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34081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旅游局年度旅游服务工作总结 一、今年主要工作今年以来,县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成功创建“山东旅游强县”为契机,按照“点上抓项目,面上抓乡村旅游,整体抓产业配套”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县旅游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呈现新亮点。预计全年可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0.和25%。其中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接待游客2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均居全市首位。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副省长孙绍骋、张超超、邓向阳等多位国家、省部级领导,上百次考察团前来齐河考察学习旅游工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市

2、重点项目建设暨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成功在我县召开,县旅游局再次被评为“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先后荣获全省“好客山东贺年会最佳组织奖”、“好客山东休闲汇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等0余项荣誉称号。 (一)成功创建“山东旅游强县”。启动创建山东旅游强县工作以来,县旅游局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先后完成档案材料整理、现场打造、氛围营造等工作。1月日,x县被正式命名为“山东旅游强县”,成功跻身全省20强。 (二)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欢乐世界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加速装饰装修和设备调试特检,预计明年月份可对外开放营业;温泉度假村项目主楼已施工至9层,两侧副楼正在进

3、行层施工。水上世界项目已完成隐蔽地形打造和广场硬化。齐鲁文化古城项目已完成详细规划,正在进行景观水系造景。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项目被列入全省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中文化旅游业重点工程。同时,县旅游局协调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为项目办理了立项、土地等各项手续。 (三)乡村旅游实现新突破。按照“两带七点”的发展思路,以安头乡昌润致中和有机农场等农业园区为培植重点,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亮点。祝阿镇入选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文化旅游名镇,安头乡塚子张社区规划建设了集餐饮、采摘、娱乐、素质拓展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被省旅游局评为“好客山东最美乡村”。全县新注册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

4、司家,发展省级标准化农家乐16家,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举办了首届梨花旅游节、荷花节及大闸蟹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吸引数万名游客来齐体验观光。在全省乡村旅游座谈会上,我县做了典型发言;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暨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上,安头乡塚子乐园及昌润致中和农场成为全市唯一的乡村旅游项目观摩点。 (四)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聘请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xx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齐河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初稿已完成。同时还编制了安头乡塚子张社区农家乐规划、宣章荷盛源景区规划等详细规划,搭建起了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框架。由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所王贵祥教授主导编制的齐鲁文化古城项目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并分别

5、向省旅游局和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做了规划汇报,特别是我县被省旅游局列为全省旅游规划重点扶持的30个县之一。齐河欢乐世界项目规划荣获全省规划创新奖,是全市唯一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县。 (五)产业要素配套不断完善。积极引导旅游企业提档升级,开展创、创星工作。目前,泉城阳光假日创建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众豪特产创建山东省银牌旅游购物商店、定慧寺创建a级景区已通过省、市旅游局初验。同时,积极推荐黄源黑陶、黄河三宝、五彩花生等特色产品参加了全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 (六)接待服务细致周到。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项目是我县对外展示经济发展成就的一面窗口,已成为各地区考察团来齐的重要考察点。县旅游局在全力为项目

6、服务的同时,积极做好接待服务工作,为来齐嘉宾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先后接待国家、省部级领导干部1余人次,各地区考察团多个,近30人次。同时,高标准承办了省、市现场会观摩点打造任务,为我县对外展示形象增色添彩。 (七)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以贯彻落实旅游法为抓手,充分发挥县旅游执法大队职能,联合公安、消防、安监、质监等部门,在黄金周及节假日制定旅游安全保障方案,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全年受理游客咨询及投诉600多件,开展执法检查行动50余人次,检查导游300余人次,实现了旅游业“健康、安全、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行风政风”(公共服务类)民主评议活动中取得了第一名。 (八)市场营销成

7、效显著。一是加强媒体宣传。在央视一套朝闻天下、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栏目投放了以“黄河明珠生态齐河”为主题的旅游形象宣传片,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组织泉城海洋极地世界等企业入驻同程、携程等旅游门户网站,积极开辟网络营销渠道。二是外出宣传推介。先后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第二十届国内旅游交易会、“22X中国山东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推介会,发放旅游宣传资料万余份,取得丰硕成果。同时,历时近3个月,高标准策划编印了齐鲁文化古城中国珍宝馆#226;木雕玉石藏品和齐鲁文化古城罗汉堂•五百玉罗汉雕塑画册,展示了齐河旅游项目品位。 (九)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积极加强与香港中旅集团、北京蟹岛集团和山

8、东柏禾公司联系,并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同时,积极引进上级无偿资金,为安头昌润致中和农场争取“一圈一带”专项资金200万元,为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争取扶持资金0万元。 (十)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泉城海洋极地世界获全市地接工作贡献奖、优秀导游团队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全市导游技能服务大赛中,我县三名导游入围决赛。我县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报名及考录人数连续三年均居全市首位。县旅游局5名同志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3名同志被县政府授予“山东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记三等功一次。 二、明年工作计划明年,县旅游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省委、省政府“一

9、圈一带”建设战略机遇,努力实现旅游业再上新台阶。具体工作思路是“立足一个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强化五项措施”。“立足一个目标”:确保全市领先,全省进位。力争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各项旅游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首位,旅游综合实力在全省27个旅游强县中争取进步2-5个位次。突出两大重点”:一是加快项目建设,以把黄河国际生态城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全力服务项目建设,确保欢乐世界项目如期开业;水上世界、温泉度假村、齐鲁文化古城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打造区域“旅游航母”。同时,按照“三年打基础,两年搞创建”的工作思路,力争用5年时间,将生态城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是大

10、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争创“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xx县”为目标。按照“两带七点”的发展框架,倾力培植典型,积聚要素,打造环济南休闲游憩带和京沪高铁沿线游的乡村旅游新亮点,力争全县新增省级标准化农家乐0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处,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强化五项措施”:一是抓境界提升。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看学帮带”相结合,认真学习先进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各乡镇、街道办、相关部门和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专家、学者来我县授课,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二是抓产业配套。继续开展“创a”、“创星”等创建工作,按照“成熟一批,创建一批”的原则,

11、加快宾馆、饭店、景区提档升级,力争明年全年创建国家a级景区2处以上;星级饭店、餐馆家以上;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2处,完善旅游功能配套。同时,加快推进特色餐饮街区、休闲购物街区的建设。三是抓市场营销。深入开展好“休闲汇”、“贺年会”活动。特别是欢乐世界开业后,全面推介“一日游”,重点谋划“二日游”旅游产品,编印旅游宣传手册、旅游地图,完善交通导示系统,做好媒体宣传,真正叫响“享受生活、常来齐河”品牌。四是抓好招商引资。广泛网络线索,着力引进农业公园等观光休闲类“农”字号的旅游综合体项目。加强与省、市发改、财政、旅游等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一圈一带”、乡村旅游等上级政策资金,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

12、任务。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引智”与“培智”相结合,搞好旅游人才特别是乡村旅游人才的引进培训工作,借助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师资力量,对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为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同时,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目前,齐河旅游工作的重点在生态城内,基础设施配套由生态城管委会负责实施,而县旅游局则承担了度假区调度、报表以及项目协调服务等工作,特别是黄河国际生态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办公室设在旅游局,仅仅依靠县旅游局推动创建困难重重,对此省市旅游主管部门都对我县度假区管理问题提出

13、了异议,旅游工作存在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旅游业良性发展,亟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旅游部门职能。 (二)产业配套不完善。全县旅游产业重点在生态城,产业要素配套应为生态城及周边乡镇,但目前发展滞后,导致大量游客留不下、住不下。建议县里突出抓好生态城内和周边乡镇的旅游产业配套。同时落实服务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激活发展动力。 (三)乡村旅游实施重点培植。乡村旅游村村铺开、镇镇发展容易导致特色不明显、开发档次低及无序竞争等多种问题,建议县里重点抓好2-3个农业旅游园区典型和农家乐典型,特别是重点打造安头塚子张社区,给予资金、土地、政策扶持,确保其“活”起来、“火”起来。 (四)筹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是黄河国际生态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山东旅游强县”复核的必备条件。省旅游局一直在关注我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建议县政府及早谋划,在生态城内高标准筹建一处集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行业协会、导游管理服务中心和旅游执法大队为一体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五)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县旅游局面临职能弱,专业人才少的局面。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层次、专业性的旅游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执法人才、导游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建议下一步县里在人才招聘时,安排招聘旅游执法、市场营销专业和政务导游各名。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