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58083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菱形的判定.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附属关系 ,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二、教法设计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 ,常用画图工具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 ,教师适时点拨七、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

2、.表达菱形的定义与性质.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 ,较长对角线为 ,那么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引入新课】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根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答:定义法.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 ,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讲解新课】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 ,再证一组邻边相等 ,依定义即知为菱形.分析判定2: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生答:两个.师问:哪两个?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

3、由学生口述证明)证明时让学生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 ,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可画出图 ,显然对角线 ,但都不是菱形.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 ,由教师板书):注意:(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 ,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没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例4 :的对角钱的垂直平分线与边、分别交于、 ,如图.求证:四边形是菱形(按教材讲解).【总结、扩展】1.小结:(1)归纳判定菱形的四种常用方法.(2)说明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思考题:如图4中 , ,平分 , , ,交于.求证:四边形为菱形.八、布置作业教材P159中9、10、11

4、、13(2)“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九、板书设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十、随堂练习教材P153中1、2、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