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50629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比数列求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比数列求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等比数列求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求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比数列求和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甘天威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学科: 数学2.课时: 2个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书本内容(2)收集等比数列求和相关实际问题。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了解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感受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体会错位相减法的应用3 能准确地解决等比说列求和有关的实际问题。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2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热情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三: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简单应用,掌

2、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培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方法: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

3、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四:教学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 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

4、,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 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一般的这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的问题,那么一个等比数列 类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表示,等比数列前n项和能否用来表示呢?此时要引导学生发现需要构造一个新的等式包含,并且与第一个等式有许多相同的项,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并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

5、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3.公式运用,加深认识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

6、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4.例题讲解,形成技能设计意图: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该题有意培养学生对含有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联系实际5.总结归纳,加深理解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6.故事结束,首尾呼应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米、厚8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 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7.课后作业,分层练习必做: P129练习1、2、3、4选作:2)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前n项的和,那么成等比数列吗?设kN*那么成等比数列吗?设计意图:作业分为两种形式,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阅读作业中的问题思考是后续课堂的铺垫,而弹性作业不作统一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研究。同时,它也是新课标里研究性学习的一部分。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