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57615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一、回顾六年中考及考试说明修改历程命题的原则: 1. 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课改,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使大多数学生得到鼓励,教师受到鼓舞,有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这一点从统考以来的试题难度能体现出来, 07年难度0.7,08年难度0.73,09至11难度都是0.74, 普遍认为中考试题难度为0.72 0.73较为合理2. 试题总量保持不变,共25题3. 易、中、难比例不变,保持5:3:24.考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的原则不变(修订的新课标增加的内容)5.遵循传统的命题思路,以能力立意命制综合题、阅读理解题和操作题,注

2、重创新意识考查, 传统题与创新题结合1、知识要求数目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A8585808076B8180747268C4032323131中考试题的特点1. 立足课标要求,体现基础性和普及型2. 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背景材料来源于生活,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可能的变化 近几年应用问题主要考查了方程应用、统计概率 应用问题,考虑我们是否可以在函数应用、几何应用迈出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个步子,但不加大试卷的总体难度。3.试卷结构合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历年C级考点基本上全面覆盖,不一定在综合试题中考查,各类题都可以考查4.难易设梯度,合理设区分度, 比如2011年分式应用题

3、, 难度为0.76, 区分度为0.65, 是比较好的中档题,这样的试题应坚持、保持,应用可多样化些,不要变成较易试题。比如:以往传统题型圆的切线的判定、计算和梯形计算是比较模式化的中档题,2011年在一道题上做了调整,把梯形计算换成了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圆”这道题难度0.72,区分度0.77,两个指标保持了一个好的范围。与2010年相比,2011年中档试题有所提高比如:24题总体难度0.43,但每问难度有很大区分, 注意综合题中三问的设计搭设阶梯要更合适些.5.命题坚持多思少算, 能力立意, 突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淡化特殊技巧,避免繁杂 6.稳中求变,变中求创新2011试题有位置调整,

4、也有内容调整, 今后还要坚持,打破模式, 不一定哪个位置就考固定 的题, 2012年和2011年比要有调整 2012考试说明修订总体稳定,局部调整、循序渐进,充实完善,有利于实施和备考, 二、考试说明修订变化2011年相对于2010年主要有以下9处变化,2012年相对于2011年有13处变化,其基本都是语言上的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变化1(p61)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是指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学习内容。考试要求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此段话修改为: 关于考试内容的要求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变化2 (p61) A:能对 联系. B:能在 问题. C:能通过

5、解决. 在上段文字之后, 新增加了对知识、方法、能力的考查的界定: 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变化3 (p63) 有理数的运算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运算律理解有理数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变化4 (p66)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ABC数与代数方程与不等式方程知道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方程的解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6、会用观察、画图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A B C 数与代数 方程与 不等式 方程 知道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方程 的解 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会由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会用观察、画图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变化5 (p66) 统一体例,将方程部分某些内容合并: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的各个步骤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会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无需讨论)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二元一次方程(

7、组)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道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意义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的各个步骤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会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无需讨论) 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知道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意义 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了解分式

8、方程的概念 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会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会运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的系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 能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由方程的根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各种解法的依据 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 能利用根的判别式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及由方程根

9、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式方程 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会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会运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各种解法的依据 能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 能利用根的判别式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及由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10、;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变化6 (p69) 命题 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时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列举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变化7 (p70) 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三者之间的关系;观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并能对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作简单的描述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

11、原型;能根据直棱柱、圆锥的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变化8 (p70) 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三者之间的关系;观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并能对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作简单的描述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能根据直棱柱、圆锥的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变化9 (p73)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会求第三边长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1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会求第三边长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变化10 (p73) 全等三角形 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或证明经过图形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元素间的关系 全等三角形 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变化11 (p75) 锐角三角

13、函数 了解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 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由某个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会求这个角的其余两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 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 知道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 会解直角三角形;能根据问题的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会解由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的问题 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变化12 (p75) 圆的性质 知道圆的对称性,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能用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能运用圆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垂径定理 会在相应的图形中确

14、定垂径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能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圆的性质 知道圆的对称性,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能用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解决简单问题;能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能运用圆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变化13 (p77) 左边一栏都增加了“图形的” ,与课标一致图形的轴对称 了解图形的轴对称,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了解物体的镜面对称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掌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掌握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图形的平移了解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中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的性质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依据平移前、后的图形,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能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图形的旋转 了解图形的旋转,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会识别中心对称图形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能依据旋转前、后的图形,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图形的相似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会判断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