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25319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 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吴广素爱人(2)以激怒其众(3)从民欲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10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 的决心。(1分)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策马刺

2、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日“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 ”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注释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禽:通“擒”。白马:地名。封:封存。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及羽杀颜良”中的“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B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C.及鲁

3、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13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14 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

4、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二)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 ?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 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注鬻(y u):卖。牟牟:通“哞哞”,牛叫声。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张元怪之(责备)B 速延医治之

5、(邀请)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D 引之使出(牵,拉)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 .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B .若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D 以杖击牛曰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分)三、(12分)出师表 诸葛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

6、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6 .下列各组句子

7、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3 分)B 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 .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是“口口口,口 口口” 。(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9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

8、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言默戒 杨时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 ”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 ”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时夜:司

9、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或旦而不鸣 或:-(2)皆足取祸也 取:_ 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2 分)4 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

10、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 臣未尝闻也。”秦王日: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 雎日: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1、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zhE )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持图!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

12、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 陛殿前的台阶。少通 稍”。假借在文中是 原谅”的意思。(发打开。揕用刀剑等刺。 绝挣断。(还通 环”,绕。 卒 猝”突然。11 郎中宫廷的侍卫。20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长跪而谢之()(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寡人谕矣()(4)图穷而匕首见()21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22.翻译下列句子。(6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译文:(2)使毕使于前。译文:2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 .【甲】文所记叙的

13、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 .【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六、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12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

1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隆中对【注】每:常常。信然:确实这样。先主:刘备。 就见:到那里拜访。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枉(wcng):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由是:因此。 凡:总共。6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臣本布衣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j先帝不以臣卑鄙B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n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C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还于旧都D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分)先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