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57594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著名国学专家、累积式教育法的创始人赖国全老师系统地提出了少年儿童读经的理念:读经教育应该从儿童抓起,做到当下读经、全家读经、科学读经、系统读经,并贯彻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生活、不离圣贤教悔的四不离原则。 赖国全老师认为,3-6岁是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最好的年龄。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强,加上记忆力惊人,因为没有上学,也没有家庭作业的约束,只要家长有意识,可以比较从容地、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培养。7-13岁,仍然是进行经典教育的黄金时期,说这个时期没有3-6岁时期好,只是说在相同的重视条件下,采用同样的学习方法,3-6岁效果会好些。如果孩子比较大了,只要家长引起足够的重

2、视,采用累积式教育法来读经,一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年龄的问题,如果从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方面考虑,读经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行的。 对于儿童来说,最简单、最有效的读经方法是累积式教育法。累积式教育法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上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

3、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4、 学习内容(读哪些经典): 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B、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经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础,学知识学做事都是后面的事。 2、结构类

5、:这就是经。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3、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 C、三个线程的学习:培养孩子应该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到底怎么样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养起来?“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装修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

6、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样,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他打下。三大纲领1、简易性纲领:每天半个小时读经,很容易坚持。方法简单才能做大做长久。 2、周期性纲领:每次读经400字左右,每天读7遍,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 3、多样性纲领:读经可以读多样,只读一样很难做下去,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多样就变得很简单。这个原则,是从生活中归纳出来的。多样性的实践,通过验证,很有用。 用三年作一个大周期,完成六经四书以及一些辅粮的学习,大周期完成,再进行复习周期。 八大读经原则当下读经。 全家读经。 科学读经。 系统读经。 四个不离原则: 不离家庭。 不离社会。 不离生活。 不离圣贤教悔

7、。累积法除了三大纲领,还有八大原则。虽然现在读经在全国已经非常流行,但是能够提出系统的读经原则,目前还比较少。我们提出的这些原则,许多是我们首次提出,对开展科学系统的经典教育,也是很有意义的。第一条是当下读经的原则。以前我们不知道,也没有方法,但是现在知道了,从今天晚上,从明天就要开始。我们大人读经,没有小孩读经那么厉害,但是不厉害也没有办法,他读一遍就能背下来了,我们呢?就读十遍,我们要笨鸟先飞。中庸里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所以读经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就看你用不用心,这是当下读经的原则。第二是全家读经的原则。刚才我问买过三字经的举手,很多家长举了手,那请问你买了几本三字经?

8、我们去书书,一次买几本?不错,有一个买了三本的,你可真是赖老师的知音。我们一般家庭都是买一本,买一本给谁呀?给孩子,对不对?所以到了读书的时候,一般的情形都是:“女儿赶紧去读书,妈妈要要看电视!”或者是“儿子赶紧去读书,爸爸要去外面喝酒。”(观众报以笑声)请问这样能读好书吗?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点尝试,我们准备了1+1套装,1+2套装。一家如果是二个人读,就需要二套教材,如果是三个人读,就需要三套教材,每天到了时间大家就开始一起读。我女儿佳佳有时也是不喜欢读的,拖拖拉拉的,我们也不管她,一到时间就读,我与她妈妈读完,然后对她说:“现在到你去读了,赶紧去。”这是没有商量的,反正是要读的。第二天读

9、经的时候,我们又问她:“你现在来不来,如果不来,等下就是你一个人读。”她就赶快过来了,因为她知道全家人一起读更有味道。我们在这里的小朋友听赖老师的,回去就要求你的爸爸妈妈跟你一起读,不能让他们偷懒。这个是全家读经的原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三是科学读经的原则。读经非常好,方法也重要,如果方法不好,要坚持下去做不到。有人说读经不需要方法,只要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天天读经,一天读十小时,读他十年。那如果我们换成这样说,吃饭很好,不要方法,老实吃饭,大量吃饭,一天吃十小时,吃他十年,大家会不会觉得很可笑。因为读经跟吃饭就是一个道理,读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读经就像开车一样,不能说只踩油门,越

10、快越好,一定还要注意踩刹车,这个路好走时可以踩油门,这个路不好走呢,不行的时候要踩刹车,过收费站还要交费。这是很综合的,要科学读经,不讲方法是不行的,会翻车的。读经很好,但不懂方法,出问题的不少,我们遇到很多读经翻车的孩子,读经出故障的孩子。第四是系统读经的原则。什么叫系统?我们就说盖房子吧,钢筋很好,那我们就光用钢筋行不行?不要水泥、火砖可以吗?还有其他材料,需要科学搭配,这就叫系统。我们说这个经典很好,弟子规很好,就光读弟子规行不行?论语很好,就光读论语行不行?不行!还要很多的,营养要均衡。我们吃饭的时候也是要这样,我们说豆腐好,就天天吃豆腐,青菜就不用吃了吗?说青菜好,就天天吃青菜,其他

11、都不吃行吗?不行,这就是系统的概念。但是目前的读经界并不重视这个系统,很多人读经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概念。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很多所谓的经典教育,就是读了弟子规,或者加上三字经,对不对?他们认为这就是经典教育,还有很多就认为论语最好,天天就读论语,其他都不重要,这就是经典教育吗?可以说离真正的经典教育还差得远呢!按照我们刚才的分类,系统的读经最少要一、二十部,所以我们讲,真正的经典教育不能只靠学校、幼儿园,学校和幼儿园是玩花架子的,要想他们把这些全部系统地安排给孩子们学完,恐怕这个可能性很小。但是我们在做努力,也有一些学校领导有这样的远见,愿意开展系统读经,我们会配合这样的学校,提供很好的方法,去

12、帮助他们。在郑州有个学校,优智学校,我在博客介绍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就是按照累积法实行系统读经的。这个学校的校长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智慧,现在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会帮助他们把系统的经典教育开展好,一旦这个学校能够批量地输出大结构、大格局的超级人才,对社会的意义就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幼儿园的领导能够有这样的远见卓识,能够勇敢地、果断地做出决定,开展真正的系统的经典教育。我们提出这四大原则,用来指导我们进行真正的经典教育,以防不必要的偏差。在推广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读经很久但效果并不理想的家庭,孩子书是读了不少,背了不少,但是其他方面,交往呀,生活能力呀,特别是主动性、创

13、造性各方面都不理想,表现不好,父母很焦心。问题出在哪里,根结在哪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又总结出读经教育“四不离”原则。第一,不离家庭的原则。小孩子读经很好,把孩子放到私塾,只说明一件事,你想偷懒,你自己不想读,把孩子交给别人,让别人负责对不对?也有家长说我很忙,没有时间,这样做我们会失去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良好机会,我们不主张孩子离开家庭,除非不得已。一个小孩长期在没有父母的环境中成长,心理各方面是有问题的,起码亲情会缺失;一个家庭长期没有孩子,夫妻之间可能也会有问题,所以读经最好不离家庭。中国文化讲究修身,下面还有什么?是齐家。一个孩子长期不在家里,如何学习齐家?父母吵架也要让他学一学,否则

14、他结婚以后也会不知道如何吵的,面对吵架他可能会无所适从。孩子要学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道理,所以要不离家庭。没有办法,选择私塾的孩子,最少也要一周接回家里一次,长期远离家庭,几个月,甚至长年不见父母的做法,我们是不提倡的。第二,不离社会的原则。有些读经推广人士认为社会很混乱,很容易污染我们的孩子,所以觉得放在没有污染的地方就好。我们要思考一下,一个孩子长期在所谓没有污染的地方能不能成才?好比一棵树苗,放在温室里,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不能。池塘里的最漂亮的莲花,是长在在污水里?还是清水里?如果水很清,很干净,什么污泥都没有,那里根本开不出美丽的花来。那么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才合适呢?我

15、们纵观历史,几乎所有优秀的人才,杰出的人才,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在完全的顺境中成长的。我们会担心孩子在社会这么复杂的环境成长,难道真的不会受污染吗?会的,所以要读经典,让经典去引导他,给他一盏指路明灯,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如果不学经典,我们才真的要担心他。我们看,一本小小的三字经里面就有很多智慧:“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长期的朗读就会潜移默化地知道要“亲师友,习礼仪”;“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孩子经常朗读,自然就知道小时候要努力学习。所以,经典会引导,会慢慢地渗透进孩子的心灵,熏陶孩子,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判断是非,在复杂的环境里完成自己的判断,才能最终成为人才。而关在温室里的孩子,在一个完全没有,自己认为完全没有污染的地方,事实上恰恰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所以要遵守不离社会的原则。第三,不离生活的原则。刚才讲了,读书就像吃饭,读经就跟吃饭一样,要不离生活,生活会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有人说读书,读了又不懂,对不对?所以他就不读,你不读又怎么会懂呢?生活告诉我们,如果说吃饭,吃一口又不饱,吃了又不饱,所以就不吃,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