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367948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西区《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铁西区《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铁西区《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铁西区《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西区《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西区《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学校:铁西区勋望小学 授课教师: 马 磊 指导教师: 关 艳 春 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故事。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紧扣“隐姓埋名”为线索,通过朗读、批注等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内涵。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王承书崇高品质的敬佩和赞扬,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启迪学生淡泊名利,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教学重点:探究王承书能够隐姓埋名三十年的原因,体会她高尚的品质。教学难点: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与学情分析这篇精度课文以在祖国核武器战线

2、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为题材,介绍了著名女科学家王承书的感人事迹。“淡泊名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承书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隐姓埋名三十年。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在进行本课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前面所学到的学习方法,生字词以自学为主,适当加以点拨,及时进行练习巩固。抓住让学生深受感动的语段,特别是在记叙过程中一轮的语句,着力于朗读知道,并适时背诵。在学习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一边默读一边批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景激趣,导入新课1、 有个人曾说:“我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要把自己的

3、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祖国。”后来这个人为我国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抛弃一切功名利禄隐姓埋名三十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揭示课题:隐姓埋名三十年2、 齐读课题。二、初度感知,整体把握1、 检查预习:交流自学所得,提出自己还不明白的词语,指出书写和读音应注意的地方。2、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再读课文,自主设疑1、 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几方面叙述王承书放弃名利、默默奉献的主要事迹?2、 质疑:(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三十年)四、潜心批读,自我探究1、 出示自读提示:、默读915自然段,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他都做了什么呢?用简要的语言概述。、画

4、出描写王承书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王承书是个怎样的人,并把感受批注在空白处。2、 自我探究。3、 小组交流五、多元道悟,解疑合探1、 了解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都做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研究技术 攻克难关 提纯浓缩铀2、 抓住描写王承书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课文911自然段。(研究解决提炼浓缩铀的技术难题)(课件出示)“从事这项工作,一切要从新开始。这需要牺牲自我的极大勇气!但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抓重点词语谈感受。(热爱祖国,为了祖国毫不犹豫地准备牺牲自己;敢于挑战困难)王承书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指导朗读)过渡:为了完成国家交给的任

5、务,王承书要隐姓埋名,她是怎样隐姓埋名的?交流课文1215自然段。(课件出示)“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过渡:王承书不但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名誉,而且还舍弃了家庭。王承书又是怎样带领大家功课提炼浓缩铀技术难关的?(课件出示)虽然王承书从没有接触过提炼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但她决心凭着自己坚实的物理学术功底,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攻克这个难关。(朗读,读出她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课件出示)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的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

6、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得的有用的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展开想象。读语句,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闪现在实验室和工厂,闪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过渡:从接受任务到成功爆炸原子弹,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王承书想的是国家,念的是原子弹,惟独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小家。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齐读学习16、17自然段。过渡:王承书的牺牲和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课件出示)原子弹爆炸

7、的图片原子弹的爆炸对中国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你有什么感受?做为为原子弹爆炸做出重要贡献的王承书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禁热泪满面,此时此刻,他又是怎样实现它隐姓埋名的誓言的?(学生读) 此时此刻你想对王承书说些什么呢?六、审视文本,放胆质疑再次浏览课文,看一看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七、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学有所获,那你能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吗?2、拓展阅读。(课件出为研制原子弹做出牺牲的人)的小故事3、推荐阅读:功勋试飞员在凌辱中立志的科学家金善宝板书设计隐姓埋名三十年 王承书 (参与原子弹研制) 美名用放光彩坚定承诺 隐姓埋名放弃名利 毅然回国 热爱祖国,淡泊名利王承书 果断授命 解决难题艰苦工作 爆炸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