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36795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总 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市xx路地块项目2、承办单位概况:(1)承办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xxx(3)单位概况: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成立,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及销售,该公司为xx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开发xxx区保障房项目。公司现有员工1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8人。2011年被xxx区授予“国有固定资产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奖”。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x

2、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6)关于XX市人民政府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7)XX市土地储备管理暂行办法(8)项目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4、项目背景(1)XX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XX市委市政府作出的2011-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XX将在总面积为1125.66平方千米范围内,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为主要工作内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方位、全领域的转型发展,以构建“国际铜都、山水城市、宜居家园、休闲

3、胜地”为目标,将XX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强化中心城市地位、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营造高质量城市环境、控制发展边界,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发展战略,将城市定性为国际铜产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皖江地区商务贸易、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到2015年XX市中心城区人口达7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77平方公里,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将超过100万人,建设用地达100平方公里。XX市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遵循生活向滨水区位集聚、商务向中心区位集聚、商贸向门户区位集聚、工业向运输区位集聚的基本原则,确保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绿地

4、形成布局协调和结构合理。其中居住用地规划形成10个居住片区,包括中部城区的8个居住片区、东部城区和南部城区各有1个居住片区。各个居住片区分别依托既有城区、面向滨水景观、接近公共设施,形成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配置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每个片区包含2-3个居住社区,配置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公共设施用地在城市层面上形成两个综合性公共中心和两个专业性公共中心。结合老城商业中心,依托天井湖的滨水景观环境,形成环天井湖综合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以商业、休闲、娱乐为主导。依托西湖的滨水景观环境,形成环西湖综合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以商务、会展、政务、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为主导。结合既有发展基础,依托XX东站,形

5、成以商贸服务为主导的专业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依托大通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形成以旅游服务为主导的专业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由此形成“东西双城、环抱绿心、沿江面湖、山水相嵌”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2)xxx区全面打造高层次小康社会和文明幸福感城区“十二五”是xxx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幸福城区建设的加速期。作为中心城区,未来五年,xxx区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宏观经济转型发展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富民强区”为主线,以加快发展、走在前列为基调,大力实施服务立区、创新强区、开

6、放活区、和谐兴区四大战略,着力打造实力铜官山、活力铜官山、和谐铜官山,努力建设更高层次小康社会和文明和谐幸福城区。到2015年,xxx区的服务业比重占全区经济总量80%以上,其中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60%以上,成为中心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超过25%。到2015年,经济总量比“十一五”翻一番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累计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300亿元;力争经济总量实现翻两番,占全市比重进一步提高。同时巩固和深化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建成全国社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四优”和谐社区达到95%以上,社区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

7、领先位次。全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坚持民本优先,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积极为民造福。坚持将就业再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工作做好做实,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教育事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建设平安城区,完善幸福城区建设的服务体系。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构建宜业宜居的生态城区。(3)XX市关于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政策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8、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任务分解的通知(铜政办201247号)精神,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相关指示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代拟稿),就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完善“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XX市2012年将完成13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任务,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按照既定目标,2012年全面完成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2039套,供应保障性住房1200套,加快公

9、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人才公寓建设,切实解决新参加工作人员、来铜就业人员等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加大营销力度,尽快回笼资金;积极探索商品房供应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住宅品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推动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明显改善,已不再满足基本温饱的生活,转而倾向于更高层次的需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城市中心区的改造,会使城市中心的真空地带重新获得相应的资源优势,会全面改善城市中心面貌,提高城市对外形象,提升城市的整体知名度和

10、发展空间。城市中心区域是城市价值的核心。通过改造,城市中心区域会改头换面,赢得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保持持续的推动力。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必然会将改造区域原有的功能和城市形态转稼到其他城市区域,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市中心区将过剩的资源合理分配到城市周边地区,从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周边得到了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即相应提高。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城市得到更多的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进而形成城市发展的良性进程。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XX市的经济生活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该项目建设对推动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品质起着积极对的推动作用。(2)项目建设是改善民生建设促进社

11、会和谐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一是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

12、力;三是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该项目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好项目,进而改善民生、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项目建设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率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该项目建设不仅集约节约了土地,还有效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建设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要看到,由于它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继续发展受到制约。目前许多城市在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粗放和浪费现象。“节地”作为“四节一环保”的重要内涵,对城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拆迁区多数属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区域,同时还是影响周边土地乃至整

13、个城市功能和价值的一个症结。通过拆迁改造,利用腾出的土地,建设中小户型的安置房,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节约了土地。拆迁改造还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与配套设施建设,使原有土地和周边建设用地升值,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xx路与长江二路交叉口地块项目是推进旧城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把服务业打造中心城区的首位经济的必然选择。该项目中包含的回迁房120套是改善拆迁户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又一举措。该项目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提高城区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考虑都是必要的。(二)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总用地为12146.87平方米,

14、总建筑面积为41058平方米,其中回迁房面积为10183平方米,配套公建308平面米,商品房住宅17627平方米,商业网店房6453平方米,地下车库及人防面积为6487平米。规划总户数279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建设用地平方米12146.87规划总建筑面积平方米4105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7810其中10183平方米回迁商业、办公建筑面积平方米6453配套公建建筑面积平方米308地下车库人防面积平方米6487规划总户数户279其中120户回迁机动车泊车位辆335其中地上32,地下303非机动车泊车位辆1150容积率2.85建筑密度%18.65绿化率%38(2)建设内容该项目位于xx路与长江

15、二路交叉口,主要建设住宅,商业、办公以及配套的公用建筑和地下车库。2、项目建设投资构成本项目投资总额14360.74万元,承办单位自筹资金3000万元,银行中长期贷款 11360.74万元,其中:(1)建筑工程费:8307.68万元(2)公用和辅助工程费:2181.09万元(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261.03万元(4)基本预备费:895.40万元(5)建设期利息:715.54万元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收入总额:23274.5万元(2)项目利润总额:7873.92万元(3)建设借款资金偿还期(含建设期):2.63年(4)项目投资利润率:54.83%(5)项目销售利润率:33.83%(6)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4.93%(7)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ic=13%):2476.11万元 (8)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3.6年(9)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7.15%(10)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ic=13%):850.52万元 (11)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3.86年(12)盈亏平衡点:63.87%二、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一)需求分析1、XX市房地产建设现状(1)“十一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