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51182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种子发芽了【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种植、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 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 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

2、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 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已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 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3 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8.1 描述植

3、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8.2 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 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 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 12.1 “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

4、了解学生前概念。然后通过观察 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 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完成活动一“种植植物”。最后,设计活动二“找 到弄混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利用种子的特征,把不同的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联系起来的简单方法。第二课时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种植的西红柿生长情况的观察,思考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再分 别对每一种影响因素提出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 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

5、物中,学生学习了观察植 物不同的方法;通过二年级下册栽小葱,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是并没有观察 过小葱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过程。在这一课的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 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种子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 学生种植植物的愿望。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不同。2.知道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方法。3.认识种子发芽的条件,能够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西红柿和黄瓜。3.能够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乐于长期观察记录。4.设计“种子的

6、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 学探究过程,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科学态度1.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体验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的乐趣。2.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而空气可以使种子发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种子 发芽的效率,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点】1.熟悉观察方法,明确记录单观察内容。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设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

7、验,初步形成对比实验的探究思维。【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发芽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各一盆、各种各样的种子(西红柿、黄瓜、玉 米、带壳葵花籽、枣、南瓜、蚕豆、苹果、松子等)。学生固体胶、彩笔、活动单、每组土壤、水若干、塑料瓶 1 个、花盆 2 只。【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新朋友1.师:今天有两位新朋友跟咱们一起上课。不过它们想和同学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 一些与它们有关的线索,同学们依次阅读线索,猜一猜它们到底是谁?如果你们猜出来了,按照 要求填写活动单。2.师:你猜到你们组的小伙伴了吗?能不能向其他同学介绍你的小伙伴的样子?投影仪展示学生活动单,学生回答。生:我们组

8、的小伙伴是黄瓜种子,它的个头大一点也长一点,是黄色的,表面比较光滑; 生:黄瓜种子的壳很硬;生:我们组的小伙伴是西红柿种子,它的个头很小,扁扁的,是褐色的,上面有一些细细的 绒毛;设计意图认识新朋友的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认识新朋友的欲望。通过介绍新 朋友,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好引导者。活跃了气氛,奠定 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3.师:没错,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就是我们这节课的新朋友。西红柿和黄瓜是生活中常见的植 物,它们维生素含量高,味道甜美,还可以美容养颜。我们的新朋友要长大成熟,必须经过发芽、 长叶、开花、结果这几个过程,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它们发芽的过程

9、。(板书:种子发芽了)2二、一起种植物1.种子的发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通过一个视频观察一下。观看视频种子发芽了2.师:你们愿意也来试一试,让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发芽吗?(愿意)你们打算怎么种植西红 柿或者黄瓜种子?生:准备 2 个花盆,把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埋入土壤;生:每天按时浇水、晒太阳,放在温暖的地方。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3.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为了把种子种的更好, 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观看视频种植西红柿和黄瓜)4.师:老师是怎么种的?谁愿意来说一说

10、?生描述实验步骤:(1)把土壤放进花盆里,填满到距离花盆边缘 1 根手指的地方;(2)在土 壤上面放上两粒种子,两粒种子中间隔一点距离;(3)在上面盖上一层薄薄的土,看不见种子即 可;(4)用塑料瓶浇水,等花盆底部有水流出即停止浇水。师:种的过程中,老师还有一些温馨提示送给大家,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生阅读四人为一个小组;分工明确,一人扶着花盆,一人放土壤,一人放种子,一人浇水;浇水时动作要轻,避免将种子冲出土壤;记得把试验台收拾干净,恢复原样。5.师:是的,请同学们拿出材料盘,我们用 5 分钟时间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给你们组的 小伙伴一个温馨的家。活动一:种植西红柿和黄瓜(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

11、指导)师:种子种好了,我们接下来把它放到哪里呢?生:窗台上生:有阳光的地方。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动手种植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潜能得 到充分发掘,兴趣得到培养,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三、我是记录员1.师:把花盆放在教室的窗台上,那里有阳光照射,比较温暖。现在还是冬天,种子需水量 少,每隔三天浇点水,大概一至两个星期后,种子就会发芽,来看看老师两个星期前种植的西红 柿、黄瓜种子,看看它们长成什么样子。展示图片(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发芽-长叶)。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生:叶子的颜色和大小变了;生:植物长高了;生:叶子数量变多了。2.师:同学们很细心,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更

12、好了。老师教大家一些记录方法。植物的 高度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量出?(尺子)用尺子量出之后,我们可以用涂格子的方式把它记下来, 一厘米涂一个格子,不到 1 厘米涂半个格子。叶子的数量我们也可以涂一涂,长出几片叶子,就 用绿色彩笔把几片叶子涂成绿色。植物的形状可以用笔画出来。当然,我们还可以描出一片叶子, 记录它的大小和形状,如果叶子多的话,也可以摘下一片叶子,夹在书里做成书签保存。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教的记录方法观察老师带来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 3 分钟时间,看哪一组做的好看又准确。请同学们阅读活动单,按要求完成。活动二:观察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学生查找资料、成果展示。3设计意图鼓

13、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用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式进行学 习,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观察能力。四、拓展活动1.师:刚才一起学习了这么多的观察方法,同学们,你们能为你们组的小伙伴写一份这样的 观察日记吗?如果你有不一样的发现,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观察的过程中,也可 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同学们可以向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求助,也可以去图书馆或者网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小组记录种植观察日记。)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并记录植物种子发芽过程,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确保 学生对照料、观察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2.每位同学收集植物的种子 2、3 种,下节课带到课堂。

14、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一周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学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2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 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生:猜测,花生。师:你真聪明!找一找,花生的种子在哪里?生:捏开,花生米是种子。师:你们说的很对。2.师:这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你认识

15、它们吗?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师: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学生交流汇报:(蚕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子就是蚕豆种子;苹果,吃掉苹果,里面的黑色的籽儿就是苹果 种子;红松:松塔里面的松子就是红松的种子;冬瓜:去掉冬瓜瓤,里面的就是冬瓜的种子;红 枣:吃掉枣,里面的枣核就是种子。)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一般我们把籽儿、核儿、仁儿、豆儿等叫它的种子。3.师: 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种子的特点呢?生:大小、颜色、软硬、表面.师:从这些方面观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种子都具备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小黑点;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 色、表面平整;红松: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红枣种子: 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4.师:(出示玉米)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特点,接下来请找一找,玉米的种子在哪里? 生:猜测玉米粒是种子。师:玉米豆可不是玉米的种子哟!它是玉米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