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48888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7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设计意图】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有意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如何使纸船不被打湿”的实验,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乐趣。【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2、初步了解蜡(油画棒)不吸水的特性。【活动准备】材料准备:五大盆水、油画棒每组一盒、毛巾、纸制作的纸船若干。经验准备

2、: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激发幼儿已有经验小朋友们,纸船可以在哪里玩?玩久了纸船会怎么样?二、教师出示纸船设疑,引发幼儿思考1、教师出示纸船:“老师这里有两艘纸船,我们看看,哪一艘湿得比较快。2、教师引导观察纸船使用的纸不一样,幼儿大胆猜想结果。三、师幼共同实验,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1.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提问:为什么涂了油画棒的纸船没打湿,没涂油画棒的纸船打湿了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将水滴在涂了油画棒和没有涂油画棒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油画棒的纸吸水快,涂油画棒的纸吸水慢。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油画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画棒涂在船上

3、,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四、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2、小朋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五、自由在水中玩蜡船,活动结束活动延伸: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保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二)活动目标:1.通过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尝试按玩具的软硬分类。2.乐意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大胆表达和表现。活动准备:1.玩具球两个,一软一硬;百宝箱一个。2.“玩具王国”场景;各种软软的、硬硬的玩具若干。3.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

4、”。活动过程:1.比一比,初步感知软和硬。教师出示两个小球,比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用手触摸后发现一个是软的,另一个是硬的)2.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出示百宝箱,猜猜里面是什么,用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软软的和硬硬的)3.玩一玩,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软硬属性。教师带领幼儿爬过软软的草地,走过硬硬的小桥去玩具王国玩,幼儿通过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把玩各种玩具并进一步认识玩具的特质(有软软的、硬硬的玩具)。_分一分,给玩具归归类。出示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幼儿尝试对软硬玩具进行分类。边放边说:软软的(硬硬)放在了软软(硬硬)的玩具家里。5.找一找,巩固软软的和硬硬的。出示糖果盒,请幼

5、儿每人挑选两颗糖果,一颗软软的,一颗硬硬的,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三)【活动目标】1.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实践,积极探索。2.了解在不同物体遮挡下,声音的大小是会变化的。【重难点分析】重点:声音是有大小变化的。难点:了解噪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活动准备】鞭炮声、优美的音乐、纸、毛巾、坐垫、布、塑料袋、书包、纸箱、被子。【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鞭炮声,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二)展开1.感受噪音。(鞭炮声逐渐放大)提问:(1)声音大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不大不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2)“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让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

6、小结:“各种嘈杂、刺耳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噪音”。噪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我们的身体、情绪等,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噪音,我们要消灭噪音。2.实验活动。提问:“录音机的按钮坏了,如何把它的声音变小呢?”(请幼儿凭经验讲述)(1)请幼儿用老师准备的物品想办法将声音变小。(可以引导幼儿将录音机盖起来)。(2)请幼儿分别用每一种物品都实验一下,然后讲一讲录音机被哪种物品遮盖后声音最小。小结:“各种物品都有隔音的作用,它们能让声音变轻、变小。由于物品的厚薄不同,隔音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物品越厚隔音的作用越大。”。3.游戏给录音机盖被子(1)让幼儿听一听,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和未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声

7、音一样吗?(2)再往上加一块毛巾,录音机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块毛巾,听听录音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讨论结果:毛巾越厚,声音越小。(三)结束1.鞭炮的声音太大,我们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请小朋友学一学快乐的鞭炮声。2.活动延伸:阅读幼儿用书(“老虎”第六页),熟悉各种物体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四)【活动目标】1、初步知道耳朵和鼻子的用处,了解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2、能用耳朵听辨不同声音,学习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3、对听声音、闻气味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玩具电话一只(有电话声响的)或手机中的各种铃声。2、密封罐,装有沙子、铃铛、积木等。3、密封但有气

8、孔的果奶瓶人手一只,分别装醋、臭豆腐、风油精、麻油。4、空气芳香剂一瓶。【活动过程】一、与幼儿玩指“五官”游戏,引起兴趣。二、闻气味,感知鼻子的用处。1、教师在教室喷香水,提问:你们知道这个罐子里有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都用鼻子闻一闻,香不香?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鼻子闻“气味瓶”,注意不紧贴鼻子,也可用手扇动提问:这里有很多气味瓶,气味瓶里是什么味?怎么才知道?3、幼儿闻气味,并与老师同伴交流,闻到的气味。三、玩“听听猜猜”游戏感知耳朵的用处。1、寻找自己的耳朵,了解耳朵的用处。2、请幼儿听辨不同声音:电话声、铃声、并请幼儿玩玩“声音罐”听听发出的声响。四、了解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提问

9、:鼻子和耳朵都是我们身上的宝贝,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五、阅读幼儿用书我有耳朵和鼻子。1、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小朋友的脸上少了什么?请幼儿添画。2、认一认,汉字“耳朵”,说说:耳朵有什么用?3、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幼儿学一学这些声音,并在能发出声音的圆圈里涂色。4、看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用手指着什么?认一认汉字:鼻。5、想一想,人的鼻子有什么用,动物的鼻子有什么用。6、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哪些东西?哪些东西有香味,启发幼儿在有香味的方格中打。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五)活动目标:1、掌握3以内数的形成,知道其意义;2、能较准确地按物

10、取数和按数取物;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准备没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个,数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笔_支;练习单两张;一幅体现家庭居室的图片重难点分析:熟练掌握2、3的形成及其意义活动过程:一、听音计数,巩固2、3的形成,如:教师敲一下铃,冰吻幼儿在敲击下零是2下铃?知道_天1是2,用雪花片表示出来。二、看图计数。培养幼儿按物体取数的能力并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分别有几个?并用数字表示出来。三、幼儿在练习单上进行行练习,能较熟练地按物体取数和按数取物体。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六)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

11、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活动过程: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3、了解镜

12、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七)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活动准备1、

13、操作材料: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2、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二、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三、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1.教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四、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教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五、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六、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