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47342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红卫宋德安动用警力强拆民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用警力强拆民房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由原禄丰钢铁厂改制而来,2008年,该企业销售额突破58亿元,每年上缴税利2.4亿元,成为了楚雄州除烟草之外最大的工业支柱,被当地政府誉为“钢铁神话”。但由于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被云南省工信委列入淘汰落后企业。面对逆境,楚雄州有关领导确定,不惜实行非法手段征用大量土地,新建一座全新的钢铁工厂,想要持续“神话”。然而今年3月,这起严峻的违法用地案,在国土资源部成都督察局专员的督察下浮出水面,杨红卫等楚雄官员也牵涉其中,“钢铁神话”未能持续下去。挽救神话当地政府大量征地距离昆明市58公里的楚雄州禄丰县城,空气中总充满着一股黑色的粉尘。10年来,位于该县城

2、内的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钢),高大的烟囱里不断飘出股股黑烟,白衬衣都能被烟雾弄黑,这让当地人不堪忍受。德钢的前身是国有企业禄丰钢铁厂。2000年前,禄丰钢铁厂面临破产倒闭,楚雄州多方寻求合作伙伴,2000年8月把禄丰钢铁厂改制为民营企业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五个月后,公司实现炼铁系统满负荷运转,一举创建了第一个“德钢速度”。2001年9月,德钢投资1.6亿元完成了年产50万吨的炼钢技改,打破了“彝州炼不出钢”的说法。2008年上半年,德钢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至此,德钢戴上了“德钢神话”等桂冠。但在众多荣誉光环下,由于该企业生产设备等比较落后,2010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

3、会公布了关于2010年云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的公告,德钢被列在将淘汰企业中的第11位。是关闭“神话企业”,还是接着持续这个所谓的“神话”?禄丰县人民政府德钢节能减排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依据楚雄州、县党委和政府的确定,围绕德钢淘汰落后调整搬迁节能减排项目,快速开展各项工作。依据禄丰县政府要求,2010年5月,禄丰县国土资源局未经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审批,征用耕地1461.17亩,其他农用地127.24亩,集体建设用地279.87亩,合计1868.28亩。2010年12月,楚雄州政府违法批准为德钢9个子项目涉及的591亩土地办理了临时用地手续。德钢征用土地必需拆除村民的房屋,在大量的思想工作下,村民签订了协议

4、,可当领钱时,村民却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协议上约定,土地补偿标准为:水田28680元/亩,平旱地13776元/亩,有林地13960元/亩,农村道路28680元/亩;土地安置补助标准为:水田57360元/亩,平旱地30996元/亩,农村道路57360元/亩。协议约定的付款方法是:征用土地协议签订后,在运用前一次性付清被征用土地上附着物、青苗等属于个人部分的费用,集体部分依据政府资金调度状况分期支付,最迟在2010年年底付清。2010年底,付清土地安置补助款的时间到了,但村民仅拿到土地安置补助款,人均领到5万元至9万元不等,而巨额的土地补偿款村民无法拿到。政府有关人员告知村民,政府没有钱,并派人

5、来村小组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后确定以“挂账付息”的方式支付,也就是政府承认欠村民土地补偿款,但钱款短暂不给,政府每年先支付利息。站在德钢厂房后面自己家被拆除的房屋废墟上,胡增华一脸茫然。去年,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公关”下,他与德钢签订了房屋搬迁协议书。2010年5月26日签订协议时,胡增华拿到了4000元搬家费,随后房屋被拆除,在规定的期限内,胡增华去拿土地打算建盖房屋,同时想领多出部分的房屋补偿款,但相关部门不给,理由是早在签订协议前,政府有关部门在县城另外一个小区批地给其儿子盖了房。胡增华到禄丰县政府等相关部门上访,但始终未得到答复。“白纸黑字摆在这里,他们不给钱,这不是当老赖吗?”强行拆

6、除州长督战创下“禄丰速度”2010年5月,禄丰县金山镇青杨山村等11个村的村民接到拆迁指令,禄丰县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分片入户对村民实施拆迁动员。金山镇官洼村委会和官场、西门社区居委会共16个村(居)民小组的854户村(居)民,均与德钢签订了房屋搬迁安置协议,随后又签订了货币补偿、划地安置协议。但村民因房屋补偿安置费用过低,迟迟不愿搬迁,致使德钢淘汰落后调整搬迁节能减排项目无法推动。当时,楚雄州政府的门户网站上有这样一条消息:2010年6月2日,楚雄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红卫在德钢检查淘汰落后调整搬迁节能减排项目推动工作时,要求举全州之力,坚决不移推动项目如期实施,全力打造山水园林特色

7、的现代化新钢城。检查结束后,在项目调研汇报会上,杨红卫指出:德钢是楚雄州的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之一,目前要统一思想,团结一样,坚决不移地加快推动项目进度。一位知情者透露:德钢淘汰落后调整搬迁节能减排项目曾一度受到村民围堵,当地有关部门实行强硬措施促使村民离开,但效果不佳。杨红卫于2010年6月2日到禄丰召集协调会,当地各级相关部门和涉及搬迁的各个村组书记也参与了会议。会上,杨红卫看法非常强硬地说,该项目绝不能下马,假如村民最终不离开施工现场,可以动用警力,禄丰警力不够可到邻近各县去调。随后的一天,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两旁,每隔几步就有一位民警值勤,工地上还有车辆巡逻,村民看势头不对,从今不敢再去工地

8、“生事”了。到2010年6月9日,被征土地上800多户人家的房子被全部拆除,而完成这项工作,有关部门仅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禄丰县官员们颇为骄傲地认为,该项工作开创了“禄丰速度”。土地复垦钢铁工人“改行”干农活今年4月,细心的当地人突然发觉,德钢仅有少数烟囱在冒烟。在德钢老厂房后面,一大片原本是肥沃田地的土地上,出现了阶梯状的巨大工地,工地上建起一间间简易工房,房屋四周堆满了钢板材料,依次建起了一座座银灰色的钢架,三四个高大的新烟囱拔地而起。而工地旁边,一个个穿着蓝色工作服装的钢铁工人,却顶着烈日在栽种玉米、小瓜等庄稼、蔬菜。钢铁工人在新工地上栽种蔬菜、庄稼,这让村民觉得很惊奇,随后才有知情者偷

9、偷传出一个重要的消息:德钢征用的土地并未依法取得合法手续,属于严峻的违法用地行为。这起性质严峻的非法用地行为已被下了停工通知,并要求复原土地原貌进行复垦。原来的禄丰县德钢淘汰落后调整搬迁节能减排项目办指挥部的牌子,已被换成了“复垦办”。真相违法用地高官落马今年5月10日,记者跟随一位社区干部前往禄丰县国土资源局了解状况,该局的孙丽萍书记称:当日上午,禄丰县委、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县长通报了关于德钢征用土地的状况,县长称该块土地手续不完备,目前正在补办手续中,在未获得审批前必需复垦。3月15日,国土资源部成都督察局进驻楚雄州。4月25日下午,成都督察局通报楚雄州土地例行督察状况。楚雄州政府内部

10、人士透露,督察人员检查了800宗土地,发觉42宗有问题,特殊是禄丰县境内的德钢技改大规模占地最为突出。在此期间,当时的楚雄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红卫和副州长吕琳麟接待了督察人员。面对督察人员“未批先占”的指责,吕琳麟不失风趣地自嘲说:“德钢用地问题很像一名未婚女子,婚是没结,但孩子却是怀上了。不管怎么样,还是先生下来好。只要生出来的是帅哥或美女,大家肯定会喜爱的。”但德钢项目最终还是被要求停工,成都督察局要求一个月内拆除全部已建设施,复原土地原貌。此后不久,主管城建的副州长吕琳麟宣布被双规。今年4月10日,在国土督察成都局的督察下,禄丰县未批先占地块起先复垦。同月25日,杨红卫在土地督察通报会上表

11、示:“此次例行督察帮助楚雄州发觉了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全州领导干部如何依法行政、如何合法合规管地用地上了生动的一课,也为今后科学合法用地指明白方向,州委、州政府将依据既处理事,又处理人的原则,确保整改到位。”但两天后,杨红卫就被双规了。楚雄“德钢”违法征地案调查钢铁厂新厂区被叫停,已建成部分建筑被废止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由原禄丰钢铁厂改制而来,2008年,该企业销售额突破58亿元,每年上缴税利2.4亿元,成为了楚雄州除烟草之外最大的工业支柱,被当地政府誉为“钢铁神话”。但由于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被云南省工信委列入淘汰落后企业。面对逆境,楚雄州有关领导确定,不惜实行非法手段征用大

12、量土地,新建一座全新的钢铁工厂,想要持续“神话”。然而今年3月,这起严峻的违法用地案,在国土资源部成都督察局专员的督察下浮出水面,杨红卫等楚雄官员也牵涉其中,“钢铁神话”未能持续下去。挽救神话当地政府大量征地距离昆明市58公里的楚雄州禄丰县城,空气中总充满着一股黑色的粉尘。10年来,位于该县城内的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钢),高大的烟囱里不断飘出股股黑烟,白衬衣都能被烟雾弄黑,这让当地人不堪忍受。德钢的前身是国有企业禄丰钢铁厂。2000年前,禄丰钢铁厂面临破产倒闭,楚雄州多方寻求合作伙伴,2000年8月把禄丰钢铁厂改制为民营企业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五个月后,公司实现炼铁系统满负荷运转

13、,一举创建了第一个“德钢速度”。2001年9月,德钢投资16亿元完成了年产50万吨的炼钢技改,打破了“彝州炼不出钢”的说法。2008年上半年,德钢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至此,德钢戴上了“德钢神话”等桂冠。但在众多荣誉光环下,由于该企业生产设备等比较落后,2010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关于2010年云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的公告,德钢被列在将淘汰企业中的第11位。是关闭“神话企业”,还是接着持续这个所谓的“神话”?禄丰县人民政府德钢节能减排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依据楚雄州、县党委和政府的确定,围绕德钢淘汰落后调整搬迁节能减排项目,快速开展各项工作。依据禄丰县政府要求,2010年5月,禄丰县国

14、土资源局未经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审批,征用耕地1461.17亩,其他农用地127.24亩,集体建设用地279.87亩,合计1868.28亩。2010年12月,楚雄州政府违法批准为德钢9个子项目涉及的591亩土地办理了临时用地手续。胡增华房屋被拆后,相关补偿始终没拿到德钢征用土地必需拆除村民的房屋,在大量的思想工作下,村民签订了协议,可当领钱时,村民却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协议上约定,土地补偿标准为:水田28680元/亩,平旱地13776元/亩,有林地13960元/亩,农村道路28680元/亩;土地安置补助标准为:水田57360元/亩,平旱地30996元/亩,农村道路57360元/亩。协议约定的付款

15、方法是:征用土地协议签订后,在运用前一次性付清被征用土地上附着物、青苗等属于个人部分的费用,集体部分依据政府资金调度状况分期支付,最迟在2010年年底付清。2010年底,付清土地安置补助款的时间到了,但村民仅拿到土地安置补助款,人均领到5万元至9万元不等,而巨额的土地补偿款村民无法拿到。政府有关人员告知村民,政府没有钱,并派人来村小组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后确定以“挂账付息”的方式支付,也就是政府承认欠村民土地补偿款,但钱款短暂不给,政府每年先支付利息。站在德钢厂房后面自己家被拆除的房屋废墟上,胡增华一脸茫然。去年,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公关”下,他与德钢签订了房屋搬迁协议书。2010年5月26日

16、签订协议时,胡增华拿到了4000元搬家费,随后房屋被拆除,在规定的期限内,胡增华去拿土地打算建盖房屋,同时想领多出部分的房屋补偿款,但相关部门不给,理由是早在签订协议前,政府有关部门在县城另外一个小区批地给其儿子盖了房。胡增华到禄丰县政府等相关部门上访,但始终未得到答复。“白纸黑字摆在这里,他们不给钱,这不是当老赖吗?”强行拆除州长督战创下“禄丰速度”2010年5月,禄丰县金山镇青杨山村等11个村的村民接到拆迁指令,禄丰县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分片入户对村民实施拆迁动员。金山镇官洼村委会和官场、西门社区居委会共16个村(居)民小组的854户村(居)民,均与德钢签订了房屋搬迁安置协议,随后又签订了货币补偿、划地安置协议。但村民因房屋补偿安置费用过低,迟迟不愿搬迁,致使德钢淘汰落后调整搬迁节能减排项目无法推动。当时,楚雄州政府的门户网站上有这样一条消息:2010年6月2日,楚雄州委副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