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28067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程标准对比表重要程度内容所在位置旧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标准 备注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认字量及会写的字都有所减少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左右会写会写的字数量减少400字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学段(5-6年级)删掉旧版“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四

2、学段(7-9年级)1. 识字与写字:删掉旧版“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 阅读:增加“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四学段(7-9年级) (三)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五)具体建议 2. 关于阅读教学新增: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3. 关于写作教学新增: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

3、的写作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笔的过程。5. 关于综合性学习新增: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新增6.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新增“识字的评价”: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新增“写字的评价”: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

4、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删去“文体”的把握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精读:新增“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查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文学作品阅读:新增“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通过朗读和想

5、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查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3. 关于写作的评价新增: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3. 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新增1. 考查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2.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