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382217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1 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 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循环:陆地-大气 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 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水循环的内因: 水循环的外因: 、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使 ,使水资源得到再生6水资源的定义: 往往 的地区,水资源越丰富。7.我国水资

2、源在 、 分布不均衡。 8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气体能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 气体能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 (水的电解是 变化)说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 和 构成)9.水的构成中:1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10.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11方向: 1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 。公式: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

3、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取kg/m,取m)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下沉(完全浸没时的F浮)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浮) 悬浮 此时 漂浮 此时 时, (最终 ) 当 时, 当时, 14. 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 因为漂浮时,F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 到海,其受到的浮力 根据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 减小,所以 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 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4、刻度特点: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15溶液:(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 的、 的 。16悬浊液、乳浊液:特征名称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17混合物:由 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混合物。18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思考】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 擦洗19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

5、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注意:(1)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20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除外) A加溶剂 B.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21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22溶解度:在 下,

6、某物质在 中达到 时所溶解的 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 , 、 、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23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 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24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

7、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 ; 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由于溶质和溶剂的比值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注意误差判断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上需标明名称和浓度 25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26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27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28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29.粗盐提纯的

8、步骤: 、 、 30.物质分离的其它方法:(1) 加入 ,如明矾、活性碳等(2) 把 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3) 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 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馏装置组成: 、温度计、铁架台、 、接受器、锥形瓶31.为缓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实施了 工程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1. 根据大气温度在 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 层: 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A B 各种复杂

9、的 (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C 两极薄, 赤道厚 D 占3/4的大气质量,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平流层A 臭氧集中在此,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B 气流平缓,适于 C 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 中间层陨石在此燃尽暖 层又称 层,温度高,反射电磁波信号外 层卫星接受反射电视、电话信号温度变化规律:先小,后大,再小,最后大,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2. 和 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 ,热空气 空气的热胀冷缩3.

10、 如果没有大气层: A 地球上没有生命 B 地球上没有声音 C 昼夜的温差大 D 受陨石袭击 E 受紫外线直接照射4.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 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 如形成酸雨B 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 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5. 天气 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 要素: (基本要素),气压, , ,降水等6.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 天气:短时间 如 阴转多云 晴空万里 鹅毛大雪 烈日炎炎 气候:长时间 如 四季如春 秋高气爽 终年高温 冬暖夏凉7.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温度计一般放在 中,A 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 B 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8.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 ;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