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第七单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24495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教案第七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时教案第七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时教案第七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时教案第七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时教案第七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教案第七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教案第七单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6-9的乘法口诀。二、教学目标: 1.在学习2-5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9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忆6-9的乘法口诀。2、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4、在具体情境中的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估算。2、编制6-9的乘法口诀。3.运用口诀进行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2、熟练运用口诀的能力。四、基本训练内容:1. 69的乘法口诀训练。2. 在实际情

2、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发展数感。五、教学具准备:钟面,实物投影 小卡片课题: 有多少“粘贴画”(共 1 课时,第 1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教具准备:钟面,实物投影教学日期: 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

3、问题探究 1、模拟两人默词比赛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默的情况编制6的乘法口诀。 三、体验感悟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3、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四、实践应用 1、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3的第1题、第4题。 2、 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方格,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到移动方格的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有多少“粘贴画”6 一六得六26 二六十二

4、 56 五六三十作业设计:一. 写六的口诀。二. 计算.36= 17= 67=46= 39= 66=三.想一想,填一填。6463+()65() 9558+()69()课题:一共有多少几天(共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的:1、在学生懂得一个星期有7天的基础上,编制7的乘法口诀。2、 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有关7的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3、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探讨编制7乘法的口诀。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具准备:有关7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卡纸、有关几个7的实物和小卡片若干张.教学日期: 年 月 日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5的乘法口诀: 我们来玩个对口令的游

5、戏,好吗? 二七( )五七( )二九( )三五( ) 三九( )五八( )四七( )三七( ) 看来同学们掌握的还不错 2.导入新课: (1)时间过的很快,又是一个星期,同学们,一个星期有几天?(板书:7)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7的乘法口诀。(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新课探究: 1.编写口诀: 编写7的前5句口诀: (1)一个星期有几天? (2)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17=7 ) 编写7的后4句口诀: (1)6个星期是几个7? (2)6个7是多少?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67=42 ) (3)板书:几个星期 1 26 有几天 7 1442 (4)42是怎么来的? (5)会编口诀吗?告诉

6、你的同桌。一起说。(板书:六七四十二) (6)六七四十二是什么意思? (7)7个星期是几个7? (8)7个7是多少?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77=49 ) (9)板书:几个星期 1 27 有几天 7 1449 (10)49是怎么来的? (11)会编口诀吗?指生说。一起说。(板书:七七四十九) (12)七七四十九是什么意思? (13)8个星期是几个7? (14) 8个7是多少?能用算式表示吗?在小练习上写出(板书78=56 ) (15)板书:几个星期 1 28 有几天 7 1456 (16)56是怎么来的? (17)会编口诀吗?在小练习上写出,一起说。(板书:七八五十六) (18)七八五十六是什么

7、意思? (19)9个星期是几个7? (20)9个7是多少?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79=63 ) (21)板书:几个星期 1 29 有几天 7 1463 (22)49是怎么来的? (23)会编口诀吗?指生说。一起说。(板书:七九六十三) (24)七九六十三是什么意思? (25)你们真是不简单,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和数学家想的是一模一样,这个时候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口诀。 2、熟记口诀 我们来个比赛,比比谁背的最快好吗? (1)齐背 (2)男女对口令背。 (3)小组开火车,比赛背。 (4)学生考学生,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 1.把口诀补充完整: ( )七二十一 ( )七二十八 六(

8、 )四十二 二( )十四 七七( ) 七九( ) 2看口诀写算式:(书P75,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七八五十六 四七二十八 六七四十二 3.解决问题:(书P75,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7捆萝卜有几根? (2)买8本书需要多少钱? (3)7张一共多少元? (4)7张一共多少元? 4.估计你一天喝几杯水?一个星期呢? 7=47+( )=67-(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板书设计:7的乘法口诀 有几个星期123456789有几天71421283542495663作业设计:一.看口诀写算式。六七 _ 五七_ 七七_ _ _ _ _ 二 口算.3

9、7 38 6926 28 3676 64 58课题: 买球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的:1、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2、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教学重难点: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日期: 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看:(投影P76的插图)“你会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帮他们算算吗?”二、问题探究1、你能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

10、2、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3、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三、体验感悟1、组织学生对口令;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2、第4题,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1)(2)题,第3题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并解答。3、第5题,要求学生先看算式有什么特点,再利用口诀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四、实践应用1、小组玩“对口令”游戏(1题)2、手指游戏(2题)3、“口算游戏车”(3题)4、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列式计算5、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比一比,看谁能用8和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结五.小结。1、8、9的乘法口诀中最难记的是哪几句?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评价你的学习情况。板书设计:买球88=64 八八六十四89=72 八九七十二99=81 九九八十一作业设计:一. 对口令。八九_ 三八_ 二九_九九_ 四七_ 三九_二. 计算。89 54 6869 78 7473 65 92三.解决问题。一个足球8元,7个足球多少钱?_一副球拍9元,8副球拍多少钱?_做个乘法表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2.通过仔细观察使学生找到乘法表中横行、竖行以及斜行的规律,利用规律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3.使学生能够

12、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通过仔细观察使学生找到“乘法表”中横行、竖行及斜行的规律,利用规律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课件出示乘法算式。2. 这些算法算式很多也很乱,我们能否把它们整理一下?3.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整理?学生小组讨论整理方法。(1).按乘数相同。(2)按乘积相同。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理乘法算式并填表和探索乘法表中算式的规律(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教师从中拿出乘数是3的乘法算式2张,让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相同之处。2.与这两个算式相同的乘法算式还有没有?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 3.同学们真是眼明手快,很快把有乘数3的所有乘法算式都找出来了,那么它们的积是多少?把他填上。4.现在我们很轻松地完成教材上第84页的表格了。你们独立完成,我再请一名同学汇报交流。5请一名学生汇报填表结果,其余同学认真听,及时记,发现错误及时订正。6像这样有一个乘数相同的乘法算式还有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