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52346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内河港口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以江苏太仓港为例 摘要港口的良好运转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明显地推动作用,不仅能促进当地的经济腾飞,还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迅速的发展,各行业的竞争迅速进入白热化,航运业也不例外。其具体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也发展飞速,河运极其港口也是航运体系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拥有相比于海港更多的泊位和更便利的航道,同时,内河港口参差不齐的航道水深以及同质竞争等也困扰着自身的发展,如何扬长避短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在未来获得长远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江海联运是一种由同一艘船只完成涉及江河和海洋两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方式。它1920年,发源于欧洲。通过近百年

2、的发展,其凭着由江入海、由海入江进行不换装“二次中转”的运输效率优势在国内各主要内河流域蓬勃发展,主要内河港口纷纷提出着力发展江海联运的战略。作为长江流域的一颗“江海明珠”,太仓港地处长江下游,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航道水深达到12.5米,可通航五万吨级的货轮。作为上海港的腹地内河港口,太仓港承接上海由长江航道进入内地以及内地出口海外的货物,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江海联运。本文在分析国内主要内河流域港口的基础上,阐述了太仓港的优势和现状,探讨了太仓港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指出了在发展中,太仓港存在的显著问题以及相关的对应策略。关键词:内河港口,江海联运,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

3、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Jianghai Combined Transport in Inland Ports: focus on Taicang Port of JiangsuAbstractThe good operation of the port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bviously, not only promote the local economic take-off, but also improve the citys competitiveness and popularity. Sin

4、ce entering new century,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hipping market competition intensifying,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land ports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have more berths and more convenient than sea port channel, at the

5、 same time, the inland river channel depth of the port is uneven and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also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itself, such as how to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make good use of its advantages to obtain long-term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Sinc

6、e the 1920s, the jianghai joint movement has appeared between the closed waters of Europe and the inland waters. After nearly a century of slow development, it with the river to the sea, the sea into the river to not change quadratic transit transport efficiency advantage in booming domestic major i

7、nland river basin, the main are put forward on development of inland port jianghai transport strategy. As a pearl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aicang port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t is the estuary of the golden waterway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waterway is 12.5 meters

8、deep and can be navigable for a cargo ship of 50, 000 tons. As the hinterland river port of Shanghai port, taicang port takes Shanghai from the Yangtze river channel to the inland and the mainland to export goods overseas, and has the advantaged condition to develop jianghai combined transport. Base

9、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inland river basin ports i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aicang port, 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jianghai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in taicang por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t

10、rate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cang port.Key Words: River port, Jianghai Transport, Feasibility Analysis 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研究方法11.4 研究内容2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32.1 内河运输的涵义32.2 江海联运的界定32.3 港口的基本概述32.3.1 港口的定义32.3.2 港口的分类42.3.3 港口的组成4第3章 内河港口的现状53.1 国内水运系统的基本情况5第4章 江苏太仓港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64.1 太仓港的基本概况6

11、4.1.1 码头及配套设施64.1.2 集疏运体系64.1.3 航线航班74.1.4 港口生产74.1.5 口岸服务74.2 太仓港发展江海联运的必要性84.2.1 长江流域货运需求巨大84.2.2 构筑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84.3 太仓港发展江海联运的可行性分析84.3.1 区位优势84.3.2 稳定的水运货源94.3.3 政策扶持9第5章 江苏太仓港发展江海联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05.1 关于太仓港发展江海联运的问题分析105.1.1 航道基础设施落后,等级普遍较低,通过能力严重不足105.1.2 高效的现代化水路运输网络尚未形成105.1.4 内河航运同其他运

12、输方式存在激烈竞争105.2 关于太仓港发展江海联运的对策分析105.2.1 完善协调机制,推进合作与分工105.2.2 从政策和技术上支持江海联运的发展115.2.3 推进内支线经营联盟化115.2.4 强化行业管理11结论12参考文献13谢辞149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及飞速发展,在进出口方面的众多基地被不断的建设在长江水域沿岸,这就极大的推进长江沿岸的港口,尤其是集装箱港口建设及业务的发展。据统计,近年来港口业在长江流域的部分城市,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和GDP增长的支撑产业,并迅速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长江沿岸的多数城市都达成的共识是,以优越的地

13、理位置长江水道,围绕港口为中心,进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1。各沿江城市都制定了港口、城市、经济紧密结合的城市和产业规划。随着,沿江各港口城市经济迅速稳定的增长,其集装箱业务也不断猛增。新的“二次中转”模式的出现,又必然会给中转港口的的集装箱业务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因此,在各个沿江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想成为将来成为某航段的物流中心或者是整个长江航运的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二次中转”这次机会,首先在港口及其配套附属设施的基础建设方面提前全面规划;其次,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在港口建设方面的动态;第三,积极主动的争取一些政策上的帮扶或倾斜。所以,可以说是否把握和应用好“二次中转”及其带动的各行业的

14、巨大机遇,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沿江各港口将来的战略位置和是否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能否成活下来的关键2。尽管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的实际运营,国内“江海联运”的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摸索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措施。因此,必须先对江海联运的优势进行充分的总结,其具体归结下来有如下几点:1、可以极大降低运输费用和损耗率,在经济上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2、可以帮助港口建设,从而带动更多行业发展和资源整合;3、就具体的货物运输的操作方面,可以大大减少运输的方式,水运中的驳船次数;4、在时间和人力方面,可以省去因货物重复装卸的产生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由此可知,江海联运势必是以后水路运输的核心,也是航运业发

15、展的必然趋势。1.2 研究意义水运较其他运输方式而言,有无需言语的显著优势。首先,在运输能力方面,就针对长江水域的主干线的年运输量是同等距离铁路运输力的4-6倍。且仅是3000-400t的支线集装箱船只的年运输量就可以达到250TEU,这个量相当于125辆大型的卡车的年运输量。可见,就太仓港而言如将相当部分量的汽车陆运以水运来完成,既可以大幅缩减运输费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突破陆运集输直接制约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的瓶颈3。其次,江海联运大幅降低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中转次数,节省运输时间(例如从武汉运往太仓港最快仅需要两天时间);第三,大幅降低报关的繁杂手续和时间,江海联运在起运港即可将所有的手续完成,这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人力;第四,综合运输成本低仅仅是同等运输距离,公里的66.6%,铁路的75%;第五,生态环境污染指数是所用运输业中最低的,也是对生态环境最有效保护的运输方式。具体在污染指数方面的数据是:公路=0.87,铁路=0.7,航运=0.01。综上所述,江海联运在效率、成本、生态效应方面都有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未来必将有更多的集装箱运输将转向航运4。1.3 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法这是一种基于客观事实研究事物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从而得到针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结论,并且结论是可以用事实或经验进行的论证的一种方法。(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