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48259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普法途径,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该如何把握数学教学之特征,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

2、四点着手:一、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具备法制素质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现在的小学没有专门的法律教师,介绍法律知识的多为班主任,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的有趣性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师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法,怎么向学生讲法?更不要说在课堂中渗透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那一道题中蕴含有法律知识。所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大有必要,只有教师知法懂法,才能自觉的向学生讲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与

3、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去研读、去领悟。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只是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二、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数学课堂的主

4、要任务必须完成,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讲起来是没完没了,如果我们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谈不上在数学课渗透法制教育了。法制教育只是渗透,是点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的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等都是辅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也可以无法制教育,教师应明确关系,灵活安排。三、巧设数学游戏,进行法制教育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诱发他们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贯彻有趣性原则。“有趣”的关键是“激趣”。在数学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与兴趣性相

5、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大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定。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

6、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法制意识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根据数学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数学教师在讲授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在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讲授加法时

7、,联系课本上的情景图和统计表,讲动物保护的知识、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到“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一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在讲授函数知识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自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数学学科统计初步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有

8、较一个知识面,而学生在书上接触内容较窄,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法律知识方面的信息,如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情况、青少年犯罪率、河南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让学生制成一张张统计表,使学生既掌握绘制统计表的方法,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如五年级教学 “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设计“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型,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适时讲到本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欲呕,长江水越来越混浊、快要变成第二条黄河等,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既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在课堂小结中渗透。结课点睛是教师在课堂结束部分的处理上运用的渗透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对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总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配合,更期待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我们教师能始终不渝地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