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2154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四篇】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 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2 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2 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3 知识准备:(1) 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2) 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活动过程:1 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

2、的动作。2 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3 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1) 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习“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2) 复习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3) 幼儿创编歌词。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

3、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习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4) 复习舞蹈:杂偶。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舞蹈的动作,要求:(1) 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平举并放松。(2) 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5

4、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1. 幼儿能大胆的在石头上创意作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作画的兴趣。2. 通过石头画的故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石头、棉签、调色盘、丙烯颜料、石头画课件、湿巾、废旧报纸、蛋糕盘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手指游戏黑猫警长。2、以故事的形式引出石头画。二、幼儿欣赏石头画,尝试并探索作画。1 、欣赏石头画,激发幼儿创作的石头画的兴趣。2 、教师示范作画,讲解画法及注意事项。3 、幼儿再一次欣赏石头画,调动孩子的创作兴趣。4 、幼儿尝试并探索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5 、鼓励幼儿把石头画的故事讲述给小朋

5、友听。三、作品赏析1 、请幼儿展示作品,讲述石头画的故事。2 了解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有趣。3 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创编歌曲。4 体会创编的乐趣,对艺术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 关于歌词的一些卡片。2 头饰:红太狼一个,灰太狼数个;头巾数条。3 道具:纸花,红太狼的房子。活动过程:(一)创设灰太狼求婚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当亲友团吧!(二)幼儿学唱歌曲。1教师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第一段。教师:听听我是怎么夸我红太狼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文标志)2男女对唱和集体唱,加深印象。3教师询问幼儿唱歌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教师:你们在唱歌时有没有遇

6、到困难?哪一句?(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指导)这首歌曲名字叫做掀起你的盖头来。4 幼儿集体歌唱掀起你的盖头来。(三)幼儿创编歌曲。1 幼儿互相讨论并自由创编歌曲。教师:亲友团来想想红太狼的脸袋还有什么地方美丽呢?(脸袋,嘴巴,鼻子,皇冠。)2 根据图谱创编歌曲。教师:真是太感谢你们啦,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地方,我们来试着唱进歌曲里吧!3 集体学唱创编好的歌曲。教师:嘿嘿,到底人多力量大呀!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最后红太郎答应了。)(四)听音乐进行律动,结束离场。教师:哈哈,我的求婚成功拉!我们一起跳舞庆祝吧!活动延伸: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表演并且演唱。1 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正确测量长度

7、的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2 培养幼儿运用工具实践操作的能力。3 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体验测量的乐趣。活动准备:1探索材料:吸管、小棒、筷子等。2记录材料:幼儿人手一份记录纸、笔。活动过程:(一)导入。1 出示一块桌布,引导幼儿猜想桌布的长短。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我还需要再来裁几块这样正方形的桌布,但我还不知道这块桌布的边到底有多长,所以今天就请小铺来帮我量一量这桌布的边有多长?”2 引导幼儿讨论用吸管测量桌布的正确方法教师:“你想到用哪些工具来量这块桌布呢?(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其实量桌布可以用很多的工具,今天我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根一样长短的筷子,请你来量一下这

8、块桌布的边有多长?”教师:“请你们想一想,试一试,只有一根筷子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量?并且把你量的次数的结果记录在桌上的纸上。”3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并正确的测量方法。1)幼儿讲解自己测量的方法。小结:从头开始量,量一下在末尾做一个记号,然后再从这个记号接着量,中间不能留缝隙,这样才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量一次数一次,量了多少次就代表桌布有多长。( 2) 教师:那我们来看看,我们用一样长短的筷子测量了桌布,次数是多少?你从这张表里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同样长短的同一工具在测量相同长度的东西的时候,它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二)探索、测量。请幼儿观察各种测量工具,引导幼儿比较各种测量工具的长短。(1

9、)教师:“等一会我们还要来量,还是这块桌布,但请你们要换工具了?换什么样的工具呢?换了工具后测量的结果会怎样呢?在测量前我们先看一下记录表。”2)教师介绍记录表。3) 幼儿第二次操作。幼儿选择两种长短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教师重点指导测量有困难的幼儿。(三)分享、交流。1 引导幼儿展示记录单,请幼儿交流自己的测量过程和结果。教师:“你刚才用的是哪种工具来测量的?短的测出来时多少?长的测出来时多少?”2 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记录单,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教师:“看看你的记录表,再看看黑板上大的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测量相同长度的东西,用的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

10、。用的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少。(四)游戏:量一量教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如果量黑板,你想量的次数多一点该用什么工具?想要节省时间,快一点的话测量的次数少一点,该用什么样的工具?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测量了好多次,我们不但学会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还发现了测量的规律,当我们用同一长短的工具测量同一长度的东西时,测量的结果是一样。当我们用不同长短的工具测量同一场长度的东西时,工具越长,次数就越少。工具越短,次数就越多。教师:回家后,你再去试试,我们用相同长度的工具去测量不同长度的东西时,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活动延伸:1 丰富区域,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物品,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2 请幼儿运用所学,量一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和家庭成员的身高。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