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痕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383207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身边的痕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们身边的痕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身边的痕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身边的痕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身边的痕迹 课 题: 我们身边的痕迹课 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过程方法:通过课余时间收集各种材料,再通过拓印的方法,发现身边的痕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难点:拓印的技巧。教学准备: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课前准备:收集硬币、钥匙、树皮、毛巾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反思一、激趣导入。 1、摸一摸,猜一猜。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

2、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蒙住学生的眼睛,让他用手触摸,并猜出是什么东西。)1、看一看,想一想。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觉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从触觉入手感受肌理的材料。把触觉与视觉相联系。 二、探究练习。 1、板书课题。2、找一找,拓一拓。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毛巾。大实物:包装纸,地面,树皮。请同学们翻一翻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拓印的实物,看一看自己的学习用具,可以拓的材料,寻一寻教室里边有什么值得拓印的实物。3、分小组实践探究:可以在教室里找拓印的材料。4、要求: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使学生心中有他。5、整理材料

3、。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以学生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认识的途径。自然带入所学习的领域。学会整理素材,渗透研究的意识。 三、创作表现。(第二课时)1、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制作形式。2、感觉过程,找出问题。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觉?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实物本身不清楚。纸质过薄、过脆,容易破。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3、后期制作。以拓品为底纹纸,剪出白色或黑色的图案贴在上面做衬托使用。在拓品后面画出图案,剪下来贴在另一张纸上制成图案,建筑、人物、动物、生活用品皆可。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总结学习中的问题。在素材的基础上,做艺术处理。直接拓出图案和剪出图案比较容易,重新拼接比较复杂。四、展示评价。1、你发现了哪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肌理?2、你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你刚刚没有来得及一一去拓印下来?3、这些拓印下来的有趣的肌理效果还像什么?还可以组成什么?4、谈谈自己的感受、联想。大胆发表自己的建议,成功展示自我,愉快参与。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到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