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7822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基本安全知识4.1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船舶应急反应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 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1.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 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 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 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 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2. 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 当各项堵漏器材

2、准备妥当后, 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置处于下风侧。3. 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1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4. 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2.1.自力脱浅a. 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置b

3、. 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c. 一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2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2.2外援脱浅a. 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 拖轮作业c. 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防止污染水域环境防止油污染排放区域排放标准内河不大于 15mg/L沿海距最近陆地 12 n mile以内不大于 15mg/L距最近陆地 12 n mile以外不大于 100mg/L4.1.2.2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排放 区内河沿海排放域物塑料制品禁止排放禁止排放漂浮物禁止排放距最近陆地 25 n mile 以内食品废弃物及其它禁止排

4、放未经粉碎的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n垃圾mile 以内排放;经粉碎、颗粒直径小于 25 mm时,在距最近陆地 3n mile以内禁止排放34.2船舶防火与灭火火灾及分类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 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 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船舶一旦失火,由于远离陆地,不易得到外部援助,自身消防能力有限等特点,使得船舶火难于控制, 这将给船舶带来巨大的损失乃至沉船的恶果。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1、燃烧1.1 、物质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又称三要素),即:可燃物:能在空气或其他

5、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 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助燃剂:与可燃物质相互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如氧气、氯气等。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如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辐射热等。这三个要素不同时具备和相互作用时, 燃烧就不会发生。 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燃烧不一定发生。1.2 、物质燃烧的充分条件:4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般来说,空气中的含氧量至少有 16才能维持燃烧,但闷火只需要 3的氧气,如棉花闷燃,仅需要少量氧气。一定的点火能量;一般的可燃材料的燃烧温度在 49 538之间,如润滑油在204时开始燃烧。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1.3 、燃烧的类型闪燃:

6、可燃物遇明火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着火:可燃物遇明火产生一种持续燃烧的现象。自然:可燃物未接触明火在一定温度时发生的燃烧现象。如煤炭、棉花自燃。爆炸:发生瞬间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周围扩散的现象。爆炸类型有两种, 一是由于混合气体或粉尘引起的分散爆炸, 如汽油和空气混合达一定比例时发生爆炸, 二是由单一化合物引起的分散爆炸,如黑火药、 TNT和乳化油等。1.4 、燃烧的过程热传导:热量从物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现象。辐射:以热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对流:依靠热微粒的流动来传播热能的现象。52、火的分类不同物质燃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不同的,因而扑灭不同的火灾应使用不同的灭火

7、剂, 如果不了解火的特征而盲目采取行动,不仅不能及时将火扑灭,还可能导致火灾蔓延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火灾分类各国有不同的方法,我国按照国际海事组织采用欧洲共同体的火灾分类法,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灭火剂及灭火器的使用1、灭火方法船舶的一切防火、 灭火措施都是围绕破坏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进行的,根据这一原理,船舶灭火的基

8、本方法有:隔离法:将火与可燃物质隔开。窒息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化学抑制(中断法):助燃游离基的破坏,即使用灭火剂渗入到6燃烧反应当中去,如用卤化烃灭火。2、灭火剂2.1 、水水的灭火作用有:冷却作用、窒息作用、稀释作用、冲击作用。灭火对象:一般固体火灾、原油重油火灾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碱金属火灾;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火灾;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熔化的铁水、钢水;三酸(硫酸、硝酸、盐酸);高压电气装置火灾。水灭火注意事项:水不是万能的,注意触电、注意船舶稳性,防止船舶侧沉。2.2 、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灭火作用有:窒息作用、冷却作用、隔热作用灭火对象:

9、油类及部分可燃液体火灾灭火注意事项:溶解水的易燃液体、轻金属、水、电气火灾、可燃气体2.3 、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作用:窒息作用、冷却作用灭火对象:可燃液体火灾、电气火灾、甲类火火灾灭火注意事项:防冻伤、防窒息2.4 、干粉灭火剂灭火作用:化学抑制灭火对象: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电气火灾7注意事项:轻金属不可用普通干粉扑救、防止伤害人员呼吸道2.5 、砂土(黄砂、干土)灭火作用:隔离窒息灭火对象:小火和镁粉、铝粉、闪光粉等固体火。注意事项:不能扑救爆炸品火灾。3. 灭火器的使用1、手提式船用灭火器1.1 、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类型有: MT

10、2、MTZ7等规格。开关方式:手轮式和鸭嘴式。适用扑救资料、文件、贵重精密仪器,也可以扑灭少量的油类火和一般物质火灾。使用方法: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火场,在距燃烧物 2-3 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压把,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金属连接管,CO2 气化时温度可低达78.5 ,要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根部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在可燃液面上,防止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该灭火器储存环境温度以不超过40为宜,使用时不能时开时闭,以防喷嘴堵塞,钢瓶内CO2存量少于 1/10 时要及时补充。1.2 、

11、泡沫灭火器8内装碳酸氢钠、发泡剂和碱性水溶液。用于 B类火,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 及部分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对 A类火能起隔绝空气作用 .注意事项:平时要防止两种药液混合;要注意疏通喷嘴;冬季要注意给钢瓶保温, 防止药液冻结;装药一年后,要检查药液的有效性;对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不能使用;对轻金属使用会生成氢气; 与水同时使用会破坏泡沫层使用方法:若容器内的液体着火,不要将泡沫直接喷向液面上,而是将泡沫喷到容器壁上, 使其平稳地覆盖在液面上, 以减少液面搅动,尽快形成泡沫层。对于机械泡沫灭火器,使用时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对准燃烧物,使泡沫喷在燃烧物面上,将喷口对准火源根部快速而平稳的喷射。直至

12、将火完全扑灭。1.3 、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 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 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使用方法:( 1)先到器材存放点获取手提干粉灭火器,直奔着火源,应竖直拎起干粉灭火器手柄;(2)从上风处( 23)米接近火源后,倒置并摇晃灭火器桶体数次,拔掉插销;一手握胶管、一手提压把。9( 3)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驱动气体推动干粉由虹吸管压出,用管枪对准燃烧物, 使干粉喷在燃烧物面上, 手握喷嘴将喷口对准火源根部快速而平稳的喷射。直至将火完全扑灭。( 4)干粉灭火器停用时,将手放松即自行停止注意事项:( 1)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切不可平放或倒置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2)扑救液体火灾时,应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