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2330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艾青诗选中考练习题含答案精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艾青诗选精选练习含答案【备考2019 一、填空题。,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_,原名_, 1.艾青 (1910-1996)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发表于1933 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位。他的诗作火把_。他的长诗向太阳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和2. 20世纪30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 ”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_”和“_此被称为“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17 2 月 艾青于 1910 年阴历 3. _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

2、付给乳母 我们的年 /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 无数的 4.要滚上怎 / 就像异邦人 / 不知明天的车轮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 / 中国的路样的路程?而且 _ 歌颂了毛主席。艾青的_ 5.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6. 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_。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 二、选择题。) 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1. ( B.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A. 光的赞歌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1

3、978 2. 9 / 1 . 项是( ) A.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

4、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在盆景中,塑造了盆景痛苦的形象,为的是塑造那个畸形年代所造成的痛苦形象,当然,这是艺术的再现。诗人是通过对盆景的间接描绘来实现的。( ) 2.光的赞歌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中国。( ) 3.梦抒发了“钢丝床上有痛苦,稻草堆上有欢晤”的真情实感,表示作者对物质富有然而精神贫困的生活的依恋与追求。( ) 4.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由中国人所熟悉的蟋蟀相斗揭开了这首诗的序幕。这一形象的选择,不仅立刻

5、使人感到在大斗技场中奴隶们相斗的情景,而且这一形象所产生的感应笼罩着全篇,悲惨的严峻的气氛,都由这一形象所奠定的基调而产生了。( ) 四、综合性学习: 9 / 2 .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补充两个。 搜集喜欢的诗歌 整理搜集的诗歌 。 (2)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诗歌(长的诗可以只 推荐理由 ) 填诗歌题目和作者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像刀砍过一但

6、它依然站在那含着微笑,看着海 五、阅读题。 (一)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9 / 3 .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_ 诗人的任务是:_ 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两节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_,“东方”“海上

7、”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_而来的情状。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_9 / 4 . _ (二)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 “我

8、”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2. 第节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树,回答问题。 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9 / 5 .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下列关于上面的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树”象征着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于敌人的威逼利诱,顽强抗争,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革命者们。他们正如诗中的“树”虽“彼此孤离地兀立着”,但 “ 在看不见的深处 /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B. 这首诗热情赞美了革命者的刚正不屈,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心系祖国的革命精神,鼓

9、舞着人们肩负起解救国家的重任。 C. 写法上,这首诗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这更体现了革命者们在敌人的威胁下不出卖同伴,他们的心紧密相连。 D. 本诗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革命者的神态与行为,如“兀立”“伸长”“纠缠”等词语。 (四)阅读煤的对话,回答问题。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1. 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 2. 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9 / 6 . (五)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

10、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回答: 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4.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一下本诗的特点。 5. 全诗采用了_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诗歌形象_、_,洋溢着一种_情绪。 艾青诗选习题精选答案: 一、填空题。 1.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 2.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3.大堰河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5.毛泽东 9 / 7 . 6.鱼化石 二、选择题。 答案:1.D 2.C 3.A (

11、解析:A.应该是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2. 3. 4. 四、综合性学习: 举行诗歌朗诵会 开展诗歌知识竞赛 答案:(1)全诗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2(内涵。诗歌形象明朗纯净,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情绪。 五、阅读题。 (一)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1.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告诉他们 /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2.时间,方位地点,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 3.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

12、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 (二)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答案:1.不矛盾。在诗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而在大堰河那,“我”却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大堰河也将“我”当作亲生的,她做着吃乳儿婚酒的梦,这也表现出“我”9 / 8 . 对大堰河如对母亲般的爱。 2. 写了雪、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意象,这些意象让人感觉很悲伤,也透露出“我”对于大堰河的愧疚。 (三)阅读树,回答问题。 答案:C (四)阅读煤的对话,回答问题。 答案:1.煤具有深藏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的特点,这和被压迫民族有着某些相似点,因此以煤作为这首诗歌的意象十分妥帖。 2.“强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的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五)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答案:1.“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招标文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