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544075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永凤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 徐永凤教学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深入理解本课内容。重 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难 点: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关 键:抓住关键词,句子的研读感悟课 类:新授课教学方法:朗读 引导 点拨 感悟教 具课件教 学 设 计一、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矛和盾两种兵器,认识这两种古代作战的兵器吗?矛和盾。板书,带学生一起写这两个字。知道“矛”和“盾”有什么作用吗?(

2、矛可以进攻,盾可以自卫。)2、教师板书:进攻、自卫。一个进攻,一个防守,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矛和盾的集合。3、板书课题,提醒“集”上部的隹四横匀称。最早上面有三个隹,代表短尾鸟停在树上休息,自然集合。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整体把握。(一)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读词语 自卫 进攻 坦克 左抵右挡 庞然大物学习一组反义词,说说什么是左抵右挡,课文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什么 ?3、课件出示一组词语,每人领读一个。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试试把这些词语填进下面这段话里。

3、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进攻、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 ),还是( )。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 )和盾的(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 )在战场上(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学生自己练习、准备再指生填写。这段话里暗藏了本课的11个生字,你全都读准了,非常好!而且读通了这段话,你就了解了课文大意,全班齐读。三、学习课文,深入理解,感情朗读。1、师: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你一定能看到一个令人紧张的画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哪一句会让你看到一个令人紧张的画面,把这句话用波浪线划下来。2、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教师巡视

4、。师:谁来读读自己划的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师:找得非常好,你听后有什么感受?(很紧张、很害怕)3、指导朗读。师:谁再来读一读?指生读师:是的,看到这个刺字,木子中间口不严,一把大刀立右边,谁人见了都胆寒!更何况这矛是怎样刺来的?(如雨点般刺来。)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紧张啊!读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急啊!读师:看到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会怎样!(心跳得很快。心跳得很厉害,很紧张。)师:是的

5、,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师:面对如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怎么办?(左抵右挡。)师:知道什么是“左抵右挡”吗?(就是左边挡一下,右边挡一下。)师:理解的不错。老师这里有一根锋利的矛,拿出你的盾来,有吗?咱们演示一下 4、师:发明家左抵右挡之后还是难以招架,那怎么办?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课件出示句子(盾太小啦!如果盾大的像个铁屋子,敌人就戳不到我啦!)师:自己小声读读这两句话,不放过每一个标点。从这两个感叹号,你读出了发明家此刻怎样的心情?指名读一读师: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他在内心深处急切的呼

6、喊!(一组生读)师: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他产生了一个万分迫切的想法!(另一组读)师:生死攸关那,发明家甚至想大声呼喊!(中间两组同学读)全班齐读5、小结板书。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由盾太小的问题,想到把盾变成铁屋子来自卫(板书:铁屋子)6、师:接着他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想出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的呢?请同桌合作读三、四自然段,可以一起读,也可以一人读一段。(学生合作自读)7、师生互动。师:同学们现在就是发明家,教师当战地记者采访发明家啊,钻在铁屋子里,多安全呀,又有什么新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新问题发明家呀,那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并板书:枪炮口可铁屋

7、子不会跑呀?学生回答,出示课件,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指名板书:坦克8、想不想看看坦克?课件出示图片及词语,了解各部分装置,指名说说履带的作用。9、看板书,师:矛可以进攻,盾可以自卫,那坦克的优势是什么?(即能又能)10、课件出示句子,齐读(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板书:合二为一11、坦克投入战场产生了什么效果,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导朗读。指名读。播放一段坦克进入战场视频师:画面戛然而止,同学们意犹未尽,第一次冲上战场的坦克究竟怎样自卫?怎样进攻?如何大显神威?需要大家的想象。课件出示,学生想象填空。师:真是进退灵活、攻守自如啊。齐读第五自然段。四、感情升华,领悟道理。1、师:1916年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距离人类使用矛和盾已经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一鸣惊人,此刻,你想对发明家说些什么?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引入单元主题。2、任何一项新发明,都会引发我们人类的思考,点燃我们的智慧。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起读。3、生活中有很多别的例子也能说明这句话,指名说说。五、总结板书设计:25 矛 和 盾 的 集 合 进攻 自卫 合二为一 枪炮口 铁屋子 坦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