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24449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毕业论论文题目: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姓 名:学 号:专 业:行政管理(函授专科升本科)学 院:公共管理学院 年 级:指导老师: 二0一一年十月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内容摘要】即将走出校门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十年寒窗苦读,怀着对未来事业与职业生涯的美好憧憬,踌躇满志,满腔热忱地准备在职场中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与日俱增,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社会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竞争,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基本趋向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迫在眉睫。本文叙述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深入

2、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因素,提出自己关于改善就业心态的对策,帮助所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态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少年说中说的那番慷慨激昂的点明少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的话,仍旧时刻萦绕在所有大学生的耳旁,那段话是这样说的,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今世界,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3、已经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重视人才的具体而又深刻的表现。少年强则国强,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以科技发展为本的高新时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代表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实力是一股非常大的潜力,所以它能够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更能够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对国家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巨大,造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失业现象。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

4、改委联合宣布,大学毕业生人数近1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2013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人,加上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2015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超出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更加凸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一问题也可能会长期存在。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引起了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尤为

5、突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较多新生、新鲜的岗位,然而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岗位;同时,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许多毕业生热衷于一些稳定、体面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公考热”、“考研热”等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边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一边却有大量岗位空缺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影响因素分析1.高校扩招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高校毕业生从1998年的66万,到2009年的610万,10年间增幅近10倍。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有没有必然的

6、联系?有人依据所谓的“常数法则”来否定扩招与就业难的联系。常数法则是指:适龄青年(1822周岁)的总人数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其数量是不受外界影响而变化的一个常数。适龄青年的总量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不管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如何,都存在就业问题。因此,扩招与就业难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值得商榷。因为它没有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全家举债助读的学生更迫切希望获得高薪和具有发展前途的职业。而且,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上了大学

7、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改变了,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大学生去当“杀猪匠”、当高级保姆、从事擦皮鞋的工作都谈不上体面就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如果他们没上大学,就不会有那样高的预期,或许更能够从容地就业。二是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三是扩招导致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等等。这些因素,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虽然我们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扩招,但它的确与扩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带

8、来的就业压力。我国目前的就业矛盾既存在总量问题,也存在结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完全脱钩,因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高校毕业生统由国家分配,根本不用考虑就业问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高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3.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结构不平衡等问

9、题,以致带来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矛盾。比如持续上涨的房价,使城市第三产业的培育、转型、增长缓慢,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高达0.57,远高于第二产业的0.3。产业结构不够协调。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第六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就业结构落后,需要较高文化水平劳动力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65%(美国达75.6%),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达到60%以上,而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仅在30%左右。因此,当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经济、进出口、部分工业行业(汽车、钢铁)成为城市经济,乃至全国GDP增长的“核心引擎”时,关联性、内生性工作岗位却很难被经济

10、增长带动,以致出现经济高速增长而就业岗位却增长缓慢的现象。4.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直接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从沿海波及内地。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外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裁员,至少开始调整和大幅压缩招聘进人计划。这使得本来严峻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面临近年来最冷的寒冬。 5.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的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企业本着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先的原则,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地域、性别、经验等种种限制条件,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 有的用人

11、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已经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体现领导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纷纷打出“招研究生”、“招名校生”等招牌。有的人为地设置性别、身高、年龄等限制条件,门槛越来越高,致使不少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和就业难。 6.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盲目择业的行为。此外,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面对如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几次求职受

12、挫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甚至极端的心理。现在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明显高于社会现实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毕业生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一般要求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三是在工作区域上普遍要求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既给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13、。 三、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态问题及表现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理。表现为心慌、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多次受挫后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过分担心找不到工作。当机会来临时,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失去就业机会。 2.过度自负或过分自卑 自负心理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工作单位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从而盲目攀比,虚荣心不断增长,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对自己的劣势和缺点

14、估计不足,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与自负相对的,是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当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丧失了竞争勇气,于是临阵退缩。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从众心理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主要是指个人受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和工作单位,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4.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对自身

15、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就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高校每年招聘季到来时,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意识,对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置之不理,等待辅导员老师将就业信息发到自己的QQ上;在每年的大型双选会上,学生家长、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四、应采取怎样对策改善大学生就业心态就业是大学生由“象牙塔”向社会过渡的一个过程,期间遇到困难甚至多次遭遇挫折才成功是很正常的,遇到心理冲突、困惑和矛盾也是正常的。要想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就业工作顺利进行,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1.社会方面: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应积极构建规范、合理的就业市场,制定良好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调整就业岗位分配不均衡的局面,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平台。2.学校方面:2.1.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对于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其在校期间的发展方向以及日后在社会上的成败得失。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老师就应该做好相关引导工作,根据学生在兴趣、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拟定一套适合自身的发展规划,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参加各项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