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15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31413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案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案15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案(15篇)小学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 感受语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 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整体感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学们想听吗?(讲述故事虚度的日子)同学们,你倾听出了什么?谁能告诉我?(浪费时间,不再回来)你说的真好。是啊,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刘庆不会也不能让时

2、间倒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关于时间的优美散文:匆匆(板书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你来告诉我,读了几遍课文?你呢?很好,下面有请三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的是否正确、流利。读完了,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的怎么样?()你说的真好,你能读读这句话吗?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一下?4、小结: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的出自己的体会。收获真不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二、精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1、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

3、来读课文。师范读(配乐朗诵)2、划分层次,再读课文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走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3、生再读课文(配乐)非常好,能体会散文的意境,诗一样的语言。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A、句子B、词C、段落读第三段,你觉的哪些句子能体现匆匆呢?(交流讨论)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又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4、小结:同学们做的真好,能做到边积累边运用,全体训练,从而感悟时间的匆匆。作者又发出怎样的感慨和叹息呢?(徘徊、叹息)是啊,不能只是徘徊和叹息,他决定不能白走这一遭。我们呢?我们能吗?对

4、,不能。三、拓展延伸,情感倾诉1、同学们,有一篇文章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推荐给大家!(补充时间布)2、老师寄语:时间的宝贵就在于它的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吧!3、同学们,课下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上课时我们再交流。谢谢大家。小学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读11个字(含2个多音字“的”和“累”)。2.能够给别人讲述夸父追日的故事。3.初步理解夸父为追求光明而献身和为后人造福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能讲述这个神话故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夸父为追求光明而献身和为后人造福的伟大精神。查阅资料:学过的女娲补天、羿射九日故事,夸父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

5、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并讲述学过的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神话,把学生带入神话故事的情境。汇报了解到的夸父的有关资料,引入新课。二、自学新字,质疑问难。1.认读11个字,读准音。找出各自的生字,查字典等方法解决。2.自渎课文,读熟练,注意停顿。(1)逐段读(2)读全文(3)指名读3.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三、了解故事内容,解疑,为讲故事做准备。1.带着问题,熟悉课文内容。2.想一想: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你喜欢他吗?为什么?随学生汇报,师板书,熟悉课文内容,解决问题。3.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4.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夸父族的故事呢?四、练习讲故事。1.逐段讲。可以增加自己的语

6、言。2.完整讲。先在组内讲,再上台讲,师生评价。五、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小学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有些动物要冬眠,刺猬是怎样冬眠的。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和按事情的先后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做一部分词语练习。4、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为什么有些动物要冬眠,刺猬是怎样冬眠的。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按“预习”要求读课文。想想刺猬是在什么情况下冬眠的,有什么特点。(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三)读懂每个自然段,找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主要句子,画上线。

7、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划分段落。二、教学重点、难点读懂每个自然段,找出自然段中概括主要意思的句子,再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段落。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读解生字新词。1、一边读课文,一边结合句子的内容,通过查字典词典,读解生字新词(同桌可以分工合作)。嗅(xi):闻,用鼻子辨别气味。刺猬(wi):哺乳动物,头小,四肢短,身上有硬刺。昼伏夜出,吃昆虫、鼠、蛇等,对农业有益。抛(po):扔的意思。靴(xu):有长筒的鞋。扭(ni()亮电灯:扭,转动电门的动作。扯(ch)不上关系:就是拉不上关系。扯,拉的意思。消耗(ho):耗,减损,消费。力量、精神、东西等因使用或者受损而渐渐减少。测(c)量:测,测量

8、。用仪器确定温度、速度、长度、高度、时间等数值。地窖(jio):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如地窖。盛(chng):把东西放进去。还读“shng”,如茂盛。刨(bo)花:刨,刨子。刨木料时刨下来卷着的薄木头片。摄氏度:摄氏温标的单位。纯水的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平均分成100份,每份表示1度。这种温标是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的。竭(ji)力:竭,全部拿出。尽最大力量。趋(q)走:趋,赶,赶走。嘶(s)嘶:嘶,马叫。这里指刺猬身体发出的一种近似气体排出时的声音。蜷(qun):身体弯曲收缩。拎(ln):提着。电筒(tng):手电筒。干燥(zo):燥,缺少水分。没有水分或缺少水分。

9、究竟(jng):竟,出人意料。究竟是毕竟、到底的意思。难驯(xn):驯,让动物驯服。难以让刺猬顺从。畜(ch)生:多指牛马猪羊等家畜类。“生”读轻声。这里指刺猬。2、纠正以下容易误读的字音:“傍(bng)晚”的“傍”不要读成“p2ng”的音;“当(dng)天”“当(dng)球玩”的“当”不要读成“dng”的音;“似(s)乎”的“似”不要读成“sh”的音;“兴趣(q)”的“趣”不要读成“q”的音;“缩成一团”的“团”,“好玩”的“玩”,“整个”的“个”,都应读儿化。3、注意“测”与“侧”,“窖”与“窑”,“燥”与“躁”,“驯”与“训”的区别。4、大家说一说,刺猬是在什么情况下过冬的,有什么特点。

10、把画下来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交流讨论(教师暂不做结论)。(二)按“预习”要求,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明了刺猬是在什么情况下冬眠的和刺猬冬眠的特点。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1、用“一边读,一边想”,加上“一边画”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找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概括自然段段意(没有中心句,自己归纳)。第1自然段:九月的一个傍晚,我在葡萄园发现了一只刺猬,决定带回去看它是怎样冬眠。第2自然段:我把刺猬带回家。第3自然段:当天晚上,刺猬喝了牛奶,吃了牛肉。第4自然段:一本书中说,冬眠和四季扯不上关系。低温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第5自然段:动物进入冬眠,体温下降,生理机能也一同下降。第6自然段:我用别的方

11、法测验刺猬怎样冬眠。第7自然段:刺猬要多吃东西来保持体温,竭力驱走冬眠。第8自然段:气温降到七摄氏度,刺猬终于进入梦乡。第9自然段:半个月后,刺猬睡得真甜。第10自然段:第十三周,发现地上有一小滩水。第11自然段:我断定刺猬撒了尿。端来的牛奶和牛肉也吃了。第12自然段:每隔两三星期,刺猬会醒来一次,吃些牛奶、牛肉,然后继续大睡。第13自然段:第二年三月,我把刺猬放到阳光照射的较温暖的车房里,它又活跃起来。第14自然段:我把刺猬送回当初发现它的地方。2、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结构段,归纳段意。提示:作者写了一件观察刺猬怎样冬眠的事。是按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束的顺序安排文章结构的。这样的文章,一般

12、情况下,事情的发生和起因是文章的开头段(不限定一个自然段)。那中间部分就要看事情的发展变化,可分几个阶段,就是几个结构段了。通常看地点的转换或时间的推移来确定划分的标志。按照这样的方法先自己分段,再小组讨论后解答: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从葡萄园带回一只刺猬,看看它是怎样冬眠。第二段(第38自然段):我仔细观察气温降到七摄氏度,刺猬进入冬眠。第三段(第911自然段):我发现冬眠的刺猬,每隔两、三周醒来一次,进食、小便,然后继续入睡。3、质疑问难:提出疑问后,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讨论解答。以下词语注释,供课堂参考使用。安然:平安,安安稳稳。荡然无存:完全不存在的意思。荡然,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

13、。例行:按照惯例去做。生理机能:身体内部各器官的作用及活动能力。如肺的呼吸,胃的消化,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循环等能力。4、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些动物要冬眠,作者在观察刺猬冬眠的过程中有哪些发现。(二)进一步体会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好处。做一部分词语练习。(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有些动物为什么要冬眠,了解作者在观察刺猬冬眠的过程中,有哪些发现。三、教学过程(一)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把课文中解答问题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然后说一说,共同明确答案。1、有些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说:冬眠不是冬眠,和一年四

14、季也扯不上关系。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作者在观察刺猬冬眠的过程中,发现当气温在十五摄氏度时,生理上有什么特点?降到十二摄氏度时,生理上又有什么特点?直到降到七摄氏度时,刺猬怎样了?以后又有哪些发现?(第1题:一般地说,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体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低温。第2题:睡眠的原因不是低温,因此,冬眠不是一般的睡眠。冬眠是低温促成的。如果你在七月把动物放进冰箱里,它也会冬眠的,要知道,七月可是夏季。相反,就算是冬季,你把动物放到暖和的地方,也不会冬眠的。所以说,冬眠和一年四季扯不上关系。第3题:气温在十五摄氏度时,刺猬的胃口还很好;气温降到十二摄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