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501401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经济改革限时规范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青岛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比例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3年4.5%47.2%48.3%19631967年3.3%43.5%53.2%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对峙格局促使产业结构变化解析:选B。表格体现的是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并不能体现出经济增长的快慢,故排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

2、产业所占比重上升,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的,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对外贸易问题,故排除C项;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革命而非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2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已到退休年龄的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解析:选B。发放“离农终身补贴”不是保障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和“鼓励已到退休年龄的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推

3、知这有利于增加人均土地面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故B项正确;题干未反映城乡一体化,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才出现“滞胀”,与题干时间相左,故D项错误。3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要求国有企业制定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同时,为公民提供的许多公共福利也要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1974年英国公营(国营)企业的亏损额达12亿英镑,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因此,我们对英国国营企业亏损的合理解释是()A机制僵化,效率低下B政府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干预C“冷战”背景下抹黑“国营”企业D石油危机、美元崩溃冲击英国经济解析:选B。材料英国国营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制订低于

4、边际成本的价格”“为公民提供的许多公共福利”带来的负担,与机制僵化、效率低下无关,故A项错误;英国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要求作出上述决定,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导致国营企业亏损,故B项正确;英国国营企业亏损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冷战”背景下的抹黑,故C项错误;D项只是导致英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原因,英国国营企业亏损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结果,错误。4(2018东北三校联考)1960年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 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有所下

5、降。这一措施旨在()A清除社会中的贫富差距B实践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促进经济繁荣争霸全球D应对经济“滞胀”的问题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的结果,故C项正确;贫富差距不可能被消除,只能一定程度上减小,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国家干预政策的表现,B项不是目的,错误;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5里根提出:“科学技术是美国竞争力的基础。”1983年里根专门成立了工业竞争能力总统委员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信息革命过程中,美国捷足先登,成了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火车头。据此可知()A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B该政府政策推动了美国技术创新C该政府政策加剧了企业恶

6、性竞争D该政府政策使传统产业纷纷倒闭解析:选B。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故A项错误;1983年里根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了美国技术创新,故B项正确;美国里根政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会加剧企业的恶性竞争,故C项错误;里根政府的政策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故D项错误。6(2018河南郑州二模)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20世纪8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韩国5.656.447.439.6新加坡1.611.571

7、.312.046.6中国香港6.015.795.935.986.9中国台湾6.306.65.87.67.9由上表可以得出,此时期“亚洲四小龙”()A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经济高速发展缩小了贫富差距C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比较窄D政府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解析:选A。本题考查20世纪后半期亚洲经济的发展。根据表格得出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较高,但是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增幅较慢,民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并未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显著提高,故A项正确;B、C、D三项结论均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7(2018云南师大附中检测)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里根总统上台后,要求

8、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社会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里根政府()A放弃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B减少货币流通量应对通胀C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D国企私有化减轻财政负担解析:选C。本题考查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里根政府的做法是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放弃干预,A项不符合史实;而C项符合史实也符合题意,故选C项;题干中没有提到B、D两项,故排除。8(2018山东滨州模拟)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下表反映出()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07.0%38.0%55.0%19802.5%33.4%64.1%

9、20061.0%20.0%79.0%A.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B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D新科技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解析:选D。材料图表反映的是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不是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美国自身经济发展,不能体现出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可知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占的比例增大并占主导地位,说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9(2018湖南衡阳联考题)有人称,在二战后赫鲁晓夫“已经是政治局农业方面的专家在农耕方面,就知识储备和对业务的熟悉而言,他几乎算得上是一

10、位优秀的农业家”。此言论说明赫鲁晓夫()A对农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B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最大C被寄望于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D农业改革方案获得基本认同解析:选C。材料主要涉及对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知识的评价,但并没有涉及其实际效果,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赫鲁晓夫改革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最大的结论,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农业方面的专家”和“优秀的农业家”看出此言论对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才能给予高度评价,表明言论持有者希望赫鲁晓夫能够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故C项正确;此言论仅仅说明赫鲁晓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并不能说明改革方案被基本认同,故D项错误。10(2018湖北八校联考)自19

11、58年1月起,苏联政府取消了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而代之以支付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同年粮食大丰收后,苏联政府又要求农民把牲畜卖给农庄,重新走上限制个人副业的老路。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农业政策缺乏长期性、稳定性B农庄建设促进了工业化发展C没有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物质利益原则贯穿改革始终解析:选A。题干材料信息充分体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关政策朝令夕改,所以A项正确。由题干材料信息“1958年”可知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题干材料中苏联政府的措施说明赫鲁晓夫改革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所以C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1(2018湖南永州调研)20世

12、纪50年代,赫鲁晓夫提出,把工人和职员的实际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特别要提高工资低的那部分工人的工资。这表明赫鲁晓夫()A注重提高民众的消费水平B借助市场发展经济C倡导放缓工业发展的速度D主张变革集权体制解析:选A。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赫鲁晓夫提高工人和农民的工资,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消费能力,提高生活水平,所以A项正确。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所以B项错误。C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所以C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2(2018河南名校联盟考题)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勃列日涅夫执政

13、时期代之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1967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口号都()A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创新性的特征B与美苏争霸中苏联居于优势密切相关C是“加速发展战略”在改革中的运用D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片面认识解析:选D。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在此之前已经提出,因此不具有开创性,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美苏争霸苏联处于守势,故B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口号说明当时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认识不充分,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山东

14、德州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撒切尔夫人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国家在石油等领域的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政府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率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因此发动了362天的罢工。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

1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材料二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 123种减至50种。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92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各自的历史背景。(17分)解析: (1)根据材料一“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缩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