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32377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S1694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Version 版 次Update 修 订Page页码Update/Modify Reason 制订/修订原因Author 修订者Date 日 期Compile 编制Dept. 部门: Check 审核Dept.部门:Approve 批准Dept.部门:Name 姓名:Name 姓名:Name 姓名:Date 日期:Date日期:Date日期:Co-Signature 会签Dept.部门:Name姓名:Date日期:批量生产合同评审流程责任部门/人员活动/过程文件/相关程序记录营销部1批量生产合同评审开始营销部2接

2、到顾客的批量订单/紧急追加订单营销部3对顾客的订单格式进行转换营销部合同评审是4合同评审否记录营销部5解释说明/通知顾客营销部6顾客的反馈营销部7制定发货计划发货计划营销部8顾客反馈生产部9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计划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1 目的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和适用的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的控制。3 职责3.1 生产部:按相关要求组织生产,对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负责产品的防护。负责组织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及其控制方法。生产设备

3、的管理和控制。对各车间的工序控制和设备维护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生产过程出现的异常问题提供技术支持。3.2 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3.3 营销部: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 4 程序4.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公司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受控的条件包括:4.1.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策划:生产部按制造流程及相关作业条件策划相关产品实现的质量计划或QC工程表。具体执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4.1.2 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生产部根据营销部的生产指令单和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如合同附件、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的输出等)获得必要的生产服务信息。按生产计划控制程序编制周生产计划。4

4、.1.3 作业规范准备:生产部制订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相关工艺文件下达生产指示卡,质量部制订相关产品的检验作业指导书。4.1.4 生产部设备课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需要,安排适宜的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车间按设备管理制度、6S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实施,车间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确保生产设备及工作环境处于良好状态。4.1.5 质量部负责对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监视和测量活动配置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确保现场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在检定合格的有效使用期内。具体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4.1.6 质量部负责按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程序,对产品实施检验和试验并做好记录。生产中要认真做好自检并按规定作好

5、相应记录。有首检要求的,需经检验合格,检验员签字认可后,方可批量生产,确保加工产品的质量;本公司产品未经检验合格,不允许放行和交付;对产品的放行应执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程序的有关规定。4.1.7 生产车间应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监视重要的过程参数并作好相应的记录。生产部会同有关部门每月对生产车间的工艺纪律、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环境等进行1-2次检查。4.1.8 本公司产品交付后的活动主要是收集顾客反馈的信息,由营销部记录并反馈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具体执行顾客满意控制程序。4.2 过程确认4.2.1 漆包圆绕组线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伸线 漆包 成品检验 包装 入库交付4.2.2 关键和特殊过程4.2.

6、2.1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是:伸线工序。本公司生产的特殊过程是:漆包过程。 4.2.2.2 本公司对产品实现的关键工序进行控制,控制措施包括: a) 对所使用的设备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执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b) 生产部负责编制作业指导书,经生产经理审批并实施,以保证产品质量;c) 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填写伸线作业记录和相应的检验记录;d) 当发现过程参数偏离设置要求时,作业员应及时上报班长或车间主任调整,必要时请求生产部支援。4.2.3本公司对产品实现的特殊过程进行控制,控制措施包括:a) 对特殊过程(漆包过程)

7、的控制,由生产部负责确定控制要求,明确温度、速度等参数的设定,以期达到规定的要求; b) 设备验收合格后由生产部组织对过程的设备、工艺进行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c)设备课应确保生产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满足工艺要求及定期维护保养,具体执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d)由生产部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并编制作业指导书,以保证作业的规范性及保证产品质量;e) 对(漆包过程)的温度、速度等参数控制应进行监视并记录;当发现过程参数偏离设置要求时,作业员应及时上报班长或车间主任调整,必要时请求生产部

8、支援。f) 过程的再确认: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应对上述过程以4M移动表的形式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根据需要对相应的生产工艺予以调整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改; 4.2.2.4生产过程异常时的产品,均应按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实施相应的确认、评审及处置。 4.3生产计划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按生产计划控制程序作业。4.4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4.4.1 根据需要,质量部规定所有标识的方法,并且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4.4.2 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伸线和原材料以有无贴

9、合格标志或有无盖合格印章表示其已检和待检状态),负责对所有标识的维护。4.4.3 产品标识4.4.3.1 进货物料标识:以供应商原有标识及IQC检验标签作为进货标识,a) 物料进公司,仓管员负责组织搬运工将其按规定的区域摆放并挂待牌,或者挂上物料标识卡,或者贴标签,注明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进货日期等内容。b) 经质量部检验合格的物料,由检验员贴合格标签以示验证合格。由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c) 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贴不合格标签,或挂不合格标识牌,或放置于不合格区。4.4.3.2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标识 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由作业员贴标识纸,以示待检,待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加盖印章,表示已检合格。对于不合格

10、的半成品则贴不合格标签,并放置于不合格区。4.4.3.3 成品标识 加工完成后的成品,作业员应贴标识纸,以示待检(必要时分待检、已检区),由检验员检验合格,并在胶轴上贴上PASS纸。对于不合格的成品贴异常品标签或者不合格标签,放置于不合格区。4.5.4 产品的追溯:4.5.4.1 根据成品线轴的标识,可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日期、班次、机台、作业员及检验员。4.5.4.2 根据具体日期、班次、机台,可追溯到当班流动卡、生产指示卡、漆包品质管理表、成品检验规范、过程检验记录及原材料情况。4.5.4.3 根据半成品的标识,可追溯到生产日期、班次、机台、铜料类型、作业员、伸线作业记录等。4.6 顾客财产的

11、控制:本公司暂无顾客财产,日后若有顾客财产,则按如下方式控制:4.6.1 顾客的财产一般包括: a) 顾客提供的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包装材料、生产及其检测用的设备; b) 服务作业,如代贮存、来料加工所涉及的材料;c) 代表顾客提供的服务,如代顾客托运;d) 顾客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规范、图样等。4.6.2顾客财产的验证 a) 质量部按照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程序要求进行验证并记录; b) 在进货、使用、贮存、搬运期间如发现不合格,营销部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顾客,协商处理; c) 本公司的验证不能免除顾客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4.6.3 验证合格的顾客财产入库贮存时,在其标识上应注明为顾客提供的产品。

12、4.6.4 对于顾客财产的贮存和维护,应根据产品的特点,或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控制,若发生贮存、维护不当造成损坏或丢失,及时反馈给顾客,协商处理并作好记录。4.6.5 顾客的财产应按顾客指定的用途使用,未经顾客同意不得擅自挪作它用或处理。4.6.6 顾客知识产权的控制 对于顾客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技术、产品规范、设计图纸、管理或商业机密等信息,营销部应在合同中予以说明,应进行保密控制,生产部对其适用性确认后才能接受,并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还应标明“某顾客提供”字样。4.7 产品防护:产品的搬运、包装、储存及交付控制,执行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4.8本程序所生的质量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5 相关文件5.1文件控制程序 5.2记录控制程序 5.3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4设备控制程序 5.5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 5.6报价及订单审查控制程序 5.7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5.8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5.9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5.10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5.11QC工程表 5.12CC-14D作业指导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