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581827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7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七)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常在床蓐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A项,“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B项,“零丁”通“伶仃”,指“孤独的样子”;C项,“蓐”通“褥”,指垫子;D项,无通假字。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听臣微志听:听从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家门,家庭C而刘夙婴疾病 婴:绕D不矜名节 矜:矜持CA项,应为“准许,成全”。B项,应为“福分”。D项,应为“自夸”。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岂敢盘

2、桓,有所希冀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BC DC“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路,“成立”古义指成人自立,“告诉”古义指申诉,“私情”古义指个人的感情。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世情薄,人情恶B主人何为言少钱 臣少仕伪朝C臣生当陨首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D无以终余年 衣带渐宽终不悔AA项,均为形容词,浅薄;B项,形容词,不多/形容词,年轻;C项,动词,应当/介词,在;D项,动词,度过,使终了/副词,终究。5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CA项,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动词,看见。B项,介词,

3、表示比较,比/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C项,都是介词,因为。D项,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连词,就。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A历职郎署 B则刘病日笃C臣具以表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BB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7下列对陈情表一文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是李密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时不能应征,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B文中陈述本人遭遇不幸,处境艰难,当时官府登门征召,而祖母疾病日重,自己进退两难,从而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和祖孙相依为命的苦衷,最后乞求终养。C陈情

4、表是写给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的开国皇帝)的,是为了达到“暂时不就小职而最后任大职”的目的。D文章在消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C并非要任大职,而是“辞而不就职”。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文中描写自己孤苦无依的句子是“_,_,_,_”。(2)文中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两难境地的句子是“_,_;_,_”。(3)文中描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的感人至深的句子是“_,_;_,_”。(4)文中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_,_,_,_”。(5)文中表现活着要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

5、之恩的句子是“_,_”。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先母邹孺人灵表清汪中母讳维贞。先世无锡人,明末迁江都凡七支,其六皆绝,故亡其谱系。父处士君鼐,母张孺人。处士授学于家,母暇日于屏后听之,由是塾中诸书皆成诵。张孺人蚤没,处士衰耗,母尽心奉养,抚二弟有恩,家事以治。及归于汪,汪故贫。先君子始为赘婿,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母曰:“焉有为人妇

6、不事舅姑者。”请于处士君,割别室奉焉。已而世叔父数人皆来同爨。先君子羸病不治生,母生子女各二,室无童婢,饮食衣屦,咸取具一身,月中不寝者恒过半。先君子下世,世叔父益贫,久之散去。母教女弟子数人,且缉屦以为食,犹思与子女相保。直岁大饥,乃荡然无所托命矣。再徙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无壁,覆之以苫。日常使姊守舍,携中及妹,傫然匄于亲故,率日不得一食。归则藉藁于地,每冬夜号寒,母子相拥,不自意全济,比见晨光,则欣然有生望焉。迨中入学宫,游艺四方,稍致甘旨之养。母百病交攻,绵历岁年,竟致不起。呜呼痛哉!母忠质慈祥,生平无妄言,接下以恩,多所顾念。方中幼时,三族无见恤者,母九死流离,抚其遗孤,至于成立。

7、母禀气素强,不近医药。计母生七十有六年,少苦操劳,中苦饥乏,老苦疾疢;重以天属之乖,人事之湮郁,盖终其身鲜一日之欢焉。论其摧剥,金石可销,况于血气。故吾母虽以中寿告终,不得谓其天年之止于是也。呜呼!生我之恩,送死之戚,人所同也;家获再造,而积苦以陨身,行路伤之,况在人子,呜呼痛哉!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辛丑朔卒,明年三月戊寅合葬于先君子之墓。其哀子中泣血为之表曰:呜呼汪氏节母此焉其墓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注】处士:有德行学问而不仕的读书人。这里指汪中的外祖父邹鼐。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呜呼汪氏/节母/此焉其墓/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B呜呼/汪氏节母

8、/此焉其墓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C呜呼/汪氏节母/此焉其墓/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D呜呼/汪氏节母/此焉其墓/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CA项,“汪氏节母”是名词,一个整体,不能断开;B项,“更百苦以保其后”是一个句子,不能断开;D项,“后之人尚保其封树”也是一个句子,不能断开。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称的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母讳维贞”用一个“讳”字表示母亲的名是避讳的。B“赘婿”古代指就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以女之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庙。C“朔”是天文学名词,中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

9、第一天,即初一。“朔日”又称“朔望”,因此,“望日”也指每月的初一。D“先君子”指已辞世的父亲。“先”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先君”“先考”均指亡父。“先妣”指亡母。C“朔日”不能称为“朔望”。“望日”指月亮最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的每月十五。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母祖籍无锡,明朝末年迁到江都,出生于书香之家,小时聪明,空闲时偷听父亲讲课,就能背诵私塾中所教的书。B因为伯父要卖掉房屋,汪中的祖父没有地方居住,先母非常不忍心,就请求自己的父亲另外安排房子来侍奉他。C先母身体一向强健,可是年轻时操劳辛苦,中年饱受饥困,晚年遭遇疾病,在汪中稍有成就时竟一病不起。D先

10、母虽然中寿而死,但汪中想到母亲一生的辛劳,仍然悲痛不已,写下这篇灵表希望汪氏的后人能够永远记住先母。B不是“祖父没有地方居住”,而是祖宗神主没有地方安置;不是“侍奉”,而是“祭祀”。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处士授学于家,母暇日于屏后听之,由是塾中诸书皆成诵。译文:_(2)饮食衣屦,咸取具一身,月中不寝者恒过半。译文:_(3)方中幼时,三族无见恤者,母九死流离,抚其遗孤,至于成立。译文:_解析句(1)要注意关键词“于”“暇日”“由是”等;句(2)要注意关键词“咸”“具”“恒”等;句(3)要注意关键词“方”“见”“至于”“成立”等。答案(1)外祖父当年在家中教授学生,先母空暇时

11、就在屏风后听课,因此私塾中所教的书都能背诵。(2)喝的吃的穿的,都由先母一人供应,一个月里有大半日子不能安睡。(3)在我小的时候,同族亲戚没有对我们怜恤的,母亲九死一生,流离转徙,抚养孤儿,一直到成人自立。【参考译文】先母名维贞。祖先是无锡人,明末迁居到江都县,同宗共七支,其中六支都绝了后代,因此家谱亡失,世系不明。外祖父名鼐,是个不曾做官的儒生,外祖母姓张。外祖父当年在家中教授学生,先母空暇时就在屏风后听课,因此私塾中所教的书都能背诵。外祖母早死,外祖父衰老虚弱,先母尽心奉养,抚育两个弟弟有恩,家事料理得很有条理。等到嫁给汪家,汪家本就贫穷。先父原是入赘的,伯父要卖掉住宅,祖宗神主没有地方安

12、置。先母说:“哪有做媳妇而不奉祀公婆的。”就请求外祖父拨另外的房间供奉。后来伯父、叔父几人,都来一起生活。先父体弱多病,无力谋生,先母生了两男两女,家中没有男仆婢女,喝的吃的穿的,都由先母一人供应,一个月里有大半日子不能安睡。先父过世,伯叔父们更贫困,日子久了就离开各自谋生去了。先母教几个女学生,同时帮人做鞋子维持生计,还希望保得住孩子们。碰上大饥荒,穷到一无所有无凭借可活命。迁移到北城,住的地方只有三席大,左面没墙壁,用草席来遮蔽。白天叫姐姐看着家,先母带领我和妹妹,颓丧地到亲戚家乞讨,常整天吃不到一顿饭。回来就在地上铺着稻秆睡觉,冬天夜里冷得叫出声来,母子相拥,想不到能安全度过,等到看见早

13、晨的阳光,就高兴有活下去的指望。到我中了秀才,到各处游学讲艺,稍能准备些鲜美食物奉养母亲。而母亲已得了各种疾病,缠绵岁年,竟然去世。唉,真是悲痛啊!先母天性忠诚、质朴、慈爱、祥和,一生没有诳言妄语,对待晚辈有恩惠,多方照顾体念。在我小的时候,同族亲戚没有对我们怜恤的,母亲九死一生,流离转徙,抚养孤儿,一直到成人自立。先母体质本来强健,一向不看病吃药。先母总计活了七十六岁,年轻时苦于操作劳累,中年饱受饥饿贫乏之苦,老年苦于疾病缠绵折磨;加上乖离的天伦,不顺利的人事,她的一生,很少有过一天的欢乐。说到她受的挫折和伤害,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毁,更何况血肉之躯。所以母亲虽是中寿去世,绝不能说她自然的寿数就只有这些。唉!母亲生养我的恩情,初丧母亲的哀痛,本是人人一样的;家庭得以重新兴起,可是母亲却被累积的劳苦折磨死了,不相识的路人都会伤感,何况儿女,唉,真是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