故B叙述正确;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大,故C叙述正确;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都是外流河,故D叙述正确故选:A第20题,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故B不符合题意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C符合题意D

14、、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故D不符合题意。20威海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20.C 解析:甲图例是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乙图例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丙图例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所以洪涝灾害频繁;丁图例为干旱;华北平原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黄河水量“入不敷出”,下游干流经常断流故选:C29福建图为长江流域略图,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