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29240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教学设计(片断)反思及点评教学目标1.探究并驾驭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展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造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3.使学生在探究并驾驭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爱好。教材分析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驾驭百以内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一步除法竖式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对学生而言很生疏,因此第一局部的教学内容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这局部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的算理。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接受动手操作与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这一教学策略,层层深化,引

2、导学生列出正确竖式。结合操作,学生对算理有了透彻的了解。在此根底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其次局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这局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探讨,可以很顺当地解决问题。这样,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将教学的重难点一一突破。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口算除法,以及一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学校位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学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须要。于是,我大胆将教材中“小猴子分桃子”改成“小猴子分甘蔗”。这样,学生就可以用小棒代替甘蔗来操作,简便易行,更有助于理解算理。教学设计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1. 引导学生视察情境图。师:才智老公公看大家学得这么谨

3、慎,他可快乐了!他给大家带来一幅画。(出示情境图)师:小猴子们想吃甘蔗,同学们视察一下,它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汇报。)学生汇报。生1:我发觉有两只顽皮得意的猴子,想分掉48根甘蔗。生2:我认为为了公允,这2只猴子必需分得一样多,也就是必需平均分。2.提出问题。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48根甘蔗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1只小猴子分到几根呢?依据学生的提问,师板书例1(有48根甘蔗,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根?)。师:该怎样列式呢?生:482。(师依据学生答复并板书)3.多种方法尝试解决。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宠爱的方法来探究它。我们可以摆一

4、摆,也可以干脆算一算。(学生有的摆小棒,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学生汇报各种算法。生1:我把小棒当甘蔗,每只猴子先分2捆,再分4根,也就是24根。生2:我是口算的,我先算40220,再算824,最终20+424,所以48224。生3:我是列竖式计算的。在黑板上列出 2 4 _ 2) 4 8 4 8 _ 0 师: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说吗?生:因为40220 ,把2写在十位上,824,把4写在个位上,22448,所以48224。师:老师很欣赏你,因为你用以前学过的旧学问大胆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反思在学生反应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老师擅长捕获学生的闪光点,刚好赐予确定

5、、鼓舞,这样就幸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提高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志气和信念。)(二)情境延长,自主探究1. 由情境提出问题。师:这两只小猴子对同学们想出的方法特殊满足,刚要按这个方法来分,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师在情境图上再贴一只猴子)他想干什么呢?生:(异口同声)他也想来分甘蔗。(师板书例2:有48根甘蔗,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根?)生读。师:怎样列式呢?生:483。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边分边思索,把48平均分成3份,应当先怎样分,再怎样分?依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竖式。(学生起先动手分,边分边想,并时常地在纸上写着什么。)师:大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6、,依据分的过程,你是怎样列出竖式的,并选出小组发言人,代表你们组发言。(学生在小组内七嘴八舌地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特别活泼。)一组上前发表自己观点。生:我叫杨斯,我和刘珊一起来完成这道题,我来说过程,刘珊来分小棒。我先写上了 3) 48 (板书),先分4捆,每人分一捆(刘珊演示),在竖式中,也就是先算十位上的4,4除以3商1,把1写在十位上。(板书)133,把 3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31,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板书),再分剩下的1捆零8根,也就是18根(刘珊拆整捆,合并成18 根),1836,每人分6根,(刘珊演示),把6写在个位上,(板书)3618,18-180。师:

7、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杨斯这位小老师当得怎么样?生1:我觉得杨斯讲得特殊清楚,我听懂了。生2:我想说,good, good, very good!师:的确,杨斯这位小老师当得很棒,老师盼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杨斯一样,英勇地站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反思在这局部设计中,我遵循“学生能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的思想,考虑到学生已有刚学到的竖式算理作根底,便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十位不能干脆整除的竖式除法。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小组探讨,顺当地解决了问题,到达了我的设计意图。)3.总结归纳计算方法。师:视察黑板上的竖式,都是先从哪一位除起?生:十位。师:每次除的商写在什么位上?生: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时,商

8、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假如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去除,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师:你总结得真不错。笔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反思老师没有干脆总结,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有助于造就学生的总结归纳及语言表达的实力,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案例点评1. 老师创设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溢童趣的“小猴分甘蔗”的故事情境中绽开教学,最终又续编故事延长到课外学习中,变无趣为好玩,表达了快乐教学的思想。2.重视让学生依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造就了学生的视察实力和问题意识,表达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实力和创新实力。3.扶放结合。恰当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例1,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例2,难点处理得科学到位,既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实力根底,又充分敬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深化。4.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利用老师评、学生评等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调动了学生的踊跃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