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42619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德育和学生管理三年规划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整体工程,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提高以德育人重要性的认识育人先育德,成才先做人。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我国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

2、德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论,坚持以人为本,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认识培养造就中学生有高尚思想道德和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做好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把学校德育教育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起到实效。二、指导思想德育:教育必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德育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学校确定,在德育目标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寓德育于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和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激励学生品德的自主发展,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级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方面,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高一年

3、级,侧重行规养成和感恩教育;高二年级,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高三年级,侧重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最终达到在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德育内容上,以课程为载体,强化课程学习在学生品德行程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方法上,以活动为依托,重视学生道德体验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以环境为媒介,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学校为主导,构建 “家庭学校 社会 ”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努力做到全员

4、、全程、全方位育人;在学校教育中,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相结合,以教书育人为主干;在教书育人中,坚持班主任教育、各学科教育相结合,以班主任教育为主轴;在班主任教育中,坚持教师的灌输教育和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相结合,以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为主体。学生管理: 建立民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以 “人生准备教育 ”为核心内容的学生教育和管理, 探索、推出 “三位一体 ”班级轮流值日、班级自主化管理、学生会自治的学生自主化管理模式: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一项面向全体同学的工作,使每一名学生都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每天值日班级全程参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学生会的自治、协调、监督职

5、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主发展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管理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成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参与者。 为学生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开拓出更大的空间,为学生早日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划分四个德育模块,实现德育管理科学化在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中,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和三个级部德育侧重点,将德育划分为规范型德育、发展性德育、深层次德育、境界性德育四个模块,四个模块之存在着从低到高的层次关系。(一)规范性德育 (高一阶段 )规范性德育是德育的第一个层次和模块,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最基础性的工作,可以通过常规量化评比来实现。高一年级德

6、育任务侧重点:1.初高中衔接教育。高一新生升入高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为尽快使学生进入高中学生角色,必须进行初高中学生在思想、 行为、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教育,使学生明确高中生活、学习特点、要求及标准,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2.养成教育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学生在纪律观念、道德水平、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年级组必须组织班主任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卫生、学习行为、文明礼仪、爱护公物等习惯,提高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3.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高一学生中大部分不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了解高一年级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机械、陈旧、单一、滞后,部分学

7、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被动应付,不仅增加了学习负担,而且影响了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的弘扬是高一年级德育活动课重要而艰巨的任务。4.主要活动(1)入学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初高中学习生活衔接教育。(2)制订班级规划。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班集体核心。学生干部培训。(3)军事训练。(4)学会学习和学习习惯的指导和培养。(5)高中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指导(自控、自律、自管、自立、奋发向上)。(6)公民意识和法制教育。(7)指导家庭教育,建立家长委员会。(二)发展性德育和深层次性德育(高二阶段)发展性德育是德育的第二个层次和模块,主要目的是

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规范性德育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实现。深层次德育是德育的第三个层次和模块,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德育走进学生心灵,是规范性德育和发展性德育的深化,可以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高二年级德育任务侧重点:1.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继续加强养成教育。 巩固学生的成才意识, 培养他们持久进取的信心和意志力,2.以心理教育为手段, 完善人格教育; 以树立远大理想, 明确学习目标为核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3.学习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提高抗挫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4.主要活动(1)进一步深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2)理想、情操教育。(3)创新意

9、识教育和实践活动(4)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5)个性发展指导(抗挫自信、合作诚信、宽容理解)(三)境界性德育(高三阶段)境界性德育是德育的第四个层次和模块,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有理想、信念和追求,让德育成为有灵魂的德育。境界性德育是德育的灵魂和最高层次,可以通过高品位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实现。高三年级德育任务的侧重点:1.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及理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我养成习惯和自觉成才的动机,并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促使自己有进一步的提高。2.进行复习方法策略的研究, 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尤其是复习方法的指导。3.进行成人教育, 增强学生成人意识, 使学生做好面对升学和就业的心理准

10、备,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树立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4.进行爱校教育, 通过热爱母校、 回报母校的主人翁精神教育达到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5.主要活动(1)十八岁成人仪式。(2)人生观教育。(3)“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尊自爱、自发努力 ”教育(4)个性发展指导(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创新开拓) 。(5)升学、人生规划的指导教育。(6)毕业典礼(7)“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为母校添光彩 ”活动。学校通过四个层次和模块德育的开展, 把学生培养成讲文明、 懂礼貌、有规范的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心理健康幸福快乐的人,有理想、有信念、人格高尚的人。四、主要举措(一)丰富

11、教育内容,全面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 认真贯彻落实 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重点进行以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共同理想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加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教育应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激发学生完善自我, 做现代文明人、追求高品位生活的内心需求,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 “守则 ”和“规范 ”,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

12、中学生的道德素养。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学校要着重落实好 “三个一 ”,常抓不懈:每周一次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月一次组织参观或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组织全校性主题教育活动。3.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 要树立诚信立校、 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通过“设诚信考场 ”、“当诚信学生 ”、“做诚信作业 ”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

13、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4.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 进一步发挥“心灵相约室 ”的作用。 心理咨询, 即个别教育,在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与冲突,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忍受力,开发和发掘学生自身潜能, 更好的适应环境, 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因此,我们学校应充分利用心理专职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资源。把心理咨询这一德育教育特殊的方式办得有声有色。其实,学生的行为问题归根到底是心理问题,学校利用专门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意义、 内容、 作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 有指导性的讲座、报告、辅导等。最

14、好能及时发现某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并给班主任提出建议和措施并和班主任甚至家长一道有的放矢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那些自卑、自闭、自轻,行为偏激,对学习自暴自弃的学生更应该是关注的对象。老师要给他们亲切、温暖和人文关怀,使其能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而使特殊的个体有所轻化,带动整体学生的精神面貌。5.以法制教育为保障。 每年月为法制教育月, 学习宣传有关教育的各种法律法规。今后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 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参加审判会、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

15、意识。聘请法制副校长和公安、法院的有关人员给学生做法制教育报告。更好地指导学校法制教育。二是要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帮教工作有计划、有分析、有措施、有总结材料,杜绝在校生违法犯罪的现象;构筑一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坚实的后防线。6.以生存教育为底线。 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 环境保护意识、 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另外,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