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499447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题目(周雪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1、“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为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E难经2、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燥E气滞3、阴虚的兼并证,下列哪证最少见A阴虚阳亢证B阴虚内燥证 C阴津亏虚证D阴虚里寒证E阴虚内热证4、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A脉数而沉 B面红目赤 C咽干口渴 D身灼肢厥 E小便短黄5、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真实假虚的病因病机A湿热内蕴B气化无力 C瘀血阻滞 D痰食停滞 E热结肠胃6、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A便溏臭秽 B口干口苦 C面白尿清 D舌苔黄腻E脉数7、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

2、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淡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面白肢冷,热证面赤肢温8、证候真假的所谓“真”,最主要是指A病人真实的临床表现 B临床上常见的证候C与病理本质相符的症 D本病或者久病之症 E证型的辨证依据9、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关键的因素是A邪气的性质 B邪气的进退 C邪正的对比 D阳气的盛衰 E正气的强弱10、下述哪项不属辨病因病性的内容:A病因辨证 B气血辨证 C寒热虚实辨证 D六经辨证 E津液辨证11、导致内风证的常见原因,不包括哪项:A热盛 B阳亢 C血瘀 D血虚 E阴虚12、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A脉虚

3、无力 B畏寒肢冷 C少气懒言 D神疲乏力 E舌质淡嫩13、引起血虚的原因,错误的是:A气机不调,升降失常 B瘀因内阻,新血不生 C劳神太过,暗耗阴血D脾失健运,生血乏源 E大病久病,耗伤气血14、气滞证的疼痛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A按之一般有形 B部位多不固定 C随情绪而增减D症状时轻时重 E嗳气后腹胀症状减轻15、瘀、石、虫、痰等阻塞所致之“气闭”,最突出的表现是:A肢厥脉弦 B胀闷不舒 C绞痛阵作 D患处胀痛 E神识不清16、津液亏虚证与燥淫证的区别是:A前者称津亏,后者称液耗 B前者属内燥,后者属外燥C前者属阴虚,后者属血虚 D前者伤津轻,后者伤津重E前者病势急,后者病势缓17、临床上常

4、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何项关系密切:A肺脾肾 B肺胃肾 C肺心肝 D心肾肺 E肝肺胃18、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有无神疲乏力D寒象是否明显 E舌质是否淡嫩19、下述哪项不是引起气滞证的常见原因:A情志不舒 B外风侵袭 C病邪阻滞 D气血亏虚 E阳虚寒凝20、下述哪项不是血瘀的色脉改变:A皮肤有紫色斑块 B腹壁青筋暴露 C出血紫暗夹块D舌淡苔腻或滑 E脉细涩、弦涩21、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A饮停部位 B饮邪性质 C饮邪多少 D饮停先后 E饮停的原因22、下列哪项不是津液亏虚证的表现:A小便短少而黄 B大便干燥难解 C渴欲漱水不欲咽 D

5、皮肤干燥枯瘪 E舌红苔少不润23、心阳虚证不应有下列何症:A头晕目眩 B自汗神疲 C面赤口渴 D形寒肢冷 E心悸怔忡24、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是:A失眠 B面白 C健忘 D心悸 E心烦25、心悸与下列哪项同见,对诊断心阴虚证最有意义:A失眠 B舌红少苔 C健忘 D头晕 E多梦26、下列何证一般不会出现失眠:A心阳虚证 B心肾不交证 C肝阳上亢证 D心阴虚证E脾气亏虚证27、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应诊为:A肺气亏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肺阴虚证 D心肺气虚证 E肺肾阴虚证28、恶风发热,口干咽燥,咳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应诊为:A燥邪犯肺证 B肺热炽盛证 C

6、肺阴虚证 D风热犯肺证 E痰热壅肺证29、突起水肿而以头面眼睑先肿者,最宜诊断为:A脾肾阳虚证 B风湿犯表证 C肾虚水泛证 D风水相搏证 E肾阳虚证30、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证的共同见症是:A畏寒肢冷,肢体浮肿 B食少便溏,少气乏力C便血衄血,月经量多 D腹部疼痛,喜温喜按E腹部坠胀,饭后尤甚31、鉴别脾气虚证与胃气虚证最有意义的是:A是否面色萎黄 B有无气少懒言 C有无神疲肢倦D是否大便稀溏E有无自汗32、两目干涩,视物不清,面部烘热,脉弦细数,宜诊断为:A肝血虚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火上炎证 D肝阴虚证 E肾阴虚证33、对诊断肝阳化风证最有意义的是:A高热烦渴 B语言謇涩 C

7、喉中痰鸣 D眩晕欲仆 E头晕头痛34、遗精早泄,面白神疲,腰酸耳鸣,舌淡脉弱。宜诊断为:A肾气不固证 B肾阴虚证 C心肾不交证 D肾阳虚证 E肾虚水泛证35、胃脘冷痛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舌淡胖嫩,诊为:A脾阳虚证 B胃阳虚证 C寒湿中阻 D肝郁脾虚E肝胃不和36、“六经辨证”是哪位医家创立的:A华佗 B成无己 C王叔和 D张仲景 E张元素37、下列哪项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A风邪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B风寒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 C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D寒邪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 E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38、“胃家实”中的“胃家”,其病位是指:A胃 B脾与胃 C胃

8、与大肠 D大肠 E脾胃与大肠39、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A发热的高低 B有无神志变化 C有无燥屎内结 D腹满的轻重 E汗出的多少40、下列哪项是营分证的病机特点:A热在心肝,伤阴动血 B热在营阴,阴液耗伤C热灼营阴,耗血动风 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E热在心营,伤阴动风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项不属八纲:A阴阳 B标本 C邪正 D寒热 E表里2、表证的典型证候有:A恶寒发热 B脉象多浮 C鼻塞喷嚏 D恶心呕吐 E头身疼痛3、实证的本质一般有:A邪气盛实 B正气未虚 C正气偏虚 D病势较剧 E实邪停聚4、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是A是否外邪侵袭 B是否恶寒发热 C是否咳嗽 D是否身痛

9、 E是否脉浮5、表证的特点包括下述哪项A感受外邪所致B起病一般较急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E外感病初期6、关于里证的特点,正确的是A病情一般较重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 D病程一般较长E外感病中后期7、形成寒证的原因包括下列哪项A阳气亏虚 B阴液不足 C阴寒内盛D阴邪致病E过服寒凉药物8、下列哪些证候转化临床少见:A寒证转化为热证 B热证转化为寒证 C虚证转化为实证D表证转化为里证 E里证转化为表证9、下列哪些是对“里邪出表”的不正确认识:A里邪向外透达 B提示里证变表 C病邪扩散漫延D邪有外出之路 E有利病情向愈10、八纲之间的关系有:A证候相兼 B证候错杂 C证候真假 D证候

10、夹杂 E证候转化11、下列哪些是为寒证转化为热证的常见原因:A寒证而过用温燥之品 B阳虚之体而感受热邪C寒湿郁久而阳气不衰 D外感寒邪而阳亢旺盛 E寒邪伤阴而阴虚内热12、实寒证常见的脉象有:A脉沉迟有力 B脉紧 C脉滑 D脉沉细无力 E脉伏13、下述哪些病理变化可由实寒导致:A阳虚 B亡阳 C气滞 D血瘀 E血虚14、气闭与气脱的区别点为:A前者势急,后者势缓 B前者脉实,后者脉微 C前者属实,后者属虚D前者昏迷,后者无有 E前者病轻,后者病重15、导致水停的常见原因有:A阳气不运 B情志所伤 C瘀血阻滞 D外感风邪 E火热内扰16、血虚证可见:A自汗 B面色淡白无华 C气短纳少 D头晕目眩

11、 E脉细无力17、气虚证可见:A气短声低 B头晕目眩 C自汗 D舌淡脉弱 E动则诸症加重。18、脾病常见症状:A腹胀腹痛 B食少便溏 C慢性出血 D恶心呕吐 E肢体浮肿19、肝病的常见症状:A烦躁易怒 B胸胁、少腹胀痛 C巅顶痛 D月经不调 E口干口苦20、肾病常见症状:A腰膝酸软 B耳鸣耳聋 C阳痿遗精 D小便赤涩疼痛 E呼吸喘促21、心脉痹阻证常见原因:A瘀血 B痰浊 C阴寒 D气滞 E气虚22、肺热炽盛证的临床可见:A咯痰黄稠而量多 B气喘息粗 C发热口渴 D舌红苔黄腻 E咽喉红肿疼痛23、下列哪项是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的鉴别点:A痰量的多少 B有无五心烦热 C舌色的红淡D有无口干咽燥

12、E有无盗汗24、下列哪项是肝阳上亢证与肝火上炎证的共见症:A失眠多梦 B急燥易怒 C胁肋灼痛 D面红目赤E头目胀痛25、心脾气血虚证与心肝血虚证均可见:A心悸心慌,B多梦健忘C食少便溏D视物模糊E肢体麻木26、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肺肾气虚均见:A咳喘无力B心悸怔忡C气短懒言D咯痰清稀 E腰酸耳鸣27、肺肾阴虚证可见:A咳嗽痰少 B腰膝酸软 C骨蒸潮热 D金实不鸣 E舌红少苔28、肝胃不和证和肝郁脾虚证均可见:A胸胁胀满疼痛B嗳气呃逆C情志抑郁或烦躁 D腹胀便溏 E肠鸣矢气29、心肾不交、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三证均可见:A头目眩晕 B腰膝酸软C耳鸣耳聋D潮热盗汗E心烦失眠 30、脾肾阳虚证与心肾阳虚证均可见:A畏冷肢凉B舌淡胖嫩C胸闷气喘D尿少浮肿E腰膝酸冷31、下列哪项是胃阴虚证的表现:A大便秘结 B嗳腐吞酸 C舌红少津 D饥不欲食E恶心干呕32、肾精不足证的临床可见:A生长发育迟缓 B性欲减退 C成人早衰 D耳鸣耳聋 E畏寒肢冷33、心脉痹阻证临床可见:A心悸怔忡 B心胸憋闷疼痛 C疼痛持续不解 D或刺痛或胀痛 E发病与情志变化有关 34、肺气虚证的辨证要点:A有久病咳喘等病史 B咳嗽无力 C气短而喘 D自汗 E气虚症状35、寒湿困脾证的辨证要点:A纳呆B腹胀C便溏D身重E苔黄腻36、肝风内动证根据病因病性、临床表现的不同,常可分为A肝阳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