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456402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特制定本标准。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及与道路相联系的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设计。第1.0.3条 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第1.0.4条 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第二章照明标准第2.0.1条 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区道路分为五级。

2、道路照明标准表2.0.3级别道路类型亮 度照度眩光限制诱导性平均亮度Lav(Cd/)均匀度Lmin/Lav平均照度Eav(Lx)均匀度Emin/Eav快速路1.50.4200.4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具很好主干路及迎宾路、通向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市中心或商业中心的道路、大型交区纽等1.00.35150.35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具很好次干路0.50.3580.35不得采用非截光型灯具好支路0.30.350.3不宜采用非截光型灯具好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和人行道-12-采用的灯具不受限制-注: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203

3、0。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第2.0.2条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第2.0.3条 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表2.0.3。第2.0.4条 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1/2。第2.0.5条 第2.0.3条和第2.0.4条规定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均为维持值,新安装光源、灯具的道路,其路面的初始亮度(或照度)值应相应提高3050%。第2.0.6条 选定道路照明标准时,要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一般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类型采

4、用相应低1级的标准。第三章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第一节光源的选择第3.1.1条 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不应采用白炽灯。第3.1.2条 选择光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和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宜采用低压钠灯或高压钠灯;二、主干路和次干路宜采用高压钠灯;三、支路和居住区道路,宜采用小功率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高压汞灯;四、市中心、商业中心等个别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街道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中显色型、高显色型高压钠灯。第二节灯具的选择第3.2.1条 机动车道应采用功能性灯具。一、快速路、主干路必须采用截光型、半截光型灯具;二、次干路应采用半截光型灯具;三、支路宜采用半截光型灯具。第3.2.

5、2条 禁止机动车通行的商业街道,居住区道路,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以及有必要单独设灯的非机动车道宜采用装饰性和功能性结合得好的灯具或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装饰性灯具。第3.2.3条 采用高杆照明时,宜选用光束比较集中的泛光灯。第3.2.4条 照明标准高、环境污染严重、维护困难的道路和场所宜采用防尘防水级别较高的灯具。第3.2.5条 空气中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含量高的地区或场所宜采用耐腐蚀性能好的灯具。第3.2.6条 发生强烈振动的场所宜采用带减振措施的灯具。第四章照明设计第一节照明方式第4.1.1条 道路及与其有关的特殊场所的照明方式分常规照明和高杆照明两种。第4.1.2条 常规照明有单侧布置、双侧交错布

6、置、双侧对称布置、横向悬索布置和中心对称布置五种基本布灯方式(见图4.1.2)。 图4.1.2 常规照明灯具布置的五种基本形式(1)单侧布置;(2)双侧交错布置;(3)双侧对称布置;(4)横向悬索布置;(5)中心对称布置一、采用常规照明方式时,灯具的配光类型、布灯方式、安装高度和间距应满足表4.1.2的规定;二、灯具的悬挑长度不宜超过安装高度的1/4,灯具的仰角不宜超过15。第4.1.3条 采用高杆照明方式时应合理选择灯杆灯架的结构形式、灯具及其配置方式,确定灯杆安装位置、高度和间距以及灯具最大光 强的投射方向,并处理好功能性和装饰性两者的关系。一、高杆灯从结构上来分,有固定式和升降式两种,宜

7、根据条件来选择;灯具的配光类型、布灯方式与安装高度、间距的关系 表4.1.2灯具配光类型截光型半截光型非截光型布灯方式安装高度H(m)间距S(m)安装高度H(m)间距S(m)安装高度H(m)间距S(m)单侧布置HWeffS3HH1.2WeffS3.5HH1.4WeffS4H交错布置H0.7WeffS3HH0.8WeffS3.5HH0.9WeffS4H对称布置H0.5WeffS3HH0.6WeffS3.5HH0.7WeffS4H注:Weff为路面有效宽度(m)二、灯具的配置方式有平面对称,径向对称和非对称三种。宽阔道路宜采用平面对称配置方式,广场和道路布置紧凑的立体交叉宜采用 径向对称配置方式;多层大型立体交叉或道路分布很广、很分散的立体交叉宜采用非对称配置方式;三、灯杆不得设在危险地点或维护时会严重妨碍交通的地方; 四、采用普通截光型路灯按平面对称式配置灯具的高杆灯,其间距和高度之比以31为宜,不应超过41。采用泛光灯按径向对称式配置灯具的高杆灯,其间距和高度之比以41为宜,不应超过51,采用泛光灯按非对称式配置灯具的高杆灯,间距和高度之比可适当放宽些;五、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和垂线夹角不宜超过65;六、市区设置的高杆灯应在满足照明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作到与环境协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