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54353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管理贯穿企业融合企业经营活动常遇到这种尴尬状况:从原材料到产成品需要数天甚至数月时间, 而制造时间仅是几分钟、 几个小时;零售商的库存一般在 10 周左右,制造商具有每周的制造能力。这些问题可归结为如何使供应商、制造商、运货商、分销商、零售商到终端用户的各环节协作无误。企业研发新产品的高成本、使用新技术的高风险、新产品的高淘汰率、产品和工序系统的高复杂性以及产品创新性和生产柔性的高要求,推动着供应商与制造商的集成,建立高效机敏的供应链运作机制。制约高效供应链的痼疾传统管理模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获得效益。这种管理模式由于未能形成有效供应链,生产系统响应产品变化的能力差,不能满意多品种小

2、批量的新生产要求,难以适应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的新市场特征。重复投资导致资源分散“纵向一体化” (VerticalIntegration) 的管理模式,使企业从事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由于分属不同的价值领域,在互为供需的基础上,形成积压的闭环供应链结构,不可避免地出现供应链伙伴之间争抢利益的状况。重内部管理导致外部协作不力传统管理模式以生产为中心,注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停留在单体生产管理思想上。传统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一个横向的点到点的集成。这种供应链注意内部联系,敏捷性差、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抗风险能力差,一旦某一环节中断,整个供应链都将受到损害。需求预估精度低导致高库存在传

3、统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连接的供应链中,沿着供应链环节向上游移动,需求的不稳定性增加,预估精确度降低。SCM 实现外部与内部系统集成响应周期长、库存积压风险大,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库存增加。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是引发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根源。上、下游企业生产率的不同,也易在供应链上形成高库存。缺乏集成导致供应链不可视传统管理将供应链中的选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活动分割开来而独立运作。而各企业的供应链系统都各有自己的标准,互不兼容。供应链缺乏透明度,影响着贸易伙伴合作的联盟关系、对流入物流的监控、对订单执行过程的监控、对订货承诺的履行以及对整个渠道库存的管理水平。新型合作

4、取代传统市场全球化发展、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的加大,催生了企业战略联盟关系的建立。这种双赢联盟关系要求以全新的供应链管理机制统合企业间的关系,体现了“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Integration) 的思想,把由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外包,强化资源协调运作和管理水平,强调相互间的信任与合作。供应链合作关系旨在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它转变了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与传统的企业合作关系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分(见右下表) ,其中:物流涉及从供应商流向客户的物理产品流,以及产品返回、服务、再循环和最终处理的反向流;信息流涉及需求预估、订单传送和交货状态报告;资金流涉及信用卡信息、信用

5、期限、支付日期支配、发货和产品名称拥有权支配。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合作。它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多方受益:合作对供应链进步的贡献率为 40% ,合作性计划可使库存削减15% , 合作性预估可使精确性提高15% ,削减开支 20%30% ,节省运输成本3%5%。并实现了:( 1 )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企业内部及外部供应链上游、下游各个合作伙伴的业务活动都将实现此转变。( 2 )从利润管理向赢利性管理转变。只有供应链各方均具有较好的赢利性,企业自身的赢利性才能得到保证。( 3 )从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转变。供应链的中心由生产者向消费者倾斜,顾客管理成为供应链管理重要内容。4)从交易管理

6、向关系管理转变。以协调的供应链关 系为基础进行交易,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5 )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用信息代替库存,大大降低企业持有库存的风险。IT 技术解决之道传统管理手段供应的优化方案可能使局部成本最小,但无力处理企业供应链中的复杂关系,掌握整体运作的综合成本。必需采用大规模优化工具管理企业供应链,打破功能性限制,使企业和合伙人跨越界限优化计划和执行;通过供应链驱动全都的信息和处理流程,把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相互需求和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从以产品 / 物流为核心向以集成 /合作为核心的转化。ERP 实现业务流程及功能模块集成供应链涉及到选购、生产、分销等不同的业务过程。计划

7、:监控供应链,管理全部资源,使之能够有效而低成本地为顾客供应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选购:与供应商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流程,进行监控和改善管理,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制造:支配生产、测试、打包和预备送货所需的活动,是供应链中测量内容最多的部分,包括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配送:调整用户订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退货:问题处理部分。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在客户使用产品出问题时供应支持。SCM 实现外部与内部系统集成SCM 较好地通过管理信息流、产品流和需求流的合理流淌,实现内部

8、与外部的集成,包括SCP(供应链计划)和SCE(供应链执行)两个部分。最有价值(最复杂和最易出错)的是需求计划,它打算着企业需要制造什么样和多少产品。 SCP 软件运用数学运算辅助改进供应链的流转和效率,降低库存,其精确性完全依靠于信息。SCE 软件用于实现供应链各个部分的自动化,使操作简洁明白,如企业为了获得原料,可以从制造工厂发送电子定单给供应商。通常, SCM 的供应链管理功能经由不同的组件组成的系统来实现, 包括高级计划和优化 ( APO ) 、 企业选购 ( BBP ) 、商贸信息数据仓库( BW ) 、后勤执行系统(LES) 、原料管理( MM ) 、产品计划( PP) 、销售和配

9、送( SD ) 。采用专项手段实现特地管理无论 ERP 还是 SCM 都大量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它们是革新供应链的基本手段,包括:( 1 )通过 JIT、 TQM 等先进管理技术,促请供应商进行管理革新、提升设计能力,管理和掌握中间供应商网,保证交货的牢靠性和精确性。( 2 )通过融入代理技术和调频识别技术( RFID ) , 使供应链穿越传统界限并进一步延展,增加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可视性,有效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 ( 3 )借助因特网技术拓展供应链应用,为企业、合伙人和客户供应可见的交易评价数据,供应订购、预报、产品计划等关键指标的即时指示器,使企业把握存货水平和供应速度,强化提高服务质量的能力和削减存货所需资本的能力。( 4 )其他专项管理手段包括选购管理系统( EPS) 、供货商关系管理系统( SRM ) 、仓库管理系统( WMS ) 、运输管理系统( FMS ) 、销售管理系统( SMS ) 、订单管理系统( OMS ) 、需求计划系统( DP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