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转化措施和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255507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的转化措施和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和对策 岐山县实验小学 赵婷兰一. 从情感教育入手,调动学习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尤为重要。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受到教师、家长的冷落,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教师要多予信任、关怀,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帮助,化自卑为自尊。古人说得好: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由疏其远。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热爱教师,从而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最后对数学产生兴趣,愿意去学习、学好数学。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亮点,善于

2、应用多种奖赏方式。鼓励和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情感,开发他们的潜能。如设立“数学进步奖”,“数学飞跃奖”等,使学生的每一点成功都得到表扬,树立自信,激发起渴求知识的情感。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困生意志力的锻炼,主要是通过作业,操作和课外活动。作业和课外活动要有适当的难度,在“爬坡”中锻炼。甚至作业失败也能锻炼人,鼓励学生不灰心,再接再励。二弥补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主要是因为基础薄弱,知识缺陷较多。正是由于知识系统某项残缺,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因此教师必须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从补缺、补差着手,有效的进行辅导和补差。具体做法:(1)要求放低,适当补差。掌

3、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小目标”,使学生能达到“小目标”弥补漏洞。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小目标,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2)开展一帮一,互相学习的活动。每个学困生和优生结成一对一的小组,开展优生个别辅导学困生的的一帮一活动。优生带学困生,因为认知水平比较接近所以从操作到练习等随时都可以帮助。而且学困生与优生之间无隔阂,无拘无束,讲的认真,学的透彻。这样既弥补学困生的知识,也使优生得到复习和巩固。 (3)经过以上两个过程,如果还有个别落伍学生,还要

4、采取课后补习辅导,使他们能尽量弥补知识缺陷。三分层教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学困生的智能、学习基础、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别。针对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具体做法是:(1)通过查阅每个学生档案,以及问卷与笔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类,建档案。将全班学生分为优、中、困三个层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变化进行上下调整。 (2) 对不同层次水平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制定基本目标:理解教材内容,按所给示例解答课后练习题。对中等生制定中等目标:能运用数

5、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与课堂有联系的所有试题。对优等生制定较高的目标:能够运用新学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学习,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培养学生能力的试题。(3)在制定目标时,我们还注意目标质量的层次性,把讲解再现作为第一层次,问题答疑作为第二层次,再现探索作为第三层次,创造发现作为最高层次。通过多种的思考和教学,使学生从模仿记忆到规律掌握,又从规律掌握到创造发现,一层层地深入下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4)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辅导。对优生进行目标延伸,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索。对学困生,对他们学习课本中的疑难要诊断,要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至于中等生,让他们自我选择

6、,或赶优,或自我复习巩固,或补救。 通过分层教学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达标,并能得到最优发展。让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加求知欲,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学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造成学习困难。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将教学和学法融入日常教师活动中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具体做法是:首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以学证教的“教案”与“学案”相统一的“课案”。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其次,知识方法指导。主要包括在知识输入阶段,指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力等。在知识储存阶段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解决问题等。在知识输出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和综合、如何解决问题等。最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充分发挥,给学习带来高效率。要帮助学生制订上课、自习、作业、复习、思考、考试和作息等七个方面的优良习惯要求。并通过严格、有序的反复训练强化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