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58405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最后冲刺)文综-地理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萎缩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2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电子装配业 B.汽车制造业 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图为19782006年我国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生产的MI指数值变化图,图中MI指数值越大,表示农作物空间相关程度(集中程度)越高,即一个

2、地区的某种经济特征变量受到邻近地区同一经济特征变量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反之越小。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19782006年三种粮食作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稻谷种植区域越来越集中 B玉米生产的区域化集中程度一直低于小麦 C稻谷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D区域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最小的是小麦 4.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北移。我国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北移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南方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生产减少 南方地区耕地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减少 北方大量人口迁入,劳动力增加,促进粮食产量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北方粮食单产提高,耕地面积扩大,使粮食总产大

3、增 A B C D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 。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 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A.06时 B.612时 C.1218时 D.1824时6. 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D.临近河湖与林草地7. 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A. B. C. D.在同一直径沙粒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

4、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下图为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89题。8. 据图可知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C.在近地面的3厘米高度,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D.在近地面3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9.风沙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形成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 形成降水,净化空气,减轻污染掩埋草场、绿洲、农田和交通线 形成沙尘暴,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A. B. C. D.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海域分别是 A.大西洋和加勒比海 B.太平洋和加勒比海 C.加勒比海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墨西哥湾11若尼加拉

5、瓜运河建成通航,则经济收入可能受到较大冲击的国家是 A.墨西哥 B.埃及 C.新加坡 D.巴拿马3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C-90C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累积曲线图。(1) 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6分)(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及其自然原因。(6

6、分)(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分别分析其原因。(8分)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是“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然而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2015年9、10月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生长,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材料二: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气候在阿塔卡马沙漠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8分)(2)结合材料,解释201

7、5年9、10月份阿塔卡马沙漠出现花海的原因。(8分)(3)智利最近计划在沙漠中修建一座水电站,并提出了一个大胆构想:利用太阳能把海水抽到位于安第斯山脉顶峰的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BADBACCCBBD二、综合题36.(1)A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2分)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2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垂直自然带带谱丰富(2分)植被种类复杂。(2)沿河谷分布(2分)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2分)水源充足。(2分)(3)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

8、气温回升快(气温高);(2分)青藏高原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 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有机质多。(2分)37. (1)该地区年均温较高,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2分)致使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2分)植被稀疏;(2分)且沙漠广布,土壤贫瘠;(2分)自然地理环境总体表现为“干旱”的突出特征。(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2分)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2分)降水增多;(2分)雨水下渗和当地的高温促使沙漠中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2分)(3)赞同:智利常规能源缺乏,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不稳定;临海有丰富的海水资源;能增加山顶水库蓄水量,利用地势落差可确保稳定发电。(8分)不赞同:智利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该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8分)38.(1) 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地势起伏和缓(2分);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任答一点2分)。(2) 甲沿岸有暖流经过(2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2分);且海拔比乙地低(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