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35144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化学学习资料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4蒸馏操作要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的流向为

2、自下而上;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2)两种结晶方法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如海水“晒盐”。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

3、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 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2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

4、用小火加热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解析:选B蒸发皿中所盛液体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A项错误;当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可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从而避免了固体飞溅,B正确,C错误;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必垫石棉网,D错误。1萃取(1)依据: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2)概念: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分离方法。(3)萃取剂:萃取时,在液态混合物中加入的溶剂。(4)实例:CCl4和水互不相溶,而且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Cl4可以把溴从溴

5、水中提取出来,CCl4为萃取剂。2分液(1)概念: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2)萃取和分液的主要仪器:分液漏斗。(3)实验装置特别提醒(1)常用萃取剂有苯和CCl4。(2)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上层为水层,下层为CCl4层,而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上层为苯层,下层为水层。1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作萃取剂吗?提示:不可以。尽管碘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但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2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充分振荡后,再如何操作?提示:充分振荡后,应将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6、记忆口诀萃取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2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操作目的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发生危险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壁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保证分液漏斗内部气压与外界相同,使液体顺利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黏附下层液体3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1)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2)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检

7、查是否漏水()(2)分液时,下层液体先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利用分液法,可以分开水和花生油的混合物()(4)用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静止分层后,含碘的汽油层在下层()答案:(1)(2)(3)(4)2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解析:选C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这

8、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需旋开活塞放气。 1概念: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点,使之汽化,然后将蒸气重新冷凝为液体的操作过程。2适用范围:蒸馏可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水等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3蒸馏的装置及主要仪器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4粗盐(含MgCl2及泥沙)的提纯(1)提纯流程:粗盐溶解Mg(OH)2滤渣Mg(OH)2、泥沙(2)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NaOHHCl=NaClH2O。1(1)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与常用蒸馏装置相比,少了温度计。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

9、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提示:(1)温度计的作用是控温和显示加热范围。因为制蒸馏水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难挥发性杂质,蒸馏出水,水的沸点恒定为100 ,故不需要温度计。(2)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是为了使馏出物充分冷却。2蒸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应如何放置温度计?提示: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用来测量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1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1)检查蒸馏装置的气密性。(2)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待分离或提纯的液体混合物,并加入几粒碎瓷片。(3)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4)给蒸馏烧瓶加热。(5)收集馏分。(6)停止加热,拆卸装置。2蒸馏实验的

10、注意事项(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也不能少于。(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入,从上口流出。(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1下列对蒸馏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蒸馏烧瓶剧烈跳动C冷却水的方向应上进下出,这样水流比较畅通,冷却效果更好D当蒸馏到烧瓶内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不能直接加热蒸干解析:选A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是为了准确掌握馏出气体的温度

11、,A项正确;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过热时液体因暴沸而剧烈跳动,B项不正确;冷却水的方向应下进上出,C项不正确;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蒸馏烧瓶中液体蒸干,D项不正确。2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下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解析:选D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A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不正确;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C不正确。 1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分离与提纯的方法适用范围实例过滤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粗盐的提纯结

12、晶与重结晶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蒸馏(分馏)难挥发的固体杂质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蒸馏水、无水乙醇的制备、石油的分馏、CCl4(沸点76.75 )和甲苯(沸点110.6 )混合物的分离分液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CCl4和水的分离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利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溴2.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可以归纳为:“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1)“杂转纯”: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物,这是提纯物质的最佳方案。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则可将混合物加热使NaHCO3全部转化

13、为Na2CO3(2NaHCO3Na2CO3H2OCO2)。(2)“杂变沉”:加入一种试剂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最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3)“化为气”: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如食盐水中混有Na2CO3,则可加盐酸使CO转变为CO2逸出。(4)“溶剂分”(物理方法):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或被提纯物质萃取出来。如用CCl4可将碘从水中萃取出来。3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原则(1)不增:操作中不引入新的杂质,由于所加试剂过量而引入的新杂质必须除去。(2)不减:尽量不减少被分离或被提纯的物质,被分离或被提纯的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后,应将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3)易分:被分离或被提纯的物质应易

14、与其他物质或杂质分离。(4)复原:操作要简单易行,所选试剂容易获得、价格低廉,并且被分离的每种纯净物都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5)除杂试剂要选择合适的顺序。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解析:选B反应后剩余物为KCl、MnO2的混合物,利用KCl溶于水而MnO2不溶于水的性质,先溶解再过滤,然后洗涤、干燥即可。2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 198 1.11 gmL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 290 1.26 gmL1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A.萃取法B结晶法C分液法 D蒸馏法解析:选D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