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35261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截水沟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本标段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截水沟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的编制。1.截水沟砌筑的施工工艺流程路基截水沟工程的施工:采用M7.5罐砌片石,用坐浆法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在舁厅P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砂浆搅拌机350L22水车解放23挖掘机14发电机25KW1在舁职务人数1领,员22技术贝33机械司机64电:r15技术工人206杂工302.2 施工放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路基截水沟需要分段施工,分段放样,放样一般以两个结构物之间的长度为一个单元,以确保水沟与结构物的进出水口顺畅连接;并且根据路基宽度和边沟流水高程放出边沟中线,线位设好以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2.3 沟梢开挖放好路基截水沟内外轮廓线,并用白灰在地上画出,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至距设计尺寸10-15cm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欠挖。基坑开挖后,需进行沟底高程复测。基坑开挖土方应堆起集中运出场外,禁止堆放在水沟外侧,避免路基施工以及路基的排水。开挖清理完毕后,请监理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2.4 片石砌筑?磔砌施工前,应对浆砌片石进行检验,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150-300m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如有锋棱锐角,应敲掉)。使用做镶面时,

3、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后部可不修凿,但应约小于修凿部分。砌筑时根据设计坡度,两面立杆接线或样板挂线,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校正线杆,以保证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砌体施工时,分层砌筑,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前,已砌筑表面应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砌筑时采用坐浆法施工,严禁先铺石后灌浆,砌块应平砌,即大面朝下。砌缝宽度控制在20mW内,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100mm同时砌体的上、下层不应有通缝。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当

4、的稠度,一般宜在23小时用完,气温超过30c时宜在12小时内用完,对已初凝的砂浆严禁使用。砂浆拌和必须采用拌和机拌和。施工时准确计量,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工程质量。?2.5勾缝及养生砌体的勾缝砌浆采用10#砂浆,勾缝前用钢丝刷清除缝内泥砂,洒水湿润后再进行,以防砂浆凝固后空鼓脱落,。勾缝一律采用平缝,砌体勾缝嵌入砌缝10-16mm采,缝梢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每砌好一段,待浆砌砂浆初凝后,用湿草帘覆盖定时洒水养护,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2.6 回填夯实完成了砌筑和砼浇筑后,要按要求分层回填土,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用打夯机夯实,并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

5、。2.7 质量控制和验收为保证边沟施工质量,及时修正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在现场配专职职检人员,以便及时进行检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按交通部2004年颁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进行检查验收。本段边沟完成并验收通过,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砂浆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F检查2轴线偏位(mm)50经纬仪或尺量:每200m测5处3沟底图程(mm)+15水准仪:每200m5点4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30或不陡于设计20m拉线、坡度尺:每200m测2处5断面

6、尺寸(mm)30尺量:每200m测2处6铺砌厚度(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7基础垫层宽、厚(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1)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2)浆砌片(块)石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基础中缩缝应与墙身缩缝对齐。(4)砌体抹面应平整、压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5)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6)沟底不得有杂物。3.边沟砌筑质量控制?3.1材料要求(1)石料选用厚度不小于15cm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片状石料,石料质地强韧、密实,无风化剥落、裂纹和结构缺陷,表面清洁无污染(2)砂浆使用强制式拌和机现场拌和,材料使用中(粗)砂。

7、砂浆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稠度;在拌和2-4h内使用完毕;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3.2沟体砌筑质量控制(1)边沟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每分层高度10-15cm(2层卧片石)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筑砌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应相互错开,不得出现通缝。( 2)砂浆要饱满,石缝以砂浆和小碎石充填,片石不能竖立使用,石料坐浆要符合要求,不能紧贴无砂浆,宽度要一致,不能有假缝,各段水平砌缝一致。( 3)砌筑中的三角缝不得大于20mm各工作缝相互错开。若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要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 4)砌体的外观质量应达到美观、整洁,表面无泥浆等污染。勾缝坚固、整齐、深度

8、,型式符合要求,无脱落空鼓现象。伸缩缝上下一致,垂直贯通。砌体位置、尺寸不超过规范允许偏差。整个外观形象要达到要求。3.2沟体砌筑质量控制( 1)要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测。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严格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材质、强度试验,并严格控制砂子粒径及含泥量等指标不超过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制度。保证砂浆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 3)及时请监理和业主进行有关项目的质量检测,如有缺陷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 4)基础施工前要精确定出基础的平面位置。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在施工过程中,做

9、好地表的防排水工作,基坑开挖后及时施工,防止雨水浸泡。石料使用前应洒水,确保砌筑质量。( 6)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施工中砌缝砂浆饱满,不得有空洞现象。( 7)选派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施工作业,严格按技术规范做好各项记录、试验并及时进行养生。( 8)排水沟纵坡顺适,沟底平顺,伸缩缝应采用防水材料填塞。4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2)工程开工前,首先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每个管理人员具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项目在进行工程技术交底的同时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坚持做好工人入场三

10、级安全教育。(4)加强特殊工种的培训教育,确保持证上岗率达到100%。(5)拌和设备在开始运转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注意联结的紧固情况,检查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注意检查电气系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还要检查传动链的张紧度。场内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电器开关设在防雨防晒的电器箱柜内,距离地面不小于1.5m。(6)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上班。(7)在道路和施工现场周围设立、配备必要的交通标志、警示牌,保证过往的施工人员、机械、车辆的安全通行。(8)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正确佩带安全帽,不得穿拖鞋、凉鞋、裙子、背心等不符合要求的服装。(9)卸料车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卸料时,卸料车附近

11、严禁站人。(10)装卸、洒铺及翻动粉状材料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侧,装卸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1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各种机械的操作规程施工,在作业地点挂警告牌,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12)闲杂人等不得进入施工作业区。5 .文明施工及环保控制措施(1)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使每个参与建设的职工都懂法、守法、依法施工。同时,自觉接受当地环保及其它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2)加强环境管理,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控制原则,将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弃渣堆放点应统筹安排,堆放点应远离河道,不覆盖原有植被,按规定对弃渣场进行绿化。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

12、坏。( 3)在施工现场,以及其它地方必须有反映公司项目意识、企业精神、时代风貌的标志标语,工地内要设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及时反映工地内外各类动态。( 4)加强环境监测与事故预防,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必要时,邀请有关环保科研部门来工地现场监测,以确定是否发生环境污染( 5)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必须严格按方案布置搭设,保证设施的牢固、整齐、美观。( 6)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改造,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各种材料要随用随清,不留料底。工人操作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7)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施工场地地处居民密集区,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因施工对大气、水源污染和噪声扰民。( 8)施工现场设专人管理车辆物料运输,防止遗散。( 9)要节水减污,提高施工用水重复率,降低废水排放量。( 10) 继续加强施工污染的终端处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污染。(11)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