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59375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篇).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化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监管水平,落实治本之策,进一步规范我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本制度。一、各科室责任:(1)安全科对全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具体负责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等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门卫对全厂的周边环境、门卫、厂内治安、车辆等工作进行经常性的隐患排查,保障厂内有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环境。二、事故隐患排查(1)事故隐患排查要与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安全科组织的综合性隐患排查每月不少于_次。(2)专业性隐患排查。机电仪主管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

2、查。内容主要是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危险化学品、特种防护用品及防火、防爆设施等的隐患进行排查。(3)厂二级危险源部位的隐患排查。除厂级检查外,各单位对二级危险源部位每周必须检查一次。三、事故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安排、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分级整改。(1)对重大事故隐患,由隐患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成立隐患治理小组,组织制定、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同时上报主管厂长和安环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上报的内容包括:(一)隐患部位;(二)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三)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治理难易程度分析;(四)负责治

3、理的单位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2)安全环保部定期公布事故隐患排查及治理情况,对治理不力的单位在安全例会上提出批评;对事故隐患顶着不整、拖着不办或不能限期治理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厂部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追究责任,进行处理,若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建档:各单位按事故隐患分类进行登记建档。每月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按附件的格式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月生产会议时报安全科。安环部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档案。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二)1、车间主任、安全员负责每天上班后,检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及劳动纪律。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4、人员应结合日常生产情况,对重点的车间部位,每天要巡回检查,作好记录,及时消除事故,确保安全生产。3、分管安全厂长,每年2_次_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全厂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4、安全员,每月_次_本车间有关人员对所管范围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和方案,及时汇报厂部_落实按期实施。5、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要不定期地_专业性、季节性、节假日前后等专项安全生产检查。6、安全生产检查实行“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7、发现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督整改并备案。8、对事故隐患实行

5、检查、登记、报告制度。9、排除隐患所需的经费,可根据项目内容分别列入大修、针修计划,在安全经费或技改经费中解决。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第一章目的第一条为加强_沙田金丰涂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丰涂料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全面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和建设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金丰涂料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第二章事故隐患分

6、类第四条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第五条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事故隐患。第三章责任分工第六条公司主管安全的公司领导责任分工。(一)负责审批公司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项目;(二)负责审批公司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第七条各单位和作业部级领导责任分工。(一)_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和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和相关管理细则;(二)_并参加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对暂时解决不了的事

7、故隐患逐级上报;(三)按月_研究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布置有关专业部门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隐患,_制定相应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事故隐患治理资金;(四)_对相关外协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第八条各专业系统责任分工。(一)某生产、调度系统1、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情况时,要立即下达停产、停工处理指令,不得违章指挥;2、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做好生产平衡工作,调整运行方式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解决;3、处理事故隐患时,做好鱼雷罐、原燃料等大宗物资运输协调;4、对危及人身安全的液态金属隐患或紧急情况,做好指挥预案。(二)设备部1、_开展工业建筑(含建筑物和构筑

8、物)、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_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2、_制订设备、设施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应急预案以及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申请、安排,并_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3、_对检修单位作业现场和日常管理中隐患进行检查工作,对存在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三)科技信息部1、_对衡器、计控保护系统的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2、_辖区内作业层及化学品的事故隐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_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四)人力资源部1、_开展岗位劳动纪律情况和劳务用工管理情况的检查,对存在隐患_落实;

9、2、_开展消防、交通、治安专业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_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3、对发现、排除和_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实施奖励,并根据某公司领导批复,_做好奖励的审核、兑现。(五)办公室1、_开展食品卫生、行为规范、职工后勤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_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2、_制订公共卫生等隐患整改方案、应急预案,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_实施;3、_对绿化、保洁单位作业现场和日常管理中隐患进行检查工作,对存在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六)财务系统在编制资金预算的同时,将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纳入资金预算安排,并对提出的事故隐

10、患治理资金进行审核,保证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落实。(七)工程部1、_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_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2、_制订在建工程、设施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_实施;3、_对工程单位施工现场和日常管理中隐患进行检查工作,对存在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八)能源部1、_开展能源介质系统和报警防护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_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2、_制订有毒有害等危化品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九)安全专业系统1、_或督促各级人员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11、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2、_对重大危险源隐患情况进行监督监控;_制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急性职业中毒等隐患整改方案、应急预案,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_实施;3、负责事故隐患的归口统计上报工作。第四章事故隐患的排查与统计上报第九条各单位行政_,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全面负责。第十条在事故隐患排查中,各单位按照区域分工、包机制度明确每台设备、设施、每个区域、部位事故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对所辖设备设施、区域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负责,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上报或_处理。第十一条应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某公司的有关规定,班组按班次、作业区按日、作业部按周、公司

12、层按月_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第十二条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分部门级、区域级和班组级三级排查制度,均建立“隐患项目登记、处理台帐”(见附件1),由上一级主管负责人进行检查和签认。第十三条各专业系统应按照各自的工作范围、职责分工,分别_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按时限要求向上级领导和安全专业汇报。第十四条对检查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应逐级进行登记或上报。(一)一般事故隐患1、班组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在安全工作日志中;2、当日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由班组上报作业区,由作业区填写“隐患项目登记、处理台帐”,并明确整改时限、负责人和控制措施;3、一周内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由作业区上报作业部,由作业部_

13、制定整改计划。采取控制措施,并落实到岗到人,同时填写“隐患项目登记、处理台帐”。(二)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上报部领导和公司有关专业部门。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4、防止发生事故的控制措施。第十五条各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按月、年进行统计,于每月初_日前,每年_月_日前向公司安全专业分别上报上月及上一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月度、年报表”(附件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登记表”(附件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登记汇总表”(附件4)。统计分析表应由主管领导签字,实行零报告制度。第十六条各级专业部门有权对所管辖

14、的专业范围内发现的事故隐患向责任单位下达隐患整改指令书,并督促进行治理整改。由上级专业部门下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改正指令书的事故隐患,责任单位应按时限要求及时进行反馈。第十七条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单位,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业主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第五章事故隐患的治理第十八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本着边排查、边整改和“三定四不推”的原则,严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的要求,_开展事故隐患治理整改,确保治理整改到位。第十九条一般事故隐患:责

15、任单位应限期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由某公司_专业部门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强制性监控措施,进行限期整改。整改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整改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整改的机构和人员;(五)整改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二十条重大事故隐患需公司安排计划治理的,隐患所在单位应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及时上报公司安全专业,并制定详细完善的应急处置措施。第二十一条重大事故隐患责任单位在整改结束后,应及时向公司提出验收申请,由公司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现场验收或向上级提出验收申请。第二十二条暂时整改不了的事故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在停产或停止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事故隐患治理整改。并根据其级别,分别由所在单位进行检查,检查主体为对应级别的负责人或分管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