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45395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课外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外出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她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杭州念书的书生梁山伯,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就义结金兰,一同前往杭州。在杭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

2、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伤心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

3、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时,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一见如故:_义结金兰:_2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两个句子。3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_之称。4从本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祝英台什么品质?_二、 阅读理解。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

4、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

5、,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

6、)(_)。从这一连串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_2“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什么?_3与文中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C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4用简洁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5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_三、 课外阅读。 暑假一开始,我就赶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导致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由最初的六毛五一斤降到三毛五一斤。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于是,摘李不过10天,大部分乡

7、亲就停止采摘了。他们放出话来:李子不要了,宁可看着它烂在树上,也不要费时费力摘下贱卖。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 歇工的第一天刚好下小雨,我和母亲在家里掰玉米、煮玉米,父亲却扛着一根竹竿往屋子旁边的那片李树林走去。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过,它的尾部有一个铁钩。每年的李子采摘季,父亲就用它敲打树上的李子,我们再从地上一个一个拾起李子放进筐里、袋里。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 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

8、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的李子敲到了地上。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 父亲说:“当然会心疼。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 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从树上把李子敲下来。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

9、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作准备,你说是不是?” 我点点头。父亲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突然觉得,人过一生就跟农民摘李是一个道理。不要的李子,就狠狠敲掉,别让眼前的伤痛影响到来年的丰收。人要往前看,如果总活在过去,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痛苦的阴影。1本文共860余字,我阅读的时间大约是_分钟。2大部分乡亲停止采摘李子的原因是( )。A想等李子的收购价涨上去B不想费时费力采摘却拿来贱卖C想要看李子烂在李树上3下列对父亲费劲把李子敲下来的原因,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果烂在树上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

10、树干。B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打李子可以锻炼身体。C李子烂在地里,能化成肥料滋润李树的树根。D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是有着天壤之别的。4文中画“”的句子中的“红彤彤”表现出作者( )的情绪。A激动B愤怒C伤心D心疼5请写出父亲打李子时的感受,试着解释为什么父亲会有这样的感受。_6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两个特点,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_四、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苏珊的帽子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儿。当她念一年级时,身体里竟长了肿瘤,做了三个月的化疗。出院后,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虽然她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 盼望)生活的信念,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然而,每天光着

11、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在苏珊返校前,海伦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星期一,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可是,使她意外的是,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巧 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1用

12、“/”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2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的“残酷”是_的意思,文中指的是_的事情。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苏珊因为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_,班上的老师知道后,以学习认识_为名,安排班上的同学戴着帽子来_,从而避免了尴尬,使苏珊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苏珊在教师门口和走进教室后的不同心情?(1)教室门口:_ (2)走进教室:_5学习这篇短文后我们明白的道理是( )。A我们上学都要戴帽子。B老师的话我们要听。C生活中我们要友善地对待别人。D对待别人要宽容、大度。五、 课外阅读我能行。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董贺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建人之一。他()

13、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苍穹的橡树。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读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读名人传记。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读。“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为了思考。”“为了思考?”“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布置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读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为什么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