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普高招生考试分家引争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45127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普高招生考试分家引争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普高招生考试分家引争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普高招生考试分家引争议(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普高招生考试 分家 引争议专家认为有利于改变高考长期 千校一卷 形式,使性质不同学校根据各自所需选拔人才昨日,有多家媒体报道,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紧张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高考改革的 3 个初步方案 ( 详见昨日本报头版 ) 中方案三提到: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分开进行。 考试内容体现不同特点, 不分高低层次。 高考作为一种延续多年的人才选拔方式,到底 分 还是 不分 ?要 分 又应该如何来 分 ?专家网友广泛热议。网友:或许会埋没掉很多人才一位来自广东佛山的网友表示: 三个初步方案中,我支持方案三!中国教育就应该开放点嘛 .中国人很多,各有各特点,人才选

2、拔方式也应该分多种类别。来自浙江的网友手机用户认为:高考是选拔, 选拔要有可靠的标准, 而这可靠的标准又是什么?一次难定,还是多次多种类型比较好吧。河南新乡有网友则提出尖锐观点:实行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分开考试的效果不好。在当前的高考情况下,层次好的学生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但还是有机会到一些比较好的高职院校里读书。层次一般的学生很多时候会成为 黑马 ,本只打算考专科院校的,同样有本事能考上本科院校。 但如果分开考试, 交叉的可能性就没了,或许会埋没掉很多人才.高职:有利不同学校吸纳好苗子 高中阶段都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之分, 高考亦早应设置具有相应 分流 作用的人才选拔模式。 昨日,

3、广东白云学院副院长何小雄提出,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导向,前者注重学生知识理论体系的教授,后者是培养到一线参加生产、管理的技能人才。 高职、 普高分开考, 事实上是有利于不同性质学校吸纳 好苗子 ,最终培养出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何小雄说。关于有网友提出 分开考试或会影响高考公平公开性原则 的担忧,广州市某示范性高职院校招生办负责人则表示理解: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划定了100 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可进行单独招生,实际上,这多少就有点试探高职、普高招考分家 的味道。网友的担忧大多是缘于另一种考核方式- 考试由哪一方组织开展?考试性质性如何?

4、招考是否能保证一如既往的公平公正性?如要实施高职、普高分考,还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担当主角为好。 专家:招考可为 高考制 +申请制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张敏强表示,随着高等教育从 精英教育 走向 大众化教育 ,高考的考试形式、 内容、制度都有必要改革。 至于改革的有效措施, 把高考分为既适合普高又适合高职选拔人才的 高考制 +申请制 两个层次的考试,便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张敏强认为,分开考试再加以制定完善的操作细则,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张敏强提出具体的操作模式: 专科院校招生名额中的70%(专科的 30%为本科层次落选的考生准备) 、高职院校招生名额中的 100%可以采用申请制。条件为,向专科、高职院校提出入学申请并符合所申请院校报名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由中介机构或考试中心组织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学科知识考试 ( 相当于以前的会考,但以能力考查为主 ) 。每个学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由各省招生办公室负责监督录取。对于高职、普高分开考试的高考改革及其细则操作,张敏强认为其的优势就在于,改变了高考长期 大一统 、 千校一卷 的考试形式,有利于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培养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