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329862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0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改编版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浓硫酸、氨水、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先辈们用什么使它变

2、的丰富多彩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化学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要接触一门新的学今天开始,科化学,化学究竟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呢? 教师通过书本内容和生产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关于什么 的科学。明确化学是一通过教师启发,性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课本P-3。 从实际出发 引起兴趣 导入 新课通过利用化学创造出新物质的一些实例启发学生知道化学在各个领域的用处:化学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生能源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命科学、基础,在人类面临一系列危机的今 天,化学尤其显得重要,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

3、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 测定(教参p.7图1-1)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 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自然段。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归纳、讨论、综合、记忆。 有害气体。粉尘、1污染空气的性质:做练习二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3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指导)【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学生做练习 、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 教知识1 3学目标2、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目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取用、仪器组装、气体的检验和能力 标 气体的收集目标重点、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

4、操作注意事项 点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 讲解 分析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3、反应装置: 强调:“改变” )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的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插入试管内的导管刚露出橡皮塞 用外焰在药品部位均匀加热) 实验结束后,先拿出导管, ) 灯 物质名称 ) 氧气(O2水(HO) 2)O 五氧化二磷(P52学生通过教师叙述以及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明确化学生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拥有的物品更丰活更美好,. 富。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剩余 归纳、总结 独立完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处 1/

5、3 演示操作出示挂图 强调: 再熄灭酒精注意事项演示 原子种类 其中氧原子的质子数 明确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 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进行实事 记住 ):例如(课本P-2增加粮食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 产量解决粮食危机;抑制细菌和病毒利用化学生产药物, 保障人类健康;利用化学生产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解决环境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危机和能源危机生利用化学从石油中得到优质纤维,(甚至可以使这件衣产出漂亮的衣服服冬暖夏凉,并且可以改变颜色)。化学可以使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教师活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

6、柱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而不是全部呢?1/5集气瓶内气体的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3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课后小结】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是每个公民都应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 尽的义务和责任。 策略和 讲演结合 方法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复习氧气具有哪些化学

7、性质? 怎样得到纯净的氧气? 导课 怎样制取纯净的氧气? 新授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1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 + 锰酸钾高锰酸钾 ) 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注意: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堵 一团松软的棉花,以防止药品颗粒进入导管 4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1)(小结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和条件 (固体)(气体) (加热) ( 2)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溶解性:溶于水: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问题。气体约占总体的 【分。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 。钟罩内,火焰 实验记录: 红

8、磷燃烧时有大量生成,打开弹簧夹 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积瓶容瓶,约占 集气 。的 。火焰讨论、思考、分析、 归纳得出结论。使我教学媒体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出示药品样品演示2-5 + 氧气2-6 氧气二氧化锰+ 讲解 归纳总结 排气法 教学意图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有关仪器和药品 学生 活动 思考回答 注意观察药品的色、态记住药品的颜色和状态 听讲讨论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 规律 掌握 会应用 教师操作魔棒点灯和氨水使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变红的实验。 (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0.94%21%(78%)、氧气()、稀有气

9、体( 结论: 室温下过氧化氢可以分解出氧气 不溶(或微溶): 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 小于空气:向下排空气法 学生观察实验。 理解记忆p.7p.8 阅读课本 准确记忆)、 排水法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性 趣和热情。自己得出结论 讨论 得出结论 对比讨论回答 教师介绍化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化学的要求: 认真预习,重视实验。学会与同学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作与交流。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气、其它体和)化二氧碳(0.03% 。(0.03%)1),(见附【投影】课堂练习一 生做练习。 教师活动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问题引入】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

10、的污染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能分解出较多的 氧气二氧化锰不能分解出氧气,且本身的性质和 质量均无变化;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后, 且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未改变。2 、催化剂:(一变二不变)二、分解反应:(一变多)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分解反应。 、工业制氧气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本质区别: )目标P15 14P40(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推导气体制取的一般 作业反思 掌握较为困难规律学生听讲和思索。 杂质做练习一指导学学生活动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第二、第三阅读课本p.9 反应速度加快, 分析反应式进行 对比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进行讨论 使学生知道化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要

11、求,为将来学 习化学知识作好铺垫。教学意图 理解记忆 观察理解 掌握记忆 : 三、小结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

12、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二、新课教学: 板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

13、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3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

14、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