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46139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_娜拉_形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论文)题目:The analysis about Noras image in Eileen Changs novels 论张爱玲小说中“娜拉”的形象 学 院 名 称: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 班 级: 091或092 姓 名: 学 号 长学号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定稿日期:2012年 10月20日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张爱玲无疑是一朵奇葩。在海内外掀起了一阵张爱玲研究热潮,张爱玲重新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各种研究张爱玲的著作一时蔚为大观。张爱玲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女强男弱”的写作势态,女性一反传统逆来顺受的温顺形象,表现出一种相对

2、强势的作风;而男性在她的作品中,无形中被消解了男性权威,成为一群懦弱猥琐的存在。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以后,张爱玲又重新被发掘了出来,国内外大量的学者重新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张爱玲的众多作品中,也有一些“娜拉”型女性形象,这类男性形象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特点,他们追求进步和思想解放,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张爱玲笔下的“娜拉”型男性形象最初是逃离夫家或父家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爱情,虽然追求的过程中她们也同样面对来自金钱、物质生活的诱惑或者家庭和伦理道德的摆布,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她们仍在不断地抗争和争取,为属于自己的幸福不断地努力,其中的过程很艰辛,也会面临着失败,但是她

3、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些乐观、积极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女性这个名词已经不是对所有女同胞的一个集合的代名词,她是女性存在于社会的最好体现。张爱玲就是通过对这些男性形象的塑造,引起我们对男性生存现状和命运的思考。在上海沦陷时期,张爱玲、苏青等人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创作基础,他们这一代作家中的作品中渗透着女性对平凡岁月日常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而男性的的叙述视野往往过于宏大,也决定了这种世俗生活的叙述更能演绎生活的本真。张爱玲敢于走进世人面前,以大胆的书写自我经历,将生活的困境细致而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她描述了世俗生活是可爱而丰富多彩的,她以谋生而写作,以自己的奋斗史阐述了正是这种勇者无惧的精神,

4、让张爱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同时给予很多人无数次鼓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现实教育意义值得后人深思。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本文以张爱玲小说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整个女性话语的流变为展开脉络,以女性主义理论为知识背景,用历史与逻辑的基本方法,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造成张爱玲作品中这类“娜拉”型女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仔细地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解读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敞亮这些人物的精神内涵,解释其在现代文学人物历史链条中的作用,进而能更好地引起学界对女性解放和女性生存现状的重新思考和对女性的

5、重视。本文研究对象是一个学跨中西、淹通古今、横越学科的学术巨匠,因此对其人物形象的研究,必须采取与特点相适应的研究方法,方能真正把握其精神命脉与思想肌质。采用历时溯源与共时扫描相结合,从历史的视角钩沉张爱玲与传统文化及文学的渊源,从中西文化的宏阔视野挖掘张爱玲与外国文化及文学的关系。跨语际、跨文化的比较视角。三、 研究步骤、方法和研究措施:(约300字左右)研究步骤(1)文献整理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梳理分析本课题所涉及到张爱玲小说娜拉人物形象的相关文献(2)调查实践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对附近高等学校进行走访和调查,通过对相关老师了解张爱玲小说的实际情况,分

6、析其描述写作过程中的问题(3)理论提升阶段(2013年2月2013年3月)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研究(4)结题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研究方法及措施 (1)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期刊、报刊杂志、书籍查阅和互联网检索等来收集与论文研究相关的资料,整理归纳,作好资料收集记录。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校老师进行特别是文学老师的走访和调查,了解小说人物形象在小说写作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改进和解决的措施。(3)比较法。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文献收集、据整理与分析、比较法等方法,总体采取演绎的方式。四、 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查找资料,确定毕

7、业论文题目 2012年10月8日完成。第二阶段:撰写、修改毕业论文提纲,上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2012年10月20日完成。第三阶段:撰写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教师批阅 2012年11月20日完成。第四阶段:修改初稿,并提交论文二稿供指导教师批阅 2012年12月5日完成。第五阶段:修改论文二稿,并提交论文三稿供指导教师批阅 2012年12月15日完成。第六阶段:论文定稿 2012年12月31日完成。最后阶段:论文答辩 2013年6月3日完成。五、 论文提纲: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 1. Introduction of Eileen Chang1.1 The li

8、fe experience of Eileen Chang1.2 Literary creation Process2. Analysis of Eileen Chang s works3. Nora s character image in Eileen Chang s works3.1 The source of the enlightenment3.2 To explore the thought of Nora3.3 Interpretation of women from Nora4. ConclusionReferences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备注:请同学们打印前仔细排版,确保打印输出时表格的整齐、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