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38681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建筑工学院宿舍楼群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位于经济开发区,四月温度在20、多雨。学院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257亩。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数理系、外语系、法律与政治系、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有土木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学。学校学生宿舍总计20栋,每栋楼六层高,是本次测量主要楼群二,编制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BJ01-

2、21-9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5;5. 施工图纸三,测量步骤及仪器设备一, 仪器设备序号仪器名称数量型号备注1全站仪1套PENTAX-322鉴定2水准仪1台AL332鉴定3水准仪1台SZ1032鉴定4激光垂准仪2台DZJ3-L1鉴定5 塔 尺2个5M 合格6钢卷尺 2个50M鉴定7铟钢尺2个2M合格二, 测量内容及步骤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 总平面图,是施工测量的总体依据,建筑物就是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的尺寸关系进行定位的。 建筑平面图,给出建筑物各定位轴

3、线间的尺寸关系及室内地坪标高等。 基础平面图,给出基础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和编号。 基础详图(即基础大样图),给出基础设计宽度、形式、设计标高及基础边线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是基础施工的依据。立面图和剖面图,给出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是高程测设的主要依据(2)现场踏勘 目的是为了解施工现场周围地物以及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并对测量控制点的点位进行检核,以取得正确的起始数据。 (3)拟定放样方案,绘制放样略图 根据总平面图给定的建筑物位置以及现场控制情况,拟定放样方案、绘制放样略图。在略图上标出建筑物轴线间的主要尺寸以及有关的放样数据,供现场放样时使用。2、场区控制网测设1,平面

4、控制网测设对勘测所交建筑物五大角点外皮桩进行复核,在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用PANTAX全站仪,采用直角坐标法布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各点位,然后对控制网进行复核,满足规范要求后即作为场区首级控制网。控制桩用1m长25钢筋制作,端部切平,锯出十字丝,以十字丝交点作为轴线控制点,并进行妥善保护。把桩点周围土挖开直径50cm,深40cm,用素混凝土灌实,混凝土表面与桩顶基本相平或略高于桩顶,上部用红砖砌三皮,上盖盖板2,高程控制网测设高程控制点布设原则;为了保证施工中高程能够及时向上传递以及高程传递的正确性,并且要保证传递的高程符合安装精度的要求,需在建筑物内设置固定标识点,在不

5、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点设立在安全、可靠,易保存、便于引测的部位。所布设的点必须均匀,不能过于集高程控制点的设置方法;根据甲方指定的水准点,在工地东北角围墙外十字路口中有一钢钉,用此点向现场附近较永久的建筑物上引测,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作为本工程的高程依据。为提高精度,在引测过程中必须使用前后视等长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现场高程点的复测工作,确保引测的高程点正确无误,并在现场布设4-5个同等高程的标高点作为地下地上高程的依据,并在距离本工程一定位置的地方埋设至少3个水准基准点组成高程点组。3,测量内容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利用现有建筑物定位。在设计图上量出施工建筑物与现有建筑物之间的各

6、种关系。 根据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进行定位,尽量采用直角坐标法,如地形条件不允许时,采用极坐标法。 根据测量控制点定位,主要采用极坐标法平面控制测量; 首层底板放线:首先校测控制桩无误后,在控制桩架经纬仪,精密对中后,以盘左盘右取中法,把控制点投测到首层板面上,并进行闭合校核,闭合差符合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范围内校核无误后,进行细部点投测,弹出墙边线、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经自检、互检,报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依据轴线控制网图和施工分区图做控制桩点,作为竖向控制基点。控制桩点做法,用冲击钻把桩点钻出,然后把钢筋埋入,并用钢锯条锯出十字划在钢筋上作出标记轴线控制

7、:本工程属于超高层建筑,结构垂直度要求非常严格,四周测量场地比较狭小。根据场地情况,有场地的方向,可采用外控法,无场地的方向,可采用内控法。以首层轴线控制网图中基点作竖向投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事先严格校正好仪器,投测时,严格定平度盘水准管;以首层轴线为准作后视;取盘左、盘右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 从首层顶板上开始按留洞平面图所示位置,每栋塔楼的每层顶板留出4个200200的方洞,分别编号为Z1、Z2、Z3、Z4,作为用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各层轴线的依据。留设此施工洞时,位置必须正确,测量人员在每层浇混凝土前应对各洞定位进行校核。在首层控制点上支设激光垂准仪,在预留孔上放置光点接受盘,把光点用钢尺

8、返测到混凝土楼面上,并用红铅笔作好控制点。将经纬仪支在该点上,然后在该轴线另一端控制点支设激光垂准仪,用经纬仪视该处光斑即可确定该控制轴线。其余控制轴线以此方法测出。每层每段的控制轴线均应进行闭合校正,后根据控制轴线放出其余细部轴线。用线坠校核上下层控制线间的误差,用钢卷尺闭合校核轴线控制线间的距离,用激光经纬仪投测轴线是否偏移,故在首层顶板上就把各控制轴线引测到较远的马路上,然后每隔6层用经纬仪加弯管目镜串中法向楼层投测相应轴线作为闭合,保证高层竖向轴线正确。然后按各层施工图的位置放出各墙体50cm控制线、门洞口线。内控法与外控法共同操作,相互校核,保证层层有校核。当塔楼施工到一定高度时,外

9、控制和远方轴线标志不太好利用,此时必须以内控制为主要依据。外控制、轴线标志和内控制之间保持一致,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误差要求达到2mm,测角中误差5。高程控制;利用附合测法校测靠建筑物最近的两个标高控制点,向基坑边引测三个控制点,三点闭和差3mm,随着挖土深度的不断进行,以现场的0.000高程点作为基准点,用5m塔尺逐段向下传递,作为机械挖土深度的控制依据。在每一步复测前,要对引测的三个控制点进行复测,防止其因周围环境和人为影响造成错误。为了保证0.000以下高程点的准确性,在机械挖土到距设计槽底300mm深处时,采用直接悬挂50m的大钢尺引测一道距坑底1.0m的标高点,在间距5m水平木桩上标识,

10、作为基坑高程施工依据。采用悬吊钢尺法时必须使钢尺尺身铅直而施加拉力。打垫层混凝土之前,从基坑边控制点向基底四边采用吊钢尺法引测标准标高点,四点闭和差为3mm。从四角桩向坑底引测间距5m*5m的垫层标高控制桩,所示标高高出垫层50cm。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底板标高50控制线从基坑四边标高点引测到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标识,并依据基坑边标高点进行复测,误差控制在3mm。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每个开间大角的竖向墙柱主筋上测设标高控制点(50cm控制线),用红油漆标识,以此控制门窗洞口和顶板高度以及浇筑砼的高度控制线。墙体模板拆除后,及时将建筑50cm线放出,以此控制门洞口及顶板的高度。5.2 0.

11、000以上施工测量控制变形观测;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基本点,要求埋设于车辆行人少,通行方便,宜保护之处。根据现场条件,初步拟在离场区2030m处埋设2个基准点。根据本工程沉降观测点和规范要求,变形等级定为二等,采用二等水准精度施测,观测周期视工程进度而定。观测点布置:在支护结构的坡顶泛水面每隔1015m设置一个观测点,设点采用牢固、隐蔽、不易碰压的器具埋设永久性标志精度要求;量距精度;建筑物定位放线的相对中误差(M定)为:M定=1/16000-1/12000对控制网的相对中误差(M控)和放线的相对中误差(M放)为:M控=M放=1/10000-1/2000。相对的测角精度分别为120和10

12、。基础验线的允许偏差长度L30m 允许偏差5mm30mL60m 允许偏差10mm60mL90m 允许偏差15mm90mL60m 允许偏差120mm四,观测成果计算变形观测使用精密水准仪配合水准尺进行,操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边坡监测使用J2级以上经纬仪和一级测距仪配合钢板尺进行。 进行观测时要首先对基准点进行检测,观测点要与基准点闭合,路线不能闭合时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认真检查全部外业观测记录,经严密平差法进行平差计算和处理之后,计算各观测点的位移量,并填写成果表,计算一个观测周期内的位移量,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做出预报。作业时做到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

13、标尺、固定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作业前仪器露天放置30分钟以上,观测时避免外界干扰。 最终成果和技术报告:全部观测工作完成之后,认真检查全部观测成果,并结合开挖、地质、气象等外界相关因素分析成果,绘制各种图表,按要求编写正式监测技术总结报告书,提交全部技术资料和报告。五,注意事项1.测量放样的所有置镜点、后视点必须是控制网的桩点。如果通视条件不好需要临时转点,在原控制网桩点设站时要用全站仪测出应用边的边长,与理论边长比较,确认置镜点、后视点是控制网的桩点。2.必须保证足够的精度,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消除系统误差。3.所有定位放样测量必须有可靠的校核方法。4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5结合现场条件、控制点的选择。姓名班级学号刘宏伟08测绘一班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