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45663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A. 空间结构B. 氨基酸种类C. 氨基酸数目D. 氨基酸排列顺序【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个过程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 发生改变,角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角蛋白由一个位置移到了另一个位置,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故选A。2.下列各种疾病中,由与图同类生物的

2、病原体引起的是 A. 血友病B. 艾滋病C. 结核病D. 坏血病【答案】C【解析】血友病属于遗传病,不是病原体引起的,A错误;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和拟核等结构,与图示细胞类似,C正确;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C导致的,与病原体无关,D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3.肝脏细胞将甘油三酯运送到血液的脂蛋白形式是A. 高密度脂蛋白(HDL)B. 低密度脂蛋白(LDL)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D. 乳糜微粒(CM)【答案】C【解析】【分析】1、脂蛋白是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

3、物。血浆脂蛋白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M)。2、乳糜微粒CM:CM来源于食物脂肪,功能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这类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含量仍然很丰富,功能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这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功能是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HDL:功能是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至肝脏。【详解】高密度脂蛋白(HDL) 是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至肝脏,A错误;低密度脂蛋白(LDL) 能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B错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功能是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至血液中

4、,C正确;乳糜微粒(CM) 的功能是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血脂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4.“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操作不合理的是A. 选用液体培养基B. 用涂布法接种C. 培养基高压灭菌D. 倒置培养【答案】A【解析】“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需要观察细菌的菌落特征,因此一般选用固体培养基,A错误;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B正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微生物培养基需要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C正确;为了防止冷凝水滴到培养基上,应该将培养基倒置培养,D正确。5

5、.某同学设计了单侧光刺激下的植物向光弯曲实验,实验结束后,取植物弯曲部分制作临时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下列结论可据图得出的是 A. b 侧产生的生长素大于a 侧B. 生长素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 生长素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单侧光照射下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由图可知,b侧细胞较长,为背光侧,生长较快。【详解】图中不能得出b侧产生的生长素大于a侧,A错误;由图可知,生长素可以促进背光侧细胞伸长而促进生长,B正确;图中未体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C错误;图中未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B。6.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

6、要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可采用的生殖方式是A. 分裂生殖B. 出芽生殖C. 营养繁殖D. 有性生殖【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通过自交的方法子代即可出现aabb。【详解】分裂生殖的子代细胞基因型与亲本相同,所以用分裂生殖的方式不能得到aabb的个体,A错误;出芽生殖和营养繁殖均为无性生殖,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得到aabb的个体,BC错误;AaB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产生ab的雌配子和ab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可形成aabb的个体,D正确。故选D。7.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

7、析】【分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可以是胞体膜或树突膜,AB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

8、膜,不可能由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前膜,,C错误;D、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 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在神经纤维上兴奋能双向传递, 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A. 定向变异B. 用进废退C. 自然选择D. 大量繁殖【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细菌的种群中存在不定向的变异,有的具有抗药性,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抗生素

9、的使用起到了选择作用,淘汰了细菌种群中本来就存在的不抗药性个体,而将抗药性个体选择出来。经过逐代选择,导致细菌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可见,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A、B、D均错误,C正确。9.图是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这个细胞是A. 单倍体B. 二倍体C. 三倍体D. 四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有三种形状的染色体,每种形状的染色体有3条。【详解】该细胞中含3种染色体,每种3条,故含3个染色体组,应该为三倍体。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0. 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

10、于此类结构的是( )A. 神经细胞的树突B. 线粒体的嵴C. 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 叶绿体的基粒【答案】A【解析】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神经细胞的树突具有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的功能,树突较多主要作用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线粒体的嵴及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叶绿体的基粒都可以增大膜的面积,有利于提高代谢效率。【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生物膜的功能。复习时注意比较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1.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间充质干细胞(MSC),该类型细胞能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则MSC属于( )A. 不分裂细胞B. 胚胎干细胞C. 单能干细胞D. 多能干细胞【答案】D【解析】【

11、分析】结合题图,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详解】MSC能进行细胞的分裂,还能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故MSC是多能干细胞,故ABC错误,D正确。12.下图所示为植物水毛茛的生长现象。水毛茛的叶在水中与水面上性状不同,这说明A.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B. 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表现型C. 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D.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型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详解】同一植株不同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而在水中和水面性状不同,说明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2、故选B。13.下图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表示代谢过程,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是糖酵解B. 为三羧酸循环C. 有氧气生产D. X 只可能H2O【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H和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中结合形成水,并产生大量的能量。【详解】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为柠檬酸循环,B错误;人体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氧气,C错误;X可能是水、二氧化碳等物质,D错误。故选A。14.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

13、单向进行的是( )A.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 DNA和RNA之间互为模板合成C.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转化D. 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答案】C【解析】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A错误;DNA可以以DNA为模板转录成RNA,而RNA也可以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相互转化为双向的,B错误;人体的只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正确;当细胞内有吸能反应发生时,会发生ATP水解产生ADP、Pi和释放能量的反应,当细胞内发生放能反应时,会发生ADP和Pi与能量和成ATP,D错误。【考点定位】质壁分离、中心法则、ATP与ADP转化15.某同学在

14、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细胞的分裂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 该图可能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图像B. 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C. 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D. 该图可能是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答案】D【解析】【详解】A、题图显示:核膜正在消失,4条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两组中心体正向在细胞两极移动,且在其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因此该图不可能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图像,A项错误;B、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含有四条脱氧核苷酸链,B项错误;C、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的图像,C项错误;D、该图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D项正确。

15、故选D。【点睛】本题以细胞分裂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关系,且抓住题图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及中心体”这一解题的切入点,结合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准确判断图示细胞分裂的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据此分析各选项。16.如图T2 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T2噬菌体B. 乳酸C. 酵母菌D. 家兔【答案】A【解析】【分析】噬菌体是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和家兔是真核生物,三者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详解】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遗传物质都是DNA,其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含有四种碱基(A、T、C、G),四种脱氧核苷酸。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7.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电解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