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57491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4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城县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报告(初稿)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2008年8月31日36目录前 言1一 蒙城县概况4(一)自然与区域4(二)经济发展状况5(三)县域的土地利用状况5二 农用地分等结果概述5(一)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5(二)蒙城县农用地分等成果评述8三 农用地产能核算目的意义9(一)目的9(二)意义9四 农用地产能核算的技术原理与方法10(一)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本原理10(二)技术方法与步骤12五 外业补充调查与数据整理20(一)外业补充调查20(二)数据整理25六 农用地理论产能核算31(一)理论产能核算模型31(二)农用地理论单产、总产核算32七 农用地可实现产能核算34(一)可实现产

2、能核算模型34(二)农用地可实现产能单产、总产核算34八 农用地实际产能核算36九 农用地产能核算结果分析37(一)县域产能综合分析37(二)产能布局分析38十 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评价42(一)蒙城县农用地利用强度42(二)蒙城县农用地利用潜力评价45十一 引起产能核算成果的土地利用问题分析47十二 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应用建议48(一)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48(二)应用于土地整理领域49(三)应用于土地规划领域49(四)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50(五)其他应用领域5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前 言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三个

3、保障”,即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经济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其中粮食安全是基础,没有粮食安全,就谈不上经济发展;没有粮食安全,人们就会设法拓展耕地规模,其主要途径是“毁林开荒”、“围湖造地”和“垦殖草原”等,就更谈不上生态安全。因此,当今世界,人口膨胀,粮食安全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然而,粮食生产状况和粮食生产总量归根结底还是与耕地数量、质量尤其是人均耕地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在一定单产水平下,人均粮食占有量主要取决于人均耕地占有量,这点已为国际和我国的实践所证明。所以,一个国家人均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及其所提供的物质的数量和质量,是该国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即耕地资源是一个

4、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如同石油储备和军队一样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和未来。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土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资源减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为了消解经济建设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锐减的难题,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997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发1997 11号)文件中就指出:“必须采取治本之策,扭转在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提高土地利

5、用率,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的原则,以保护耕地为重点,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规定要“实行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政策”。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为了进一步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务院在2004年发出的(国发20042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

6、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不能自行补充的,必须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规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即现在统称的“增、减、挂制度”)。透析国家关于保护耕地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可以清晰地发现:在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保障土地资源安全,不仅要求耕地数量稳定,更重要的是质量稳定,最终达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但是,我国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缺乏耕地质量的监管机制和可供操作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等,使得管理上往往都侧重于数量平衡,造成新补充耕地质量降低。有资料显示

7、:我国被占耕地质量是补充耕地质量的3倍,即补充耕地的生产能力仅仅是被占耕地的1/3,导致我国在实现耕地数量平衡的同时引起了耕地质量的严重退化。这种耕地数量和质量不稳定状况,加大了人们对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担忧,使开展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成为必要且日益紧迫。同时,受经济形势、经营管理状况、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产量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单纯对粮食产量进行分析评价难以反映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十五”期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了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对我国农用地的质量等级进行了科学评定,分别计算评定出农用地的光温生产潜力、自然质量等指数(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指数(利用等

8、别)、综合等指数(综合等别)四个层次的分等成果。从成果的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只是把农用地质量的相对差异把握准确,即把全国农用地系统内部相对差异的梯级构建起来了,但并没有把每个梯级的绝对值水平精确地核算出来。因此,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补充耕地的生产能力是否能达到原来的水平,目前没有定量的评价标准,对出现“占优补劣”的情况,拿不出准确的判定原则。基于此,定量地掌握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等别对应的产能,全面掌握我国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并对区域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做出比较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显得日益迫切。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在大面积广泛调查的坚实基础上,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已有的

9、研究成果,追求精准,是农用地分等工作的深化与延续。目前,我省已经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基本掌握了农用地数量与质量状况,即开展产能核算的时机成熟,基础坚实,条件具备。一 蒙城县概况(一)自然与区域蒙城县位于淮北平原中南部,介于东径1151511649 ,北纬32563329 之间,东邻怀远县,西靠利辛县,东北与濉溪县接壤,西北与涡阳县相连,南隔茨淮新河与凤台县相望,东西宽52.5公里,南北长约59.3公里。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12天,多年平均降水量

10、823.4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351.5小时,日均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4831.0,地面接受太阳辐射125.6千卡/平方厘米年。全县土壤成土母质类型,主要为黄土性河湖相沉积物和近代黄河、淮河泛滥沉积物。土壤类型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岩土四个土类;潮棕壤、普通棕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普通砂姜黑土、黄潮土六个亚类,十七个土属,四十个土种。全县土壤面积中砂姜黑土占79.0%,集中分布在立仓、楚村、三义、乐土、板桥、双涧等乡镇,土壤质地粘重,耕地性差,适耕期短;潮土占6.9%,主要分布在涡河、北淝河两岸,土层厚,质地松软,结构好,保肥性能较好;棕壤占14.0%,主要分布要河流两

11、岸缓坡地带,保肥性能强,心土层粘重紧实,透水性差;石灰岩土占0.1%,主要分布在残丘周围。全县耕地整体情况来看,土壤瘠簿,易涝易旱,适耕期短,有机质含量较低,普遍缺氮少磷。全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约为10.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39亿立方米(不包括外来水),地下水5.2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959立方米。全县河沟塘库容量为4.1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97亿立方米,境内过境水量为14.29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涡河、北淝河、芡河和茨淮新河等。全县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林带,由于农业耕作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已无保存,现皆为人工植被,人工植被主要有:农业栽培作物、人工林、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等。农作

12、物中,粮食作物种类繁多,以小麦、水稻、红芋、大豆、玉米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烟叶、瓜菜等。林木以农田防护林和四旁植树为主,用材林和防护林树中主要有泡桐、杨、楝、椿、槐、柳、桑、榆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枣、柿、葡萄等。全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已探明储量为 3.7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2.27亿吨,主要分布在许疃一带。蒙城县旅游资源以历史文物古迹和人文景点为特色,并辅之具有浓厚平原特色的自然风景。蒙城县人文荟萃,古迹较多,有“庄子故里旧址”、“尉迟寺大汶口文化原始遗址”、“万佛塔”、“嵇康亭”及颐寿园。自然风景有著名的“漆园八景”、茨淮新河和饮马泉等。(二)经济发

13、展状况蒙城县土地总面积为2145.87平方公里,现辖15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林场。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116.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4.6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9.56%,年末总户数28.36万户,人口密度为544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0.184公顷,人均耕地0.129公顷。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56062万元(当年价,下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1156万元。粮食总产量63.5万吨,棉花总产量27881吨,油料总产量93381吨。2001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25071千瓦,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7564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2123元。蒙城县农业生产以种

14、植旱作物为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类较多。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为主,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三足鼎立局面。20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1156万元(当年价),其中农业产值206959万元,林业产值10022万元,牧业产值117012万元,渔业产值7163万元,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66%、2.94%、34.30%和2.10%。(三)县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全县二00六年变更调查土地总面积为214587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773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65%;建设用地31997公顷,占14.91%;未利用地5241公顷,占2.44%。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50702公顷,园地8

15、59公顷,林地2566公顷,牧草地14公顷,其它农用地23207公顷。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7329公顷,交通用地2587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081公顷。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501公顷,其它土地4740公顷。 二 农用地分等结果概述(一)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农用地分等是依据土地生产力形成原理,在全国统一标准耕作制度下,以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为基础,依据分等单元的自然条件计算作物的理论产量,评定土地的自然质量等级,在土地自然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状况、投入产出水平进行逐级订正,分别计算评定出农用地的光温生产潜力、自然质量等指数(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指数(利用等别)、综合等指数(综合等别)四个层次的分等成果。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安徽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蒙城县耕作制度以及影响土地质量和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的自然因素,划分分等因素指标区,确定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分等因素及其权重,调查并制作各分等因素指标分布图,采用因素法确定分等因素对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分等因素质量分,编制“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