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52873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安全行为观察学习体会安全行为管理又称behavior based safety,简称bbs。它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企业行为安全管理方法,后迅速在欧美及日本等现代工业化国家兴起。由于其成功为许多知名企业,如杜邦,实现卓越的安全绩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采纳。bbs是以心理学与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采用abc(行为前因行为行为后果)的行为模型,通过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鼓励人的安全行为,减少由于人的行为引起的事故发生和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进而为企业实现事故预防和达成既定安全目标。安全行为管理主要内容有:一、 开展的四个步骤:工作整备、观

2、察、沟通、分析与反馈。二、 观察的七个方面:员工的反应、员工的位置、个人防护装备、工具与设备、程序与标准、人体工效学、现场环境与秩序。三、 沟通的五个要点:表扬、讨论、沟通、启发、感谢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中,有些行为因为细小而被忽略,有些现象因为常见而不被重视,往往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节、小事,却足以导致致命的伤害。有这么一个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有这么一句话“天下大事管控细,天下难事始于易”。还有这么一个理论“蝴蝶效应”, 看似荒谬和极端的理论,却说明事物发展对初始条件具有极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一个不经意、习惯性的动作,

3、造成一起工伤;一次不精细、不规范的操作,致使家破人亡;一份不快的心情、一次侥幸的行为、一个疲惫的身躯等等,都有可能酿成一次事故。我们开展行为安全观察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及时发现那些细小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生产要从防微杜渐开始,“防”在细微之处,“杜”在行动之中。我们应该从注重细节做起,从源头消除偏差,防止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把不安全因素消除于萌芽之中。改变错误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我们作为安全行为观察员之一,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要能够“小题大做”,不能把安全小事看小,也决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小问题。你的一个细小的发现和善意的提醒可能就是斩杀事故这个魔鬼的利剑。每一

4、个现场操作人员,坚持安全无小事,不能有侥幸心理。似乎是小事,一次没出事,两次没出事,这是偶然。长此以往,思想松懈,把违章当成想当然,出事也就成了必然。有些问题,因为“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可能没有意识到,或习以为常,觉得无所谓。当观察员提出时我们要能够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要知道他们不是没事找事,不是故意刁难,他们在帮助大家减少事故,减少伤害,减少痛苦。但是安全行为观察也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安全工作的一个环节和手段,最为关键的还是我们自身,要能够自觉的做好在生产中的每个细节,增强安全意识,在生命的每条血管中都注入安全因子。通过行为安全观察,会发现很多细小的问题,比如:有的把一杯开水放到配电柜上面;

5、有的检查和粉水份或均匀度直接伸手去抓;有的切粉时边切粉边和别人聊天等等;问他们知道自己刚才怎么了?有的员工一脸茫然,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不安全行为,“我一直就是这么干的。”也有些员工马上认识错误,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又忘了”,当然大部份员工能够坚持正规操作。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个别员工还没有真正做到必知必会,没有做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做到刚性执行规章制度、规程措施。消除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人人都要做行为安全观察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协助、改正。而每一个现场操作人员,坚持做好安全无小事,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把生产安全放在第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6、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谐生产。生如夏花之绚烂,在生产生活中,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家人吃一顿团聚的晚餐,让亲人能带着平和的笑容度过每一个匆忙的日子,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安全!不仅仅是自身的幸福,更是对家人和社会的一份责任。2013-4-2日篇二:我的安全心得体会只 有 用 心 才 能 安 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对任何一项工作的工作态度都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安全工作也不例外,所谓的“我要安全”,我的理解就是主动安全,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为什么集团公司党组要把“我要安全”这项活动提高到如此高的地位去宣贯并抓落实?从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大型事故的原因上即可看出来,这些事故之所以发生排除

7、管理因素外,主要的原因仍是人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造成的。所以,我认为要把我要安全这项活动落到实处,以下三个关键环节还要重点把握。1、要真正理解安全是什么,只有理解才会力行。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从人文关怀上讲,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讲安全就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安全不仅牵连到自己,而且还可能危及到他人,自己出事儿,如果有机会,会遗憾终生。但由于自己的失误而造成他人身体的伤害或死亡,说严重点儿,这就是犯罪,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说,对自己、家庭,安全是一种责任;对企业,安全就是效益;对社会,安全是一

8、种义不容辞的义务。2、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hse文化建设和持续的有效的安全意识培养是保证“我要安全”的长效机制。从事故形成的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来分析,尽管有时不安全因素较多,但只要这些因素不同时存在,不同时起作用,那么事故也就不会发生。在事故致因论中,骨牌论强调的是,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链条中,只要消除其中一个,就会杜绝事故的发生;而轨迹交叉论说明的是,只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汇在一起时,才会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两种理论的共同启示是:要防范事故的发生,不一定所有的不安全因素都要消除,关键要消除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抓住关键,切断事故链条中的一环,达到实现有效防

9、范事故的目的,做到事半功倍。所以,要想有效地预防事故,必须对上述两大因素分别加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安全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消除隐患,达到本质上的安全,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则必须通过安全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素质来实现。意识是一种长期不间断的心理现象,除了制度的约束,更多的还需要靠长效的氛围、环境去培养和造就。原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忠在搞好安全工作中强调五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创建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的意识和理念最终体现于行为中。我们回顾一下美国9.11事件,它创造了世界上两个奇迹,一是上万人在楼内办公,灾难发生时只死亡3600多人,

10、且大部分是救援人员;二是仅用了7天时间就恢复了整个金融秩序。这说明美国国民受到了良好的安全意识教育。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其中桑枣镇出了一位英雄的叶校长,由于他们的学校处于地震带上,几年如一日,他坚持让学生和老师进行地震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前,疏散的速度由原来的半个多小时无序疏散缩短到仅有三分钟左右的有序疏散,就是这短短的三分钟,使该校师生在这次地震中无一伤亡。这也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安全意识是要在持续不断的培训中才能锻炼出来。从日常安全意识教育细节上看,美国杜邦公司教育员工铅笔不得笔尖朝上插放,员工下楼必须扶楼梯扶手,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打开的抽屉必须及时关闭等等,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11、构成了杜邦公司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3、扎实的危害辩识能力和hse基本技能是实现“我要安全”的基础。伤亡事故的发生,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伤亡事故的主要措施,而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方法,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我认为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我们的职工能从他工作的环境中动态地把危害因素辩识出来,二是他能够熟练采取消减风险的措施。如在某集团车间的一个角落,因工作原因,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将

12、梯子支上,不用时就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员特地在梯子旁挂了一个警示牌:“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这件事誰也没放在心上。后来外方来了一个参观团,一位专家提议将小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同样是9个字,这一改,效果大不一样。这两个条幅都在讲注意安全,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提醒,后者则是把潜在危险彻底消除。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只有大家群策群力,对自己分管的设备、工作场所如有事故隐患,及时提出建议并提出风险削减的措施,直至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才能真正做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隐患,实现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也

13、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要安全”活动的目的。篇三:我的安全心得体会我要安全心得体会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对任何一项工作的工作态度都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安全工作也不例外,所谓的“我要安全”,我的理解就是主动安全,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为什么集团公司党组要把“我要安全”这项活动提高到如此高的地位去宣贯并抓落实?从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大型事故的原因上即可看出来,这些事故之所以发生排除管理因素外,主要的原因仍是人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造成的。所以,我认为要把我要安全这项活动落到实处,以下三个关键环节还要重点把握。1、要真正理解安全是什么,只有理解才会力行。安全,顾名思义

14、,无危则安,无缺则全。从人文关怀上讲,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讲安全就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安全不仅牵连到自己,而且还可能危及到他人,自己出事儿,如果有机会,会遗憾终生。但由于自己的失误而造成他人身体的伤害或死亡,说严重点儿,这就是犯罪,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说,对自己、家庭,安全是一种责任;对企业,安全就是效益;对社会,安全是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2、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hse文化建设和持续的有效的安全意识培养是保证“我要安全”的长效机制。从事故形成的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来分析,尽管有时不安全因素较多,但只要这些因素不同

15、时存在,不同时起作用,那么事故也就不会发生。在事故致因论中,骨牌论强调的是,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链条中,只要消除其中一个,就会杜绝事故的发生;而轨迹交叉论说明的是, (转载于:不安全行为心得体会)只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汇在一起时,才会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两种理论的共同启示是:要防范事故的发生,不一定所有的不安全因素都要消除,关键要消除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抓住关键,切断事故链条中的一环,达到实现有效防范事故的目的,做到事半功倍。所以,要想有效地预防事故,必须对上述两大因素分别加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安全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消除隐患,达到本质上的安全,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

16、为则必须通过安全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素质来实现。意识是一种长期不间断的心理现象,除了制度的约束,更多的还需要靠长效的氛围、环境去培养和造就。“512”汶川大地震中,其中桑枣镇出了一位英雄的叶校长,由于他们的学校处于地震带上,几年如一日,他坚持让学生和老师进行地震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前,疏散的速度由原来的半个多小时无序疏散缩短到仅有三分钟左右的有序疏散,就是这短短的三分钟,使该校师生在这次地震中无一伤亡。这也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安全意识是要在持续不断的培训中才能锻炼出来。从日常安全意识教育细节上看,美国杜邦公司教育员工铅笔不得笔尖朝上插放,员工下楼必须扶楼梯扶手,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打开的抽屉必须及时关闭等等,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杜邦公司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3、扎实的危害辩识能力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