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28997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部分设计要则2023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杆上设备局部设计要则一、单相变杆上设备1、终端杆、直线杆杆上单相变安装图均按低压出线方式及安装台数电缆和架空、单台和两台与低压配电箱布置方式组合成各种典型安装图。2、电杆的选用:推举城市区域选用15 米190 梢径型杆;农村区域可选用 12 米190 梢径型杆。3、变压器安装方式承受吊挂加托担保护。安装高度不低于4 米。安装节点承受防盗螺栓,安装完成后将节点螺栓焊死。4、 高压引下线承受绝缘线JKLYJ-10-50,变压器低压侧至低压配电箱电缆依据变压器容量选择。低压配电箱出线视需要选择电缆敷设或架空绝缘或裸农村电网导线架设。低压电缆应有保护管保护,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

2、外径的 1.5 倍,施工完成后,保护管管口应用防火泥封堵密实。5、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1) 、保护:为防止线路侵入的雷电波过电压,在杆上单相变高压侧安装一组避雷器HY5WS-17/50。(2) 、电杆四周做集中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0 欧姆。6、低压电气接线:(1) 、单相变的低压均需经低压配电箱出线。出线回路依据需要承受12 路。(2) 、低压侧可承受三极塑壳断路器,彻底隔离变压器与用户的联络,相线和中性线均接入塑壳断路器。(3) 、电能计量装置可依据省公司有关要求配置。(4) 、由于单相变容量较小,本典设不考虑安装低压电容器作集中补偿。7、 变压器高压侧安装一组高压跌落,高压跌落熔丝

3、按下表选择: 表 1 :配电变压器一次侧熔丝配置表变压器容量(kVA)额定电流(A)熔丝容量(A)302.865403.817.5504.767.5636.0010807.62128、使用范围(1) 、设计图集仅适用于容量为不大于 80kVA 的单相变压器。(2) 、对于单相负荷相对集中的城市、农村供电区域,如一般居民住宅小区、别墅区、街道居民点、农村地区等,应结合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乐观推广应用 10kV 单相变压器。二、三相变杆上设备1、配变台架、综合配电箱安装(1) 、配电变压器台架应设在负荷中心或重要负荷四周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方。其容量应考虑负荷的进展,运行的经济性等。为提高变压器

4、的利用率和经济运行水平,装变压器的最大负载率不宜低于60。(2) 、三相变台架安装适用于户外 315kVA 及以下容量的变压器安装,杆上变压器宜承受全密封低损耗的变压器。目前卷铁芯和非晶合金变压器如SBH15-M 系列是典型的节能型变压器。(3) 、线路的转角杆、分支杆、设有高压接户线或高压电缆的电杆、设有线路开关设备的电杆、穿插路口的电杆、低压接户线较多的电杆不宜装设变压器台架;同杆架设的线路下不宜装设变压器台架,假设需安装可承受由主干线T 接安装。(4) 、变压器台架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m。安装变压器后,变压器台的平面坡度不应大于 1/100。综合配电箱原则上承受卧式,安装在台变下方

5、,对地距离不小于 1.5 米,假设不满足要求时也可侧装。(5) 、柱上变压器台架高压侧应装设开断容量能满足要求的型跌落式熔断器,并设置上层高压刀闸。低压侧应设总刀闸。(6) 、配电变压器的熔丝选择宜按以下要求进展选择:容量在 100kVA 及以下者,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容量额定电流的 23 倍选择;容量在100kVA 以上者,高压侧的熔丝按变压器容量额定电流的 1.52 倍选择。(7) 、柱上变压器台架的高压侧不宜装设操作台,并列安装的变压器凹凸压应同侧。(8) 、容量大于 100kVA 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欧姆,容量为100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6、阻不应大于 10 欧姆。(9) 、凹凸压引线应绝缘化,高压侧承受铝芯0绝缘导线;考虑一次建成,不再更换,公用变低压侧引出线至隔离开关、低压隔离开关到综合配电箱承受 JEFR-ZR-240 铜芯软电缆。综合配电箱至低压配电线路承受铜芯150或铝芯电缆240单条或两条并列。(10) 、变压器低压侧低压套管与 JEFR-ZR-240 铜芯软电缆连接处应使用铜过渡板。(11) 、出线电缆所需材料单按双回出线考虑,如为单回出线,所需材料应除于 2。(12) 、变压器、综合配电箱的外壳应与主接地引线连接安装。(13) 、本图以 12 米水泥杆为标准,如台架水泥杆为 15 米时,上层高压刀闸前应加装一组横担

7、和三根瓷横担作为过渡,不至于使上层高压刀闸安装得太高,不易操作。(14) 、出线电缆所需材料单按双回出线考虑,如为单回出线,所需材料应除于 2。(15) 、底、拉、卡盘的选择应依据实地地质状况选择确定。2、综合配电箱电气接线(1) 、低压综合配电箱为集配电、计量、无功补偿及综合监测于一体,安装于户外杆上,必需有牢靠的防水、防潮、防尘、防人员触及、防小动物进入、抗腐蚀等措施。(2) 、箱体宽高不超过16001000mm,计量表、负荷监测仪、无功补偿模块相对独立,可依据需要灵敏组合选配。(3) 、箱体外壳箱门可加挂锁,箱体外部喷印“高压危急,制止碰触”电气警示标志。(4) 、电流互感器变比、开关额

8、定电流及无功补偿容量依据实际需要做相应调整。(5) 、综合配电箱进线开关配置一台塑壳断路器作为低压综合配电箱总进线开关。(6) 、无功补偿承受智能型免维护自动补偿装置,配置熔断器组合开关作为电流过载、短路保护。(7) 、本装置可有效防止智能型低压综合配电箱侵受雷击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损坏;如遇过压低压避雷器必需牢靠导通将其引入大地,以保证设备不被损坏。(8) 、配电出线每一分支回路依据此次修编意见配置带剩余电流保护塑壳断路器。3、配变监测终端安装(1) 、柱上公变监测终端的安装图适用于未安装综合配电箱的公用台变。(2) 、电流互感器变比依据实际需要做相应调整。三、其它杆上设备1、市区配电线路供

9、电半径一般不大于 2.5 公里,干线应设立分段开关,分段开关设置点应依据负荷状况和便于灵敏运行进展优化选择, 保证线路故障时多供电;郊区可依据负荷水平适当扩大供电范围。一般可按供电范围和负荷分布分为至段,每段装见容量把握在2 VA 或配变户数至个左右,市区线路左右装设分段开关,郊区线路左右装设分段开关。环形供电网络应装设联络开关设备。配电线路在管区的分界处宜装设开关。2、接于主干线的分支线应装支线刀闸,当配变户数超过台或配变总容量超过 2的分支线应装设支线开关。支线开关或刀闸宜装于接杆之后,同一支电杆不得装设两组及以上的开关或刀闸,常开的联络开关可在另一侧的接近杆塔装设刀闸。3、架空线路的分段

10、开关或联络开关断开时应有明显的断开点,否则应在其一侧装设隔离刀闸,常开联络开关的两侧均应装设避雷器。 4、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终端头的连接应在开关或刀闸的下方增设绝缘导线作为过渡引线,承受跌落熔断器或隔离刀闸的电缆引线架,跌落熔断器或隔离刀闸的下端子与电缆之间应承受绝缘导线作为过渡连接。过渡连接的绝缘导线应承受瓷横担固定,瓷横担距跌落熔断器或隔离刀闸下端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 米。5、柱上开关应依据工程需要及有关规定选择,但最大重量不应超过180kg,安装尺寸不应超过 680mm*600mm。设备在绝缘化线路上安装时,引下线应承受绝缘导线。承受机械操作机构的开关,应预留配置电动操作机构的接口。6

1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应装设适当的防雷保护装置,可在停电工作接地点处加装避雷器或实行其他措施。7、为了缩短配电线路故障区段的查找时间,在尚未实现自动化的中压架空配电线路上或杆数超过 5 根的分支线T 接处应装设短路故障指示器,安装位置可设置在线路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的负荷侧、架空与电缆连接处、装有分段开关的杆塔,以及长线路段每隔7 至 8 基杆且便于人员到达检查处。三相故障指示器的安装饰距离电杆导线固定距离应全都。8、架空绝缘线路应依据停电工作接地点的需要,应设置验电接地环作为停电工作接地点,验电接地环的装设应考虑验电和挂接地的安全性, 装设地点为分段或联络开关或刀闸的前后基杆靠开关或刀闸 侧、

12、分支杆的靠主干线侧、电缆与架空连接处、长线路段每隔5 基杆、以及其它有可能引入电源线路的导线上。接地环的颜色应与线路相别全都。各相验电接地环的安装饰距离绝缘导线固定点的距离应全都。安装后挂环应垂直向下。9、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电缆终端头、避雷器等金属外壳应与主接地连接并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10。10、电缆引线架中电缆转弯半径为电缆直接 d*1.5,施工完成后,保护管管口应用防火泥封堵密实。11、杆上开关设备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12、底、拉、卡盘的选择应依据实地地质状况选择确定。13、杆上设备应装设“高压危急,制止攀登!”红色警示标志牌。警示标志牌应醒目,装设位置应明显易见。四、其它标准化建议1、绝缘导线上切开连接的暴露接头及接续金具应加装防水的绝缘罩和实行防止水分浸入导线的防护措施。2、铜铝导线间的连接应承受铜铝过渡线夹或铜接线端子与铜铝接线端子对接。3、240mm2 及以上的电缆或导线与其它刀闸、引线、设备等之间的连接应用双孔设备线夹和双孔接线端子。4、设备线夹安装时导线应先缠绕铝包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